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圈《神奇的南瓜》
(2012-08-31 09:07:01)
标签:
纳溪园华德福晨圈秋天南瓜育儿 |
初秋晨圈《神奇的南瓜》
我们在成都华德福培训时,看到南京巴学园的丁倩展示晨圈作业时展示了这个内容的晨圈,很美,很符合秋天这个季节。但是张俐老师对她的晨圈提了几点建议,其中就包括叙述性的语言太多,不容易被孩子模仿。
我们纳溪园的老师在秋季开学前讨论做什么内容的晨圈时,我想到了这个晨圈。后来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故事知道怎么办》中的第343页的《林德尔温之歌》。创作者就是苏珊老师,她提到创作的灵感来自于非洲朋友的一句话:在种族隔离的荆棘中,我们只有高声歌唱,才能披荆斩棘,找到出路。这是一个有治疗作用的故事,我想,它治疗的不止是非洲人,也可以是其他面对困难的人。在困难面前,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或许,高声歌唱就是最好的办法!我想,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带给孩子。
为了让语言简炼和优美,又尊重原作,我们用了半天的时间来专门讨论语言,讨论完语言之后就是编动作,为了配合动作,不得不又做了一些改动。
我们感觉,故事固然美好,但将故事改编成晨圈,不仅要克服叙述性语言太多的问题,同时编动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很感谢八月份培训中的安排,因为学习了优律诗美,在编动作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唱歌,然后,我们想起了优律诗美。最终,因为使用了优律诗美中的几个元音和辅音的动作,得以完成此圈。
当定好动作和语言后,最后一次做这个新编的晨圈时,发现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竟然是那么连贯和优美。有位老师说,动作连贯是因为语言连贯,我想有一定的道理。我站在圈外,感觉当初最难编动作的那一部分的动作其实最连贯最美。
劳动的过程总是这么地美好,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关于晨圈,完全的模仿是不需要动脑子的,非常省事儿,但如果要内容中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孩子,要适合自己幼儿园所处的自然和地理环境,适合自己幼儿园的孩子,非要自己创作(半创作)才可以。
当然,我们仍走在路的端头,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想,这个晨圈,无论语言和动作,也许还可以更美,更容易让孩子体味出故事的内涵。所以,也希望各位同仁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告诉我们。感谢,尤其感谢南京的丁倩老师。
内容如下:
从前有个村,村中有块地,地里有颗南瓜籽儿。春风拂大地,瓜籽儿发了芽。瓜苗长啊长,藤蔓铺满地。转眼秋天到,哇,结了个金色的大南瓜!
(歌曲)南瓜籽种田地,长出南瓜藤上连,脸儿长得圆又圆,煮熟来吃蜜样甜。
南瓜越长越大,越长越大。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南瓜,更神奇的是,在大南瓜的周围,长出了一道带刺的篱笆。
(如何用动作表现出“刺篱笆”,这着实让我们苦恼了很久。后来,想不起哪位老师提醒优律诗美中元音e的动作,有界限、保护之意,这样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我们使用了这个动作,用起来感觉很好)
大南瓜,怎么摘?
爷爷说,砍断荆棘不用愁,拿起斧头开始砍。一天从早砍到晚,荆棘还是砍不断。
大婶儿说,铲掉荆棘不用愁,拿起铲子开始铲,一天从早铲到晚,荆棘还是铲不掉。
小伙子说,密密麻麻不用管,爬树高手就是我,跳过荆棘不用愁。攀上树枝开始爬,
树高树枝长,小伙儿受了伤,荆棘仍在长。(小伙子这一段的语言令我们不满意,但尊重原文的意思,也是为了让做圈的孩子或成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目前我们的水平只能支持到这种程度了)
(歌曲)南瓜籽种田地,长出南瓜藤上连,脸儿长得圆又圆,隔着荆棘怎么办?
小女孩儿来到了这个村庄,她听到了村民们的烦恼。
有副好歌喉的她,走到篱笆旁,坐在石头上,放声把歌唱:
(歌曲)满地荆棘请饶开,回到大地的怀抱,金色南瓜请等待,我将把你摘下来。
女孩的歌声真动听,引来了附近的小动物,小鸟飞呀飞,停在树枝上;小兔跳呀跳,跳到荆棘旁;蚯蚓爬呀爬,爬出地面来。
(原文中提到了地面空中和地下三大类动物,而地面上的只说是“田野里的动物”,由于此圈中大动作比较少,因此我们将其具体为兔子,兔子的动作平时都知道是跳的,但是如何跳,可能去观察一下真实的兔子会更好;地下的动物原文中提到了两种,我们觉得在室内让孩子们做蚯引的动作会比较合适,园里的孩子除了一位秋天新入园的刚满三岁外,其他都在三岁半以上,做这个动作会有一点小小的挑战,但仍能做下来。而且,爬的动作对孩子们很重要。)
他们都静静地听着,一朵白云不知不觉地越降越低,越降越低,正好落在女孩儿的面前。女孩儿微笑着看了看围观的村民,然后踏上那朵白云。飞过刺篱笆,落在南瓜旁。女孩摘了瓜,放在云朵上,飞过刺篱笆。
(在如何用动作表示白云载着小女孩飞时,我们想了好几个,但又都觉得不美也不合适,后来,仍是想到了优律诗美中辅音f的动作,就有飞翔之意,用上这个动作后,这一部分动作就很容易连贯起来了。)
村民抬着瓜,一起回了家,煮了南瓜汤,开怀把歌唱:
(歌曲)南瓜籽儿种田地,长出南瓜藤上连。脸儿长得圆又圆,煮熟来吃蜜样甜。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在这凉爽的秋天里,他们很快就进了入甜蜜的梦乡。
(歌)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之所以在最后选择这首歌一是呼应最后一段,提到月亮升起来了。秋天的月亮很美,离中秋很近了,人们会更多的关注起月亮来。秋天的月亮感觉挂得更高,更亮。舒缓地唱起这首歌,做为晨圈的结束,让运动中的孩子们静下来,休息一下,非常好。选择这个晨圈的第二个原因是,这是个收获的季节稻谷堆成堆的季节。不过我想,也许在北方深秋接近冬天时用这首歌会更有意境更有画面感)
这个故事重复的内容没有,因此,我们用三首歌曲来带出这种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