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帖

(2012-10-06 11:54:06)
标签:

王献之

中秋帖

伯远帖

    中秋长假闲来无事,无意间看到友人送来的「中秋帖」,甚为幸慰,中秋佳节多数人都 嗜好送一盒精美月 饼为传统礼节,送此帖的友人很时尚,也很有文化内涵,这是一个精美的复制品,让我爱不释手。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此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乾隆皇帝酷爱书画艺术,当他得到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后十分得意,合藏于一室,斋名「三希堂」,其实只有王珣的
「伯远帖」是真迹,余下二王的都临摹本

   「中秋帖」是东晋书法家的行草作品。有「天下子敬第一帖」之说。在长28厘米,宽12厘米书帖周围,名家题词,帝王题跋,名章玺印琳琅满目,长度远远超出了书帖本身。得到历代文人名家帝王的珍视。
    此帖内容其实是一封很普通的书信。古人认为其「字夺文章之美」。字美的本身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中秋帖」原有五行三十二字,现在只留下了:「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这短短三行。
    米芾在「书史」中称赞此帖「运笔如火著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这个作品一笔而下,几乎字字相连或相扣,犹如江河之下一泻千里,给人以潇洒飘逸、豪健奔放的快感。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畅快淋漓的笔法令人叹为观止,不过也有行家称此贴是米芾临摹的。
    Anyway此墨迹本「中秋帖」因乾隆曾珍爱遂为世重,但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它的命运亦多舛,其间还差点流失国外。1924年11月5日,「中秋帖」和「伯远帖」从故宫三希堂神秘失踪。1949年郭昭俊流落香港,因做生意关系,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印度人,那印度人又将之以十多万港币抵押于香港汇丰银行,一年后抵押期满,涨价至四十八万港币,货主无力赎回,准备出售,当时有英国人十分感兴趣。
    徐伯郊(一说壮世平)得知情况后,给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写信,马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此事原委,1950年11月5日,周总理亲自给马叙伦等人写信,指示"同意购回「中秋帖」和「伯运帖」"。后由王治秋、马衡、徐森玉等从澳门曲折至香港,鉴定为真迹后以巨资从汇丰银行赎回,于1950年12月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27年的颠沛流离后,四易其主的「中秋帖」终于回到北京。

http://s14/middle/94b41492gcb8bebb104fd&690
                                  卷前引首乾隆行书题“至宝”两字。

http://s8/middle/94b41492gcb8bef61c477&690
            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贴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

http://s6/middle/94b41492gcb8bf3884bd5&690
                                                正文
http://s4/middle/94b41492gcb8bf74156b3&690
                                             玺印
http://s13/middle/94b41492gcb8bf9e5620c&690
                                   贴后有明董其昌题跋落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