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对有宋一朝深深地眷恋,而现在随着岁月的流逝,开始迷恋建康。
本想找个伴同去的,但又觉太麻烦了,于是便一骑绝尘。
六朝时南京称建康,在建康定都的皇朝,注定都是悲摧的。六朝是从东吴开始,东晋及宋、齐、梁、陈,虽然全是好景不长,但其在文化上创造的灿烂贡献是有史以来难以逾越的。
王谢人家,一个东床快婿王羲之被后世捧若神明,另一个风流雅致的谢安,堪比江左夷吾。
六朝风流人物中耳熟能详的还有顾恺之、陶渊明、谢灵运、支道林、许询、卫玠、陈后主等。
为何称南京为粉都呢?就因为其文化上拥有独特的炫丽多彩。粉色,并不仅仅属于女人。与清谈、饮酒、服散有着内在联系的是追求飘然高逸,放浪形骸,不营物务,栖心玄远,崇尚隐逸,“支通一义,许送一难”,“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这就是传说中的魏晋风度,这就是粉色,文化上的五彩缤纷,与女人无关。
粉色也一定是与女人有关的,因为太帅被南京女粉丝看死的才子卫玠,出口成章,过个江随便讲句话就成为成语“百感交集”,怎不被女人暧昧?
后来的南唐也定都南京,悲情皇帝李后主是南朝陈后主四百年后的轮回。明初朱元璋也定都南京,估计朱棣的谋士姚广孝算过一卦于是迁都北京,不然也会短命。太平天国、国民政府,都夜长梦短。
到了南京感觉有点茫然,太多的地方想去,钟山六朝建筑遗迹、明孝陵、南京博物院、天朝宫、六朝博物馆、总统府、江南织造、中山陵、秦淮河、鸡鸣寺等等,虽然以前都不止一次的来过南京,但已今非昔比了,现在好像是被洗礼过了,因为最近床头搁着两本书,《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史》。
周末只有两天的假期,怎么都逛不过来,天上还不时飘着细雨......
南京的交通不太好,骑小黄车坐地铁算是没给南京添堵了,一个人穿梭在大街小巷,淋着绵绵细雨,寻觅着六朝名士的遗韵。
临走前在始建于西晋的鸡鸣寺点了一碗素面,眺望台城,轻叹一声: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谢灵运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余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
--陈后主叔宝
今生谁与共?唯寄古人语。--自勉
作此文谨献给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同道陌路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