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三次台北故宫都没敢下狠手拍照,这次实在手痒,在一个台湾朋友的掩护下,颤颤巍巍地拍了几张,非常怨恨台北人为何不让拍照,给个理由先。自己又没实力研究这些宝贝,还捂着掖着,或许台湾人真的以为这些宝贝是属于他们的了。
《紫禁城》杂志近期曾载文指出:台北故宫原本可以挟其丰富完整的中华文化艺术馆藏与自由开放的学术研究环境,成就自己成为世界宣传中国文化的学术中心。但其急功近利,挪移了发展方向,走向了哗宠虚荣、峥嵘繁华的假象,而现在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去中国化,提高本土意识成了指导思维,刻意降低中华文化的份量,自我倭化,使得正统的台北故宫走向封闭而不自知的格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商业利益取代了政治意识,当然也取代了学术研究,与商家合作的各种特展已成 为近几年的常态,以至今天的台北故宫虽然馆外日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馆内人卖场似的人声鼎沸,但其知名度及口碑皆仅限于翠玉白菜、肉形奇石等工艺层面,而其真正能深入文化层面的馆藏瑰宝所展示的力道却显得极为单薄,甚至可以说是付诸阙如了。
上海陆家嘴有个台湾人开的震旦博物馆,曾展出过几十件所谓的元青花,让我大跌眼镜,从此以后我再无造访此馆的一丝邪念,坊间传说震旦人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源远流长,可想而知台北的鉴赏水平和利令智昏,拍几张照又何妨?大英、大都会、大陆的博物馆都可以拍(当然不要开闪光灯)。在台北故宫看到震旦出版的文物书刊,无论真伪我一律秒杀。
常常能看到北京故宫在台北的身影,但又何曾见过台北故宫在大陆的影子,台北固守自封的小鸡肚肠令人大失所望,北京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
我不在乎有人对我偷拍一事颇有微词。
。。。。。。
真心希望能把台北故宫博物院平移回来,使其物有所值,不再暴殄天物。
当年蒋公去台湾匆忙间只带了几个称职的仓库保管员,没想到这流传有序的保管制度却得到了发扬光大,所以最佳仓库保管员奖还是应该颁给台北。
言归正传,分享一下我偷拍的图片吧。
秦代的拓本多难得啊,真是一饱眼福:



见过宣德的孔雀绿、洒蓝、蓝釉,但下面的宣德绿釉暗刻龙纹碗却难得一见:

下面是景德镇出土的永乐绿釉酱彩龙碗:

一直都知道康熙创烧了天蓝釉,宣德也有天蓝釉令人咂舌了吧, 还开片呢,算仿哥窑吧?


北京故宫有个类似的宣德盘,但称谓不一样,仿汝还是仿哥:

下面的盘可以与北京故宫的碗相媲美了,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



下面是北京故宫的碗:

汉猫头鹰(上次偷拍的):

再上次拍的:罐是宣德的,雍正时配的盖,但盖纽的形状仿得不对。

宣德红小碗一对,乾隆爷不知玉托子原是商代的凸缘璧,还赞美它“置器何愁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