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年4月11日下午,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以“这是我们的好故事”为主题,豆瓣阅读近五十位人气作者与詹晨、安静、李静睿、大头马、沈书枝、方悄悄、毕羽等获奖作者一起到场支持,中信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磨铁数盟、博集天卷、新丽传媒、光线传媒、乐视影业、爱奇艺、厚浪文化等多家出版与影视机构出席颁奖典礼。活动俨然成了一场汇集豆瓣作家与出版、影视行业人士的盛大聚会。
http://ww3/large/942b94fdgw1er4yepsjryj20m80etjvv.jpg
新丽传媒副总裁黄澜、GQ副主编张伟、厚浪文化CEO知名话剧策划人田旭、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中信联合云科技副总经理黄一琨、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版权总监揭志勇、豆瓣网用户产品副总裁耿新跃、豆瓣网高级总监刘瑾、豆瓣阅读产品总监戴钦上台为第一第二届征文大赛的几十位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http://ww4/large/942b94fdgw1er4x5f9fstj21kw11y13t.jpg
http://ww3/large/942b94fdjw1er4x7yltk5j21kw11xqej.jpg
第一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以“复兴中篇与我的非虚构写作”为主题,分为小说组和非虚构组,凭借在专家评选和读者打分环节的突出优势,@ZC詹晨
最擅长讲故事的作者现在“走在印刷机之前”
http://ww2/large/942b94fdjw1er4xaapu6pj218f0tngz5.jpg
“走在印刷机之前”既是豆瓣阅读的slogan,也是现在大量作者的写作现状。不管是成熟作者,还是年轻作者,都越来越信赖像豆瓣阅读这样有着良好发表环境的平台。青年作家、第一届征文大赛获奖者李静睿@阿花的伊萨卡岛
他们选择在豆瓣阅读发表自己的作品,并和读者就作品进行及时交流;他们还在真挚地热爱着写作,也在活动中频频提到会继续努力地写下去。用本届获奖作者@方悄悄诺娃
活动现场,沈书枝、方悄悄、毕羽、詹晨、安静、李静睿还从各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创作、工作中的经历和思考。在被问到对以后的参赛者有何建议时,作者们一致表示:首先要战胜拖延症,不要到最后一刻才交稿;其次,在看清比赛要求的基础上,不要过多地从功利性角度出发,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发力影视,未来一年豆瓣阅读的作品将出现在大银幕
http://ww1/large/942b94fdjw1er4xcys1bkj21kw2dn1kx.jpg
豆瓣阅读总监戴钦介绍说,未来将加强与出版、影视机构的合作,为获奖作品探索纸书出版、影视改编等多种可能性。实际上因为强大的用户粘性与在年轻用户中深远的影响力,豆瓣早已成为各大影视与出版机构争夺内容的对象。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豆瓣阅读的版权运作也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第一届征文大赛首奖作品《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影视版权早早就被乐视影业买下,不久就将在各大院线上映;优秀奖作品《女孩们在那年夏天干了什么》《风月大师》成功授出话剧改编权,获奖作品的纸书合集也在顺利运作中。第二届征文大赛结果还未揭晓,版权输出的工作就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包括《谋杀电视机》《再见!谢谢我们的鱼》在内的多部优秀作品都在多方接触与洽谈当中。
其中,《女孩们在那年夏天干了什么》的话剧正由厚浪文化CEO、知名话剧制作人田旭和他的团队制作。颁奖时田旭笑称:“豆瓣阅读的新slogan是走在印刷机之前,我想借用一下,希望小剧场话剧可以走在豆瓣阅读与摄影机之间。”他解释说,“从小说到电影大荧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小剧场话剧无论从投资还是制作都更加轻便。我们希望加强与豆瓣阅读的版权合作,也希望话剧可以成为大电影公司选择剧本的风向标。”
发布第三届征文大赛主题“类型之美,经验之谈”
借本次颁奖典礼的契机,豆瓣阅读主编范超然发布了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主题。范超然介绍道:“过去的两届比赛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作者的建议,这其中就包括希望可以细化组别,按类型评选作品。事实上,豆瓣阅读中作品的类型化是很明显的,比如第一届的首奖作品《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是爱情都市题材,优秀奖作品《刀王》为武侠题材,第二届的首奖作品《谋杀电视机》是黑色幽默题材。可以说,豆瓣阅读有大量作者在创作类型化的作品。除此之外,分类别评奖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公平。”
因此,第三届大赛主题确定为“类型之美、经验之谈”。小说组分为爱情、科幻、悬疑、武侠四个子主题;非虚构组则分为行业组和调查组两个组别,行业组侧重写作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思考,可以是行业故事,也可以对行业的梳理、思考;调查组则类似于新闻特稿写作,要求作者对某一领域做较为深入的调查,但作为创作比赛,希望参赛者的作品比新闻特稿更具文学性。第三届大赛的征稿时间、评选规则将在之后正式发布。
持续打造小说+非虚构的内容格局
活动现场,豆瓣阅读总监戴钦还介绍了征文大赛的缘起、过程和未来方向。豆瓣阅读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已经聚集了6000多位作者,涵盖了绝大部分当下活跃的华语青年作家,成为国内最具活力的自出版平台。大量优质读者的互动也使得豆瓣阅读的创作、阅读氛围非常融洽。
与其他原创平台不同,豆瓣阅读除了风格多样的小说作品外,侧重个人真实经验的非虚构作品同样受到读者青睐。为了鼓励作者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以及打造豆瓣阅读“小说+非虚构”的内容格局,豆瓣阅读从2013年8月份起连续举办了两届征文大赛。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设立非虚构组的征文比赛。在字数要求超过2万字的情况下,前两届比赛有接近5000人参赛,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征文大赛已经成为豆瓣阅读的重点品牌,并将持续举办下去。
活动花絮
花絮1:我们的奖杯是一只萌萌的小鸟,这是我们新的icon,它长这样:
http://ww1/large/942b94fdjw1er4xeae4z0j20zk0np42x.jpg
花絮2:当天活动的主持人是豆瓣知名用户、作家@这么远那么近
http://ww3/large/942b94fdjw1er4zogll3hj21kw11yqd7.jpg
花絮3:作家方悄悄的获奖作品《再见!谢谢你们的鱼》是受到了一个小组帖子的启发,这个帖子讲的是一个失业了好几年的姑娘重新努力地接触社会、去水族馆喂企鹅的真实经历。她在现场分享了自己最常逛的三个豆瓣小组,分别是:“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家里蹲自救同盟”、“孤寡人士中老年收尸送医互助”。大家也可以去逛逛这些小组,也许可以和方悄悄一样汲取到创作灵感哦。
http://ww1/large/942b94fdjw1er4xgx4jcoj20zk0nptb6.jpg
花絮4:以一曲《要死就要死在你手里》成名的民谣歌手@莫西子诗 担任了活动的特别嘉宾,除带来一段口弦表演以外,还演唱了新专辑《原野》里的彝语歌曲和《将城市拉回乡下去喂狗》。现场的观众直接被莫西子诗的现场功力震慑住啦,纷纷表示这段“现场突然撞进心里的歌声”让他们听得“头皮发麻”。原句援引,一点都没夸张哦。
http://ww4/large/942b94fdjw1er4xhfx2y0j21kw2dc4et.jpg花絮5:作家、网络红人@假苏更生 在现场接受了主持人这么远那么近的随机采访。主持人念了几条苏更生的朋友圈,发现她果然是作家届的段子手,不但长得美还特别擅于自黑!比如这条:“有人说,苏枕书、沈书枝和苏更生的区别是,前两位总是写文章,而苏更生总是发自拍。”好巧呀,苏枕书、沈书枝分别是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第一届和第二届非虚构组的首奖获得者,所以苏更生,你会来参加第三届征文大赛吗?
http://ww1/large/942b94fdjw1er4xiemq9mj218f0v049z.jpg
白马时光内容总监@何亚娟 :下午参加豆瓣举办的颁奖典礼,看到那么多作者还在真挚地热爱着写作这件事,内心充满感动。#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用本届获奖作者@方悄悄诺娃 的话与大家共勉:“不可放弃写作,即使在最沮丧的时候也要坚持下去。我深深相信,人生会有反转,关键在于拥有一意孤行的勇气,并将决定胜败的标准拿到自己手里。”
作家、第二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获得者@沈书枝 :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一天。感谢豆瓣阅读,还有今天一起的同学们,真实的你们都好可爱:)
编辑@王苏辛 :下午去了豆瓣阅读颁奖礼,最大的感触是,我还是更想当一个作者,而非编辑。不管是写什么吧,写就是一种踏实。就像做策划,我还是对选题单的热爱远大于一场天花乱坠的产品推介会。反正第三届征文比赛我是会参加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