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阅读习惯预测能力深入分析亲子阅读 |
分类: 快乐阅读 |
图文
儿子还没有入园就开始担心,会不会因为在家的时间少了,而影响到我们的亲子阅读。首先在阅读的数量上恐怕就保证不了,质量也觉得会由于时间的紧张而降低。可一个月下来,我们发现不但阅读的数量没有减少,可喜的是儿子阅读的质量也是相应的上了一个台阶。
阅读中自己的分析越来越多。
《跟上那头熊只要够胆量!》最近发现这读图的能力我跟着儿子跟得有些吃力了。当读完第一遍我告诉儿子前环衬页上是大熊的脚印后,儿子又接着要我读了第二遍,这么急切的想连着听这种情况最近已经不多了。当我读完第二遍的时候,儿子提出了问题,把我讲的给否了。他说:“妈妈,你刚才一定讲错了。”(哦,哪里错了呢?)此时我真的没有往图上去考虑,只想着,你小子连个字不识还知道我讲错了?!他又翻到书的前环衬页
告诉我:“妈妈,这脚印不是大熊的,应该是兔子的!”(哦,为什么呢?)当儿子这么一点,我也发现,应该是我错了,这脚印与内页中熊的脚印根本不一样啊!!儿子说:“这是兔子的脚印,翻过来
这才是大熊的!是兔子找大熊的脚印。”的确是我错了,人家说的紧扣书名,有依有据的。我必须纠正自己的错误,得认真反省啊……
《五个小怪物》当我们读到小怪物们从雕像中出来,背对着我们的时候儿子叫停,他问我:“妈妈你看他们三个一样,他们俩个一样,为什么呢?”(可能是男的和女的吧!)“不对,他们三个戴帽子,他们俩个没戴!”哈哈哈哈,这个回答真不错……当我们再次阅读的时候读到这里又被叫停,因为他又想出了另一种可能——他说:“也可能他们三个像妈妈一样梳着长头发,他们俩个剃了光头,还没长出来。”这个分析的也挺靠谱。
《奇妙的颜色》读到亚克选了很多的颜色,但发现“可能有点问题……”问儿子可能是什么问题,儿子说可能钱不够了!儿子能以这么快的速度预测的这么正确,的确出乎我的意料。
……
阅读中学会了“联想”,由这本书联想到另一本书。
《准备好了,出发!》→《坐着大巴去郊游》这两本书的共同点就是出去野餐,鸭子和园长都忘记带饭。同时儿子还学会了一个成语——有备无患,儿子解释说:就是什么都准备好了,走多远也不怕了。
中秋节先跟儿子赏月,书也选了与月有关的《嫦娥奔月》第一次读,儿子知道月亮里的阴影是月亮姐姐,看不清楚是因为她离我们太远。第二次他听到“皇帝”问我哪个故事里还有黄帝。我没想起来,儿子提示我,是谁坎了刑天头——“黄帝”(这个故事给他讲自中国通史)虽然两个“huang帝”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他能从因上找到共同点——足矣!
读《风中的叶子》他联想到了《彩虹色的花》和《五颗小豌豆》。读完他说:“妈妈,这书太好看了,把东西给别人以后还会有的。”就是他的这种联想,让我发现了他们之间可写的点(下篇博文见,呵呵。)
……
后记:儿子早上7:50到下午4:50这个时间段是在幼儿园的,来回还有半个多小时是在路上的。从儿子第一天入园开始,我就尝试着把上午阅读的时间挪到了起床后。和儿子说明原因,他很乐意的就接受了。所以我们每天的阅读时间就分成了早晚两大段,来回路上的时间如果没有遇到认识的小朋友聊天,我俩除了聊幼儿园,大部分时间就给了《声律启蒙》。
通过这件事可以发现,只要阅读的习惯养成了,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都无所谓。现在儿子每天上学前必须读书,我偶尔忙的不想读了,他都主动要求。由于儿子的坚持,我们阅读的量与前几个月相比,几乎持平。
附:9月份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