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之柜山

(2015-01-19 15:28:59)
标签:

历史

旅游

人生

山海经

文化

分类: 山海经

柜山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1、柜山在哪里?

《南次二经》中,唯一确定和今天山脉相对应的山就是“浮玉之山”,即今天浙江境内的天目山。我们按照《山海经》作者的指引,逆向而行,向西数五座山,再向西北数一座山,便可以大致找到“柜山”的位置,就在今天的神农架一带!下面,我们会根据“柜山”的特征,和神农架一带山脉进行对比。


2、流黄在哪里?

在确定流黄的位置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零星资料:

《海内经》中有说:“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接着就是流黄“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可以知道,流黄就在巴国附近,而巴国,则在近重庆一带。那么古代的流黄,很可能就在今天的重庆市附近。

再来看“流黄”,听着好耳熟啊,是不是和“硫磺”一个发音?古人命名地名,大都以山、水、特产为根据,那么,这个流黄国会不会是因为当地出产硫磺而得名呢?

答案是令人震惊的。在重庆北面,有一个城市,叫做达州,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其硫磺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40%,而这个达州,正好在大巴山南麓!硫磺,大家接触过吧,是不是粉末状,而且比较呛人?这正是“其出是尘土”的特征所在啊!

巴国,流黄,巴遂山

重庆,达州,硫磺,大巴山

这些一一对应的信息,是偶然的巧合吗?不是巧合,而是真相,《南次二经》中的流黄,就在今天四川达州一带!

附资料:

资料一:硫黄

【别名】石硫磺、硫磺、石硫磺、昆仑磺、磺牙、磺英、烦硫、石亭脂、九灵磺童、山石住、磺硇砂、将军、白硫磺、天生磺、硫磺花、硫磺粉。

【拼音】liúhuáng

【硫磺分类】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硫磺生产中硫磺有很大的作用。主用于橡胶轮胎、烟花爆竹、农药、化肥、食品工业、花草林木果树、日化助济、工业制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及食品级硫磺工业级硫磺

食品级硫磺:如在食品生产中硫磺有漂白,防腐之作用对玉米淀粉加工必需材料对干果类加工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工业级硫磺:如电子半导体,塑胶、乳胶、造纸,医药精细化工,工业陶瓷、建材制品辅助材料等工业部门样式分类硫磺粉硫磺块硫磺颗粒硫磺片液体硫磺

【功效分类】

解毒杀虫(寄生虫疥虫等)燥湿止痒药

【药材基原】

为自然元素类硫黄族矿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

【功效分类】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主含单质硫S8,尚有少量钙、铁、铝、镁和微量硒、碲等元素.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理化鉴别】

1.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刺激性臭气产生,此气体能使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退色.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本品研成细粉,0.1g置烧杯中,加亚硫酸钠约0.1g、水10ml,煮沸5min,滤过,取滤液2滴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3,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经黄而棕最后变为黑色.Na2SO3+S—→Na2S2O3 Na2S2O3+2AgNO3—→Ag2S2O3↓(白)+2NaNO3 Ag2S2O3+H2O—→H2SO4+Ag2S↓(白)→(黄)→(棕)→(黑)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含量测定】略【药理作用】升华硫有杀菌(含真菌)、疥虫作用,其作用是由于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多硫化物所致.升华硫并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

资料二:四川达州着力打造亚洲最大硫磺生产基地2008-04-19 18:13:24来源:新华网(北京)

新华网成都419日电(记者杨三军)预计2010年,达州天然气附产硫磺将达400万吨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这是记者419日在四川达州召开的全国硫化工科技论坛暨产业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本次活动由中国硫酸工业学会、四川省科技厅和达州市委、市政府主办,主题为“硫化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与会专家包括中科院院士费维扬、罗亚平以及美国国际硫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等,美国雪佛龙公司、香港玖源公司等企业也派代表参会。

地处川东的达州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资源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储量超过6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09年可年产天然气200亿立方米,是继塔里木气田、鄂尔多斯气田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之一。

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告诉记者,达州天然气具有高产、高压和高硫的特点,部分气井硫化氢含量高达17%以上。近年来,达州引进国内外企业及其先进技术,着力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预计2010年,达州天然气附产硫磺将达400万吨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

在这次话动上,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硫化工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一起,针对硫磺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以及产业发展进行研讨。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焉说,近年来,世界硫磺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因素促使硫磺价格暴涨。这种变化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硫酸市场,影响了化肥及很多工业的发展,因此,达州硫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推动我国硫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达州市现已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目前入驻项目8个,硫化工产业成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与达州市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并编制了硫磺化工发展规划,为达州发展硫化工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诸毗在哪里?

“诸毗”在《南次二经》中共出现两次,一次是本章的柜山“北望诸毗”,另一次是浮玉之山的“东望诸毗”,二者相隔几千里,但望到的是同样的内容,那么,这个诸毗是山吗?肯定不是,因为天目山以东没有大山,更不要说是连绵几千里的大山了。这个诸毗是水吗?也不象啊,浮玉山“北望具区”,就是说太湖都在它北面了,那么长江就更北了,这个诸毗不可能是长江,长江不可能,其他河流就更不可能了。

那么,诸毗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毗”,其本意是“肚脐”,诸毗,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各个肚脐”,地球上象肚脐一样的地形是什么呢?当然是盆地了,诸毗,就是指各个盆地!

我们再来看电子地图,站在天目山上,往东望去,便是浙东盆地,如诸暨盆地、新嵊盆地、天台盆地、仙居盆地等。再东南,则是金瞿盆地。

然后我们站在本章中的神农架山上,往北望去,便是南襄盆地(南阳和襄樊盆地),其范围包括了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湖北省西北部和河南省西南部大大小小小十数个盆地。

综上所述,“毗”用在地形上就是指盆地,“诸毗”指各个盆地,具体到本章中,“诸毗”指南襄盆地。

附:神农架北望“诸毗”示意图


4、英水在哪里?赤水又在哪里?

先讲赤水。《南次二经》讲,英水发源于柜山而“西南流注于赤水”,可见赤水在神农架南边,我们对照地图就会发现,位于神农架南麓的正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

那么,赤水到底是不是长江呢?我们先来看一些信息,《西山经》中有记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看下面的中国地图,在青藏高原上,我们可以将这四条河流一一对号入座:1是河水,即今天的黄河;2是赤水,即今天的长江;3是洋水,即今天的澜沧江;4是墨水,即今天的怒江。一切都是那么的天衣无缝!


昆仑之丘和其他河流会在《西山经》中进行考证,先来看长江。资料显示,长江源头沱沱河,又称托托河、乌兰木伦河,蒙语意为“红河”,由于河床底质呈红色,远远望去河水也似呈红色。红河啊红河,不就是赤水嘛!

综上所述,这里的“赤水”,就是今天的长江!

突然想到,有传说二战末期,希特勒派心腹秘密潜入西藏,想要找到控制世界的“地球轴心”,以扭转战局,可是,他们最终也没有找到昆仑之丘。

今天来看,昆仑之丘就在四河之上,希特勒方向找对了,可是功亏一篑,可惜,可惜啊!

再来讲英水。《南次二经》中描述英水特征有三,其一是源于柜山,其二流向是西南,其三注入赤水。资料显示,发源于神农架、西南流注入长江的河流只有一条,那就是今天的香溪河!

香溪河位于湖北省西部,全长97.3公里,是流经湖北兴山与秭归的最大河流。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有东西二源:东源在神农架林区骡马店,叫东河或深渡河,全长645公里;西源在大神农架山南,叫西河或白沙河,河长54公里;东西两河在兴山县高阳镇昭君村前的响滩汇合后,始称香溪河。人们习惯上就把从响滩到秭归香溪镇这一段,称作香溪河。如果按照这种说法计算,香溪河全长只有33公里,流经兴山境内21公里,流经秭归县境内12公里,于香溪镇东侧注入长江。

相传这里曾是炎帝神农乐当年采药时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故渴饮香溪水不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香溪源头,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野花竞放,山中溪河纵横。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灵秀之地,是溪水终年飘香的真正原因。有人用四句话总结说:碧水源流长,神农百草房,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在神农架清香缕缕的茶乡,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故事:少女时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茶园里采茶,并向采茶姑娘们学唱采茶歌,昭君还把自己亲手焙制的新茶,送给四乡八邻的姐妹们品尝,那些喝过昭君赠茶的姑娘们一个个越长越美丽;唐朝时茶叶专家陆羽曾泛舟长江,经过香溪口时,为香溪水的清澈甘甜所吸引,一直寻至香溪源头,用香溪源之水煮茶品尝,顿时满口清香,心旷神怡,称香溪源为“天下第十四泉”;用香溪水泡春茶,从杯里冒出的热气即可形成一只翩跹起舞的白鹤升腾,给品茗者以无限美好地遐想。

综上,这里的“英水”,就是今天的香溪河。


5、白玉是什么?丹粟是什么?长江有这两种东西吗?

前面讲过,古人所称呼的“白玉”,就是白色的有光泽的石头,种类很多,这里的白玉,估计是石英石,也就是硅石,长江沿岸的巫山、巴东、宜昌都有很大的储量,所以说长江“多白玉”是符合事实的。

丹粟,就是小米状的丹砂。丹砂,又称朱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先是作颜料或涂料,后来又被用于医疗方面,丹砂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之药,医疗范围很广,内服可以镇静养神,益气明目,通血脉,上烦荡,杀魅邪恶,除中恶,腹病,毒气等疾病,亦可用于外治。所以古代社会各阶层都需要丹砂。《逸周书·王会篇》就提到有人问周成王贡献丹砂之事。同时热丹砂可以提炼出汞——水银,而水很又是道教丹鼎派炼丹术的必须物品。葛洪在《抱朴子·仙药》中说:“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朱砂的生境各地不一,多产于下列情况:成单独的矿床或矿脉状、矿染状、角砾状的集合块;在岩内成眼球状分泌物,与自然汞、石英、黄铁矿、辉锑矿、鸡冠石等相伴,分布于各时代的水层岩中,以板岩、页岩、砂岩及石炭岩为最多;亦有在石英斑岩、粗面岩、蛇纹岩内产出。或者附属于其它金属矿脉中,尤其在于菱铁矿矿脉内,有时在河砂中偶见。

上面资料可知,河流中产朱砂比较少见,那么,长江中会有有吗?答案是肯定的,丹砂不一定是长江本身产的,但是长江中河砂一定会有的,其一是上游岸边的涪陵自古就产丹砂,可能会带入长江中;其二神农架一带的长江两岸有很多朱砂命名的地点,如朱砂溪、朱砂土、朱砂坪等,说明长江两岸是出产朱砂的,这些朱砂顺水冲入长江中可能性非常大;其三朱砂的重要产地贵州,其朱砂要外运必须经由长江三峡航道,这也容易给人造成当地江中产朱砂的印象。所以,《山海经中》说神农架一带的长江中产朱砂是符合事实的。


6、狸力是什么?神农架有这种动物吗?

《南次二经》中对狸力特征描述有五:其一状如豚,即外形象猪;其二有距,即爪子象鸡;其三音如狗吠,即叫声象狗;其四见则其县多土功,就是它出现的地方会有繁重的土方工程。经本人研究,这个“狸力”就是今天的珍惜动物——土豚!

下面是土豚和“狸力”特征比对:

(1)外形:土豚外形像猪,符合“狸力”特征

2)鸡爪:土豚无蹄而指甲尖利,形似鸡爪,符合“狸力”特征

3)叫声:目前没有找到土豚叫声资料,待考

4)见则多土功:土豚又叫非洲食蚁兽,其主要食物是白蚁和蚂蚁,而白蚁和蚂蚁严重危害江河堤防,我国古代文献上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近代的记载更为详尽。它们在堤坝内,密集营巢,迅速繁殖,苗圃星罗棋布,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水位升高时,常常出现管漏险情,更烈者则酿成塌堤垮坝。土豚出现的地方,必然白蚁多,白蚁多的地方,其堤坝隐患必然大,为消除堤坝隐患,所以会有比较繁重的土方工程,这一点上,土豚符合“狸力”的特征。

综合以上,基本可以确定,《南次二经》中的“狸力”就是今天的土豚。

土豚资料和照片:

土豚(Orycteropus afer)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动物,又叫非洲食蚁兽。长11.5米。耳长,吻如猪,舌长而粘。爪强而有力,善掘洞。栖草原和林地。食蚁和白蚁。夜行为主。又称蚁熊或土猪。哺乳纲管齿目土豚科的一种。为大型食蚁兽。体型类似大袋鼠,但颇肥壮,体长90140厘米,体重5060千克;皮厚,红褐色或白色,被有稀疏刚毛;头部窄而长,吻部前突呈管状;舌细长,富粘液,能延伸;耳长大而薄,类似驴耳;四肢粗强,趾端具强大而锐利的爪;尾呈圆柱形,尾肌很发达,基部粗,末端变细,长约4860厘米。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东非至南非。土豚是一种稀少的奇特动物,特别是牙齿与众不同,成体时上下颌仅可见2对前臼齿和3对臼齿,无门齿和犬齿。牙齿终生生长,齿的内部全为齿质。自中央髓腔发出多数平行的管状延长部,所以在咀嚼面上,呈现为多角形小管的集合体。牙列由1对下部牙骨板和2对上部牙骨板组成。每个骨质骨板的咬碎表层由牙质的定域部组成,而牙质又是由一般们于牙骨板表面的牙质柱组成。这些牙质是用来对付厚壳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栖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区。独自生活在较深的洞穴中。极善于挖土,掘进速度快,几分钟内就能遁入土中。夜间活动,以利爪抓破蚁丘,用长舌粘白蚁充食。性懦弱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全靠灵敏的听觉察知外部敌情,尽早地隐匿或逃入洞内。56月产仔,每胎1仔。幼土豚裸而闭眼,待半年后始出洞。

无蹄有锋利的爪且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与其他有蹄类关系较远,曾一度被列为贫赤总目的一个成员。直到后来科学家知道了它的起源—踝节目,才被分化为有蹄总目。管齿目是正在衰亡的一个类群。化石不多,但是非洲的土豚尚没有受到威胁。土豚(Aardvark)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森林环境中,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单独生活,领地意识弱;夜行性,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黄昏至清晨时分觅食活动。


那么,神农架有土豚存在吗?目前没有找到神农架曾经有土豚存在的资料,但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因此,历史上神农架存在土豚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待考。

7、鴸鸟是什么?神农架一带有这种鸟吗?

《南山次经》中描述鴸鸟特征有五:其一状如鸱,就是外形象鹞鹰;其二人手,就是其爪子象人手一样;其三其音如痹,就是它的声音象辩论一样(痹,应该做“言皮”,辩论的意思);其四其名自号也,就是叫声和鴸的发音是一样的,其五见则其县多放士,就是它出现的地方会多弃尸(放,遗弃也;士,男人也,放士,被遗弃的男人,就是弃尸)。

经本人研究,这里的“鴸”鸟,就是今天的非洲鬣鹰!下面来把非洲鬣鹰的特征来和“鴸”鸟进行一一比对:

1)外形:非洲鬣鹰外形象鹞鹰,符合“鴸”鸟的特征;

2)人手:非洲鬣鹰的跗间关节可以向前弯曲30°(一般鸟类该关节只能向后弯曲),故可以用一只脚攀住树洞,另一只脚伸进洞内掏取雏鸟或鼠类。也就是说,它的爪子可以象人的手腕一样前后活动,这是其他鹰类不能比拟的,所以说“人手”,符合“鴸”鸟的特征;

3)叫声:非洲鬣鹰叫声sueee-sueee...,很象“输亦输亦”,象和人辩论一样,符合“鴸”鸟的特征;

4)其名自号:“鴸”音同“朱”,朱音可发“shu”,如“朱(shu)提银”,而非洲鬣鹰的叫声正好是“sueee-sueee...”,符合“鴸”鸟的特征;

5)见则其县多放士:有资料把非洲鬣鹰和胡兀鹫归为同类,说它是食腐动物,如果这个归类没有错的话,非洲鬣鹰出现的地方,肯定会有腐尸,也就是“放士”,遗弃的尸体,这一点符合“鴸”鸟的特征。

综合以上,《南次二经》中的“鴸”鸟,就是今天的非洲鬣鹰!

附:非洲鬣鹰资料和图片

非洲鬣鹰African Harrier-Hawk

非洲鬣鹰是一种中型猛禽,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体长大约60-66公分,头部和腹部浅灰色,腹部有黑白相间细横纹。尾部有宽的灰白色横带,裸脸,面颊有一块能变色的色块,有时黄色,有时粉红,有时粉白色,喜好栖息在有水的树林和棕榈树地带,这种鹰的跗间关节可以向前弯曲30°(一般鸟类该关节只能向后弯曲),故可以用一只脚攀住树洞,另一只脚伸进洞内掏取雏鸟或鼠类。它也具杂食性,有时食用棕榈果。一窝产三枚卵,雌雄相像,但幼鸟呈浅棕色,叫声:sueee-sueee...


那么,神农架一带有非洲鬣鹰存在吗?暂时没有资料显示,待考

本章小结:

1、柜山:在今天神农架一带

2、流黄:在今天四川达州一带

3、诸毗:就是指各个盆地,这里指南襄盆地

4、英水:指今天的香溪河

5、赤水:指今天的长江

6、白玉、丹粟:这里指硅石、朱砂

7、狸力:就是今天的土豚

8、鴸鸟:就是今天的非洲鬣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