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茶(三十一) 泉州风光·开元寺双塔

(2012-04-25 00:33:56)
标签:

福建

泉州

开元寺

双塔

诗词

旅游

摄影

杂谈

 
                                    我与茶(三十一)

 

                                        泉州风光·开元寺双塔

 

    老来无事,偶然开博,翻出旧照,撰写博文,为的是图个乐趣,并与诸博友分享共赏。开博百多天,在众位博友的鼓励下,品茶撰文,循序渐进,气定神安,心无旁骛,倒也十分惬意。但现在看来,博客圈也同社会一样,鱼龙混杂,人鬼难辨,丑陋现象屡见不鲜,真是普天之下无净土,博园也不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前几天,偶然看见本人一篇博文中的大部分图片和文字变成了署名她人的博文内容,心中不免有些诧异。在她的博文评论一栏里,我只留下一句话:“您用了我博文中很多图片和文字,也没标明出处啊?”自感用词非常柔和。哪想到此位博主不仅毫无愧意,反而再次自顶博文,并删除了我留下的疑问,此举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就用你的,爱咋咋地。哎,女人要是耍起无赖,还真是拿她没办法,尤其是老女人。其实,博圈中人借用一下图片或文字,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同赏共阅,只要招呼一声,本博完全认同,老夫要的是尊重而不是无视。政府机关干部就这素质?不大可能啊??下不为例,如果是男泼皮,我一定追究到底,当然是玩笑话啦,哪有那份闲心! 

    净口,不说了,还是跟随儿与同事逛泉州城,游开元寺,观瞻双塔吧。

    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蕴藏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文物古迹,其代表就是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的泉州大开元寺(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令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称,遂改现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为古代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其实,在开元寺内,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应该是作为泉州标记性建筑的“东西塔”。东西塔座落在开元寺拜庭东西两侧的花园内。东塔称镇国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西塔名仁寿塔,双塔皆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砖建筑。唐塔已毁,现塔宋建,700多年,安然屹立,完好并峙,世所罕见。双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泉州标志,当之无愧。
    泉州开元寺的导游词中介绍说:“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哈哈,观看照片,得出结论,此言不虚也。

 

http://s10/middle/94844559h796717d8cc59&690

 

      泉州开元寺——重修开元寺记碑。

      1989年6月到1992年秋,泉州开元寺继明末郑芝龙翻修之后进行了400多年来最全面的一次翻修。


 

http://s5/middle/94844559hbe073a0e26a4&690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宋·朱熹

      开元寺大雄宝殿正门右侧门一角立柱石刻。

  

 

http://s11/middle/94844559hbe06fe68914a&690

    泉州开元寺——桑莲古迹。

    开元寺西长廊外侧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干龙蟠,树龄1300多年,相传为黄守恭“桑开白莲”之桑树。

民国年间有一枝干受台风之损,莆阳人吴春华立石题字顶之“此树生莲垂拱之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

  

 

http://s7/middle/94844559hbe06f4398d46&690

    泉州开元寺——拜庭。

    拜庭位于天王殿、拜圣亭北,是一个大庭院,面积2800平方米,是古代郡府各级官员列队朝圣和信众祈拜之地。如今,每月农历二十六日的勤佛日,这里仍然人山人海,梵呗声声。

  拜庭全部用白色花岗岩条石铺地而成,东西两旁有古榕树8株,树龄少则200年,多则800载。榕树之间,分列13座宋至明代小型石塔及石经幢,塔高3—5米,造型古朴,形式多样;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明代石雕熏香炉,盖钮上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图案优美,雕工精妙。

  拜庭两边有东西两廊,从天王殿延伸至甘露戒坛,构成一个整体。

 

http://s4/middle/94844559hbe06f26f3083&690

      泉州开元寺——拜庭古榕、经幢与长廊。

      自缘性僻动幽襟,不为炎蒸逼入林。画壁龙蛇多异相,禅房瓶钵有哀音。
    倦余褦襶差人热,饥去伊蒲损佛金。遂使群真妨结夏,问师何法最安心。

                                                      —— 明·黄景昉《寺中避暑》

 

 

http://s9/middle/94844559hbe06f04851e8&690

      泉州开元寺——拜庭古榕、经幢与长廊。

      禅室惬幽栖,香林结队齐。饥驱令去,酒倩公携。
    送雨钟声暮,扳烟塔影低。大常斋更醉,不饮亦如泥。
—— 明·周廷鑨《同人集塔》

 

 

http://s9/middle/94844559hbe06fa1e08c8&690

      泉州开元寺——拜庭古榕、经幢与长廊。

      塔间鸣雨静犹哗,冷洒高标触怒芽。银界虚空森乱竹,金轮迥转散诸花。
    色因秋近条条白,风自西来故故斜。从此与僧堪共约,天阴先赴法王家。
—— 明·黄克晦《寺塔对雨》

 

 

http://s9/middle/94844559hbe0737e06c58&690

 

      这棵榕树有多少年树龄呢?
      晨钟发孤梦,幽想不能传。忽到空中阁,真成物外缘。
    驯龙朝演法,施鸟夕留烟。别有息心处,庭花相对眼。
—— 明·周廷鑨《紫云尊胜阁访僧》
  
 
    
 

http://s4/middle/94844559hbe06f64d7bd3&690

 

    泉州开元寺——赑屃。

    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常可以见到。据说触摸它能给人们带来福气,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赑屃旁的这棵榕树,是开元寺里最古老的一棵,石碑注明它的树龄有800年,是国家一级保护名木。

 

  

http://s1/middle/94844559hbe06f82f4660&690

 

    泉州开元寺——宋代二塔(绍兴宝箧印经塔)。

    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捐建两座宝箧印经方形石塔,石塔通高各5.48米,形制相同。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印度艺术风格明显,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http://s15/middle/94844559hbe0705cf25ce&690

 

    泉州开元寺——麒麟壁。

  麒麟壁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时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前,1961年公布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移进开元寺保护。

  麒麟壁用交趾琉璃陶镶嵌一只大型神兽。关于这只神兽,有两种解说:  

  一说是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步云回首顾盼状,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左右两堵各嵌砖雕的灵芝、牡丹、鹿、鹤等,暗喻福、禄、寿俱全。

  一说是犭贪,即独角兽。传说,犭贪的胃口很大,什么都吃。麒麟壁上的犭贪,脚下踩着葫芦、古钱、犀角等各种奇珍异宝,还不满足,一幅贪得无厌的嘴脸。

    开元寺西塔旁的麒麟壁照墙,雕嵌工艺精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http://s11/middle/94844559hbe070f6e0bca&690

 

    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双塔抗震史话碑。
    公元1604年泉州湾大地震,震中强度10级左右,时“山石海水皆动”,波及数省,而双塔仅“镇国塔第一层双石坠,第二层第三层因之并碎”。面对如此强大的地震力,寺中双塔竟基本完好,可见其建筑设计堪称卓绝。

 

 http://s9/middle/94844559hbe0735df14e8&690
      泉州开元寺——双塔监修碑。

      公历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立······泉州市人民政府建设局监修。

 

 

http://s4/middle/94844559hbe070979f993&690
    泉州开元寺双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其在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充分体现了我国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双塔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应当首屈一指。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开元寺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

 

       
http://s15/middle/94844559hbe0701fd108e&690

 

    泉州开元寺——镇国塔(东塔)。

    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历时十年才最后完工。

    镇国塔(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是石塔之王。

 

 

http://s16/middle/94844559hbe0703c0c84f&690
   镇国塔(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http://s2/middle/94844559h79671f90ef51&690

     泉州开元寺——仁寿塔(西塔)。

     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该塔前后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http://s13/middle/94844559hbe070b8d7e9c&690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郭沫若《咏泉州》

 

 

http://s14/middle/94844559hbe070d4e3c9d&690
     飞刹风铃寂,青灯月色连。摩尼珠吐艳,舍利火藤烟。
    影外千星落,空中万象悬。绕轮纷呗颂,面壁是真禅。—— 明·
黄凤翔《塔灯》

 

 

http://s12/middle/94844559hbe072668206b&690

 

    开元寺双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玲珑俊逸,紫气常飘。

     

 

http://s12/middle/94844559hbe07112f4e4b&690
    开元寺双塔的塔身皆为浮突精湛的石雕艺术,每一层塔壁上刻有十六幅浮雕,全塔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雕刻表现释迦佛的本生故事或诸大菩萨、护法诸天、金刚神将、罗汉高僧、大德祖师等圣像,还有花鸟龙狮等动植物,刻工精致,形象逼真,艺术高超,巧夺天工。

 

 

http://s5/middle/94844559hbe0728336404&690

    开元寺双塔的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历经700多年风霜雨露仍巍然不动。 

 

 

http://s15/middle/94844559hbe072e3e18ae&690

    远看像木塔,近看是石塔,哪是石塔啊?太像木塔了! 

 

 

http://s15/middle/94844559h79671e6e54be&690

    塔的每层门龛两旁都刻有天王、金刚、武士、罗汉等浮雕像,雕刻精美,千年不损。

   

 

http://s15/middle/94844559hbe072a3fda5e&690
    塔中门内只有一块石碑,上镌碑文。

 


http://s10/middle/94844559hbe072c5e9a79&690

 

                                           《六殊胜》

           东西石塔:团栾没缝凌霄外,窑顶光吞日月晖。八角层层空里走,风云每吐示全机。

          古龙眼井:虾蟆井底月浑吞,碧浸寒光绝点痕。绠短强来深处汲,蟠龙应笑不知源。

           祖膊真身:霜霜祁寒袒半肩,胸藏风月韵无边。戴云虎豹常驯服,浪得虚声遍大千。

          文殊墨迹:赤足匆忙下五台,手抄注脚紫云来。时人不识真狮子,屈累土神门外哀。

          御赐佛像:石头泛海事非常,螺髻山青放窑光。烁破大唐天子眼,亲题御墨泼天看。

        支院高僧:八十余人总白拈,说黄道黑贩私盐。奈何末法多狐种,口吐莲花又被嫌?

                                         《八吉祥》

          桑树白莲:瑞现枯桑菡萏花,枝头朵朵玉无瑕。香穿长者辽天鼻,露布禅林百二家。

          紫云盖地:云垂紫气盖莲宫,密荫三千世界中。大地众生知觉悟,江南佛国独为雄。

          甘露戒坛:甘露门开势泼天,全身窑戒舍那前。坛场层级虽华彩,当甚衲僧革履穿。

          凡草不生:平白地中绝点尘,幽闲劫外不知春。灵芝产处非为瑞,况许蔓蔓野草蓁。

          石炉生烟:浑仑石鼎口生烟,馥郁氤氲匝地天。殊胜之中殊胜现,流芳千古岂徒然。

          石柱牡丹:石础花开象牡丹,无情似启有情看。南泉点破同春梦,智者岂无解返观。

          应梦罗汉:无明一发最为难,没地容身人建关。五百瞎驴穷伎俩,相随作梦借牛栏。

          白鸽听经:堂前听法智如鹫,领会翻身作比丘。却把虚空经注遍,三千狮子一毛头。

                                                      —— 明末清初·木庵禅师《咏开元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