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

(2011-10-30 15:01:38)
标签:

文化

        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

    国庆期间首都博物馆特设了“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的展览,展出了很多万历朝的遗物,展出物品中包括瓷器、衣物、玉器、金银錠、书画、家具等,琳琅满目。这些物品基本浓缩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朱翊钧(1563—1620年)明神宗,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更张祖制,社会经济发展较好。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由于觉得自己从小受太子太师张居正、母亲李氏的严格管教,压抑感一下爆发,把死后的张居正家抄了(张在位时也得罪了很多人,相对专横跋扈),致使张的后人家破人亡。

    万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还勤于政务,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万历帝选择性的倦政,闭门修道,不理朝政,是现在的立宪制国家的鼻祖,国君不理政事,由总理大臣和内阁理政。万历的言官制度可与现代西方国家的言论自由相媲美,尤过之而无不及。由于言论自由造成那些不受约束的言官疯狂造谣,甚至敢奏折痛骂皇帝老二,而那些惹怒皇帝的言官最多被打一顿,放在有些朝代早被满门抄斩。万历中后期还算得上大肚能容天下事,说他有点圣明也不为过,他还有力打击了国家分裂和国外的侵略势力,发动万历三大征,树德于西,耀威于东。个人以为万历时期是个煌煌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言论极度自由。综观万历一生,虽然稍有欠缺,但玉不暇疵,有很多地方值得称道,一次万历要求国库提供十万两银子修理宫殿,得到大臣们的回答竟是下不为诏,意思是这次给你皇帝面子,没有下次了。真正的君臣之道,在万历朝昭然若揭。朱翊钧还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虽然不理朝政,但母亲每年的生日都亲自出马,决不马虎。他与郑贵妃的感情始终不变,白头到老四十多年。明神宗之所以没能称为明君,是因为他太民主、太柔情。本人反对是万历种下了明朝灭亡的言论。虽然东北的女真是在此时趁虚兴起的。

    万历朝人才辈出,张居正、戚继光等群星闪耀。大文豪董其昌更是继往开来、垂名青史,他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对后世书画影响颇大。

    万历朝是明代瓷器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是承上启下的年代。由于本人对瓷器比较执着,在这里重墨几笔,以表心中厚爱。

    万历五彩久负盛名,万历青花纹饰繁复,万历朝瓷器风格与嘉靖、隆庆朝瓷器大致相同,给人感觉古朴凝重。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本朝的五彩瓷器色调以红绿取胜,风格古朴艳丽,为我国五彩瓷发展的最高峰。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唯重大器,风格浑厚敦实;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芦瓶、花觚、大盘等,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由于万历皇帝爱好书法,本朝瓷器中出现大量文具,如笔管、笔插、水盛、小印盒等,做工精细纹饰绘画风格,表现为布局繁密,主题不明,并常使用开光手法。纹饰以龙、凤及缠枝莲、婴戏图、鱼藻纹等传统图案为主; 婴戏图中,小孩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天真可爱。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吉祥图案大为盛行,百鸟、百鹿、百蝠将喜庆长寿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梵文装饰万历为甚,而长篇累牍的文字装饰从明晚期一直延至清代。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铁线描,纹饰只勾线不填色。

    万历二十四年以前青料仍使用回青,和嘉靖青花风格一致,浓艳泛紫。隆庆时那种浓翠深重的色调甚为少见。万历中期回青已难觅,改有浙料,蓝中闪灰、发色渐浅。万历晚期青料提炼由水选法改为煅烧法,青花发色质量迅速提高,变化为明艳的蓝青色,但仍有部分成浅淡或蓝中泛灰的色调。万历五彩素负盛名,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它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施于白釉之上,来替代红釉。这种彩釉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

    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瓷釉方面,万历时期瓷器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明代晚期官窑琢器普遍釉面多有细小气泡破裂痕的特征。

    “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让我更了解了万历朝的种种轶事,通过对历史的探究,东拼西凑了一些资料笔记,也夹杂了自己不同的见解,虽然有点妄自菲薄,然则自得其乐也不为过。尽管我比较喜欢瓷器,但更热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劝说诸位留点时间出来欣赏中华文化的璀璨。

http://s5/middle/94b41492g780cada83284&690

http://s14/middle/94b41492gb07eebfc4f1d&690

http://s11/middle/94b41492gb07ef09ea5da&690

http://s9/middle/94b41492gb07ef3770358&690

http://s1/middle/94b41492gb07efb008330&690


2011-10-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陌上桑
后一篇:窃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