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   话

(2011-12-27 15:30:47)
标签:

鏂囧寲

分类: 纪录

语言是很奇妙的。看不见,但是语言是有颜色的;闻不到,但是语言是有味道的;除此之外,语言还有感情,思想。语言很少有空洞的时候,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谈话的双方都不在状态。纪录的时候,如果语言是在状态下面纪录的话,纪录就真正进入我们需要的感觉当中了。而这样的状态,就是“说话”的状态。

说话的状态,就是自然的状态,可以真实表达的状态。做纪录的时候,我是不大喜欢用“采访”这个词的。因为采访就意味着纪录和被纪录者之间的距离和相互独立的状态。一个“访”字,就很明确的分出了采访者和被访者的身份。这样的身份在无形中就产生了距离。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时候,我们获得交流的乐趣、安慰、信息的时候,是在说话的状态下面获得的。说话的状态,就是没有太多附加压力,可以真实表达说话者的心理、思想和情感的状态。表达的时候不戴面具和面纱。而我们在记录的时候,最想得到的就是:记录到生活的本真,其中的原汁原味不因为摄像机的参与而有所衰减。所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保持说话的状态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于记录者来说,说话状态记录下来的东西就象是新出炉的面包,当然是非常诱人的了。但是每当我们想要这些东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很多不太熟悉甚至还有些陌生的记录对象的时候,我们怎样才可以记录到这样无拘无束的说话状态呢?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了。

很小的时候,我记得自己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非常害羞,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找什么话题。但是我记得自己会很真诚的笑,微笑。至于长大了之后,突然发现了聆听的好处。有时候不很会讲话,到不一定是个问题。对于想了解对方的人来说,学会聆听,其实可能要比说更多的废话要好得多。学会聆听,可以让对方进入说话的状态。对于记录者来说,聆听,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收获。

那么聆听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一个记录者的聆听首先应该是一种心灵上的接受和宽融。心灵上的接受是一种平等的“候听”状态。这种平等的候听状态非常重要。它是等待精彩出现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它为记录者和被记录的对象创造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为语言的深度挖掘和记忆的重新放大提供了可能和适宜的空间。而这种语境的营造关键在于记录者。在记录的过程中记录者必须保持人文的心态----平等,关注和宽容。用这样的心态,去营造一个适合交流和说话的语言环境,让记录的对象进入说话的状态,获得真实自然的纪录,真正获得纪录的魅力。

聆听是进入说话状态的第一个环节。在实践的记录过程中,还应该拥有选择的智慧。而记录当中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这种选择是对真实进行的必要的提炼。这样的提炼要靠我们记录者自身来完成。所以当我们在聆听的时候,还要有适当的回应和表达。通过适当的回应和表达,来激活记录对象潜在的交流欲望,打开他们更深层次的记忆;来适时控制说话的无限扩散,把逃离主题的说话重新拉回记录需要的轨道。这样的回应和表达包括我们面对记录对象时的表情、手势和简短明晰的语言。在这样的说话环境中我们必须明白:记录者在交流中永远是配角。在这场交流当中我们最完美的角色就是推动了记录对象说话的激情和不掩饰的情感流露。所以,在记录的过程当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仅仅是配角。记录者绝对不是法官、优越的阶层或者是无聊的窥视者,记录者应该是一个智慧的关注者,一个拥有平等心态的聆听者,一个善于提炼而又保持真实的艺术工作者。

不能忘记的是,记录者的真诚和关注,是聆听和选择获取最终果实的唯一方法。所以当我们对记录缺乏真诚和关注的时候,就会永远找不到灵感,只有苍白和做秀的尴尬。

记录的说话状态,就是尽最大的可能,融入记录对象心灵的状态。而说话的状态,为我们的记录增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