多年前我在古玩城上买了一块和田青玉,由于形状好且握在手上感觉很顺手,且价廉物美。
带回家后一直很喜欢,有一天突发奇想,不妨对青玉雕琢一下,琢玉一直是我很想做的事情,于是买了些琢玉的工具装备,翻了一些书籍,咨询了几个玉匠师傅,随后就漫无目的设想。
我喜欢宋童子形状,但是觉得太费材料了,最好是随形而雕,于是找了一个角度浮雕了个莲蓬,上面再刻画了几个莲心,感觉不错,很有成就感。接着又雕了几片荷叶,精工细琢,很逼真,于是信心大增。
接著大膽挺進在荷叶旁开始雕琢蜻蜓,这下出洋相了,蜻蜓的翅膀被我雕得稀里哗啦的,几个脚趾也被弄的七歪八斜的,樣子很奇怪,而且很难妙手回春,索性搁抽屉了。
有時會不甘心,拿出来摸几下,琢磨着怎么挽回败局。一晃过了很多年,我慢慢把翅膀和脚趾的棱角都磨平了,模模糊糊的琢了个四不像,既不像蜻蜓也不像蟋蟀,更不像蝴蝶,看上去像个虫子或者像个蛹,自己就這水平了唄。
平时很少把这块未成器的玉带在身上,有一次聚會带了一瓶自酿的清酒让朋友品尝,酒桌上,见一美女聊起了玉,就凑上去把这玉显摆了,没想到這美女对这块玉爱不释手,我解释说还没有完工,她说喜欢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坦白说这个虫子没雕好有点残,她居然说莲蓬和叶子都很逼真,虫子写意且有些朦胧,她喜欢这个脑残的审美,还说包浆莹润,我暗想包浆是我五年的嗟叹啊,一下没了辙,她还忙不叠的敬了酒,一定要我承让。
这青玉是我的处女之作,竟然有人欣赏,虚荣心有些暴棚,再说美女的胡搅蛮缠让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没想到一连几天梦见青玉,
有时会莫名的思念,这青玉曾有我雕风琢月的情怀。
忽然发现自己无所事事了。
想起了徐志摩的诗“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想起阿兰德龙留给挚爱的临别语“我走了,把心留下了”。从来没有那么思念过,记得以前弄丢过一块水晶,郁闷了好一阵,但对青玉的一网深情和水晶的遗失不能同日而语了。
青玉虽然不是羊脂白玉,却曾是心中的守麦田。
我把一个青涩的不谙事理的少女琢成了一个风情万种人见人爱的维纳斯,心里总有点失落。
云彩和心都被带走了,留下我独自一人静静的守望着诗和远方。
小时候读过鲁迅的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文章的内容已模糊不清,只记得这个篇首,撰此文以纪念失去的小青玉。
http://s12/mw690/002IQ3aWzy7dOB0GFmj1b&690
http://s4/mw690/002IQ3aWzy7dREO3ZrJ73&690
http://s1/mw690/002IQ3aWzy7dREOM6Ag40&690
http://s12/mw690/002IQ3aWzy7dREPEzO35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