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学习方法
(2022-03-13 17:52:37)
标签:
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转:
既要全力以赴,也要劳逸结合。
我说的全力以赴是指要有更清晰的规划与目标,要更善于反思,才能更精准地查漏补缺。二轮复习来临,你会发现很多科目在讲题或者讲课时都会比较简略的概括,甚至带过。此时如果你的一轮不够扎实,感受到这个部分有问题,那么请一定不要放过。找回你的书本,你以前的习题,或者你的一轮资料,自己去查漏补缺。但请不要过于焦虑,不要觉得:啊,我的漏洞怎么这么多?怎么像女娲补天一样?而是要以一种“补一个漏洞,掌握的知识就更加巩固,拿到的分就更加多”的加法思想来指导自己。同学们,补到就是赚到!当然对于小测或者考试中出现的漏洞也是如此。
(点评:有规划,努力补)
与此同时,希望你不要落下二轮老师的进度,老师希望你复习到什么程度?你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到什么程度?你每个阶段的小目标是什么?你是否每天都有详尽的计划?并且做好了复盘?说这么多,你们可能会觉得要做的事情好多,我好累呀。那就对了。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就是劳逸结合。
(点评:结合老师进度,不断反思自我)
一味地开夜车,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其实对于你的学习效率有着负面影响。当然,上课犯困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正常状态。你可以选择吃强劲的薄荷糖,涂风油精,早晨站着大声读书等各种方式来使自己清醒。你也可以在紧张的时间表中早起20分钟,挤出时间来跑步。在偶尔有宝贵的周末的时候,不用强迫自己继续学习,因为你已经紧绷很久了。你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要沉迷。你可以听音乐,写日记等多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指的是平日里压力大的时候。)
(点评:讲究科学,不开夜车,适度休息)
那这么多的事情,你拿什么坚持呢?我觉得我高三最好的状态就是将中大当做我的第一选择的时候。什么叫做第一选择?就是我周日下午可能心情会非常差,但是晚上可以一边流泪一边做数学考试,因为我觉得这个情绪他没有中大重要,所以我不会为了这样的事情而停止我向中大前进的步伐。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如此强大的信念,也许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有多想去那个学校?你是否会把那个学校的标签或者说一些标语贴在桌上来警示自己?
(点评:目标激励,保持信心)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知道此时的你们已经很累了,或者即将会很累。不妨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努力,互相督促。在你压力过大的时候,在你疲惫和丧的时候,在你迷失目标想懒惰的时候,他或她就像你的一根救命稻草,这样的高三没有那么难熬,反而会让你永远铭记。我说的是真心话,因为年纪尚小的你们真的很难在如此大的压力中,以个人的力量一直坚持。以我自身来说,我很幸运,我有一个这样的同桌陈晓桐。所以高考的结果是美好的,高三的回忆也是美好的。
(点评:独行快,众行远!同伴互助,达成共赢)
听闻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祝你们都拥有锦绣前程!
语文:
1.阅读作文报刊,积累时政热点,学习里面优秀的标题、论点、作文结构和句式结构。假期可到小红书上去查找优美而哲思性的句子,央视的文案值得熟记于心,如:《国家宝藏》、《你好生活》、撒贝宁语录、运动员解说词等等。
2.多运用结构性思维来强化选择题训练,尤其是论述文选择题。每次做题时都要画出文章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作者主观色彩强烈的句子,尽量保证选择题正确率为100%。
英语:
1.单词基础薄弱的同学要抓紧时间背诵单词短语,通过多读例句来记单词不失为一种加深印象的方法。
2.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做题量。建议每两天完成一套英语卷,完成后弄清每一处错误。若某类题型正确率太低,可以额外再训练一道此题型的题目。
物理:
1.复习错题集,把上个学期遗留的盲点及时解决。
2.巩固基础,扎稳脚跟。每天定时训练40-60分钟的物理题,学校发的二轮复习资料依然有效,不需额外再找太难的题目,万变不离其宗,摸清解题思路、知识点才是关键。一轮书也是很好的复习资料,可以抽时间将知识点和错题、难题再捋一捋。
化学:
1.基础弱的同学多背方程式、周期表、性质、用途等记忆性的东西,做到“背多分”。
2.进行选择题限时训练,20来分钟能够完成选择题。
3.总结考试答题套路,重点解决常考的中档题(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做做难题)。三段式计算、同分异构体、合成线路、溶度积计算、原理图象、产率或百分含量计算等等,其实多数都是中档题,只是很多同学平时重视不够,不够熟练,导致考试的时候没时间做或者做得匆忙而准确率不高。
政治:
1.背书最重要,每晚睡觉前按顺序背上一个知识点,记忆会强化不少。
2.在每次考试前(无论大小)将哲学的课程框架简单默一遍,弄清问题范围。
3.每两天训练一套选择题,做错的题目要找到知识点完完全全弄清楚并做好标注,力求正确率达到100%。另外,要对以往的错题进行及时复习回看。
4.主观题方面要多看老师给的解题复习资料,对条理不清晰的答案要进行自我调整,按答题模板来进行。另外,在正常题掌握良好的基础上,对偏题怪题也要有所涉猎,一定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
通过一模考试,可以自我诊断出备考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 学习状态:主要是诊断同学们是否全力以赴地复习;是否在聚精会神地备考;是否具备顽强的拼搏精神等;
2 时间分配:学习时间是否有效地利用?薄弱科目投入的时间是否足够?考场上答题时间的分配等;
3 卷面分析:主要看各类题型的失分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主观因素的失分情况等。
通过这以上的诊断,同学们就可摆脱成绩的干扰,将精力主要放在试卷与知识点本身上为下一阶段的复习与备考策略提供重要信息。
一模是一场自我PK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次竞争,其实到最后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 学科成绩的变化
学科成绩的变化反映出前一阶段你的复习状况。前一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这一次有没有解决?这一次考试又暴露出那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引发这些问题的?另外,学科的名次也是诊断你学习情况的相对值。
2 总分的变化
虽然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将目光只盯着成绩与排名,然而,总成绩的变化能够清楚反映出你的薄弱科目是哪个,这些科目又暴露出了哪些重要问题。
3 目标的制定
无论是某一科目的分值,还是总成绩分值,都能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并制定出更完善的科目学习目标以及未来时间的安排。
一模是一场积累性考试
尽管久经考场,但面临影响命运的高考,不少同学还是会惊慌失措。因此,一模让你积累考试经验,找到感觉,在未来的高考中碰到困难能够积极应对。
熟悉考试流程
与以往的考试相比,高考的考试流程会有不同之处。一般来说。考试前20分钟进场,调整心态;开考15分钟,迟到考生不能进入考场;离结束终了还有15分钟(英语考试前30分钟增加1次)监考教师提醒考生选择题答案的填涂。每一个流程的注意事项,都是非常重要。
考试时间分配
高考考场上,由于题目多、难度大、时间有限,因此,同学们需要在模拟考试中建立起自己的时间表。无论如何至少预留出10分钟时间进行检查。说到底,考试就是和时间赛跑。在保证解题正确率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解题速度。
考试心态
决定你高考成绩的有两大因素:实力与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心态会直接激发出你的潜在实力与发挥问题。然而调节心态,完全是一个个体问题,别人再怎么教,也需要转化成自己的行为。因此,每次模拟考试都学习、训练考场心态,适时进行调整。当在高考考场上,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就会按照模拟时的方案执行,这样,不至于手忙脚乱。
一模是一场明确未来方向的考试
无论是诊学练测,还是自我PK抑或经验积累,想要起到最终作用,还是看下一阶段的安排。一模考试的意义就在于对知识点、经验与教训的梳理与总结,同时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采取相应措施与安排,制定并调整下一阶段的计划。只有如此,才不枉费这一回的模拟考试,才会让考试“考得其所”。
所以,无论怎样的一次考试,经验的积累,都显得非常重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类似于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淡定从容。
一模,它只是一模,不是二模,更不是高考。但它提供了一面镜子,照别人,也照自己,但主要的是照自己。所以,一个人起点低不可怕,不学习、不反思、不领悟最可怕,因为如果是那样,多高的起点也会相对在别的前进中变低。所以一定要记住:沉舟侧畔千帆过,不管怎样,一模也是我们高考前很好的一次练兵,我们要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加油!
对基础相对薄弱、有偏科现象、或者要进行艺考(或体育生)的同学,这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测试机会。那么这几类考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备考呢,今天给孩子和家长们支几招。
基础薄弱考生
考生特点:
学习效率低,知识网络没有系统建立,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点与点之间没有串联成线。
考生对自身存在问题较为模糊,不清晰。跟不上学校的复习节奏,对老师讲的知识一知半解,又无法集中攻克。
如何复习:
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多,距离一模的时间更短,所以复习时就必须讲求效率和方法,不能再盲目刷题。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尤其是需要根据之前的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找出自己每个科目存在的几大关键性问题(最需要提高或最薄弱的地方等),进行针对性复习,而不是全抓。
考生可以整理出自己每天可利用的时间,给自己做一个时间安排表,以天为单位,合理分配学习、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逐一攻克。
在考高考前,必要时可不根据学校的复习计划走,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严重偏科考生
考生特点:
在现阶段依然偏科的孩子,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如果再从根源上重新梳理,慢慢引导他重新爱上这一科目,恐怕是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完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偏科就没办法了。
如何复习:
那么偏科的孩子该如何复习呢?抓基础,抓基础,抓基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无论对于强科还是弱科来讲,能够将基础抓住,都能够避免很大程度的失分。避免失分,对于弱科来讲,尤为重要!
因为在中上等题目和拔高题目拿分的概率要低很多,但是在高考考试中,基础题的比例占比是70%,能够将这些分数都拿到手,基本弱科就不会给考生拉分。这也是短期内最快、考生也最容易做到的。
因此,偏科考生在考试前,应该将基础题部分,自己完全掌握的题型和掌握不太好的题型进行分类,主攻未熟练掌握的题型。
至于中等题和难题,能够拿分的部分尽量拿分,如果实在无法拿分,也不必死磕。让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不失分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艺考、体育生
考生特点:
大部分艺考生和体育考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艺术课和体育项目训练占据考生80%以上时间,复习文化课时间较少;相对于普通考生来讲,缺少大量系统的训练。对自身文化课学习情况,缺少清晰的了解,知识体系架构没有建立,对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如何复习:
现阶段,艺考生和体育生需要集中复习文化课。
首先,考生要明确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无论是自己诊断还是请老师帮忙诊断,必须要了解自己目前的强项和弱项在哪,进行学习情况的整体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而不是盲目的根据学校的复习进度走。
一模考试就是一次很好的检测机会,在备考一模时,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科目和模块入手,进行复习。同时将自己的弱科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摘出来,进行分类,将能够拿分的模块进行重点攻克复习。
一模考试后,可结合考试再进一步调整和规划,重新划定重点模块,进行系统集中复习。
形成知识点—模块梳理—网状化梳理这样一套复习流程。当复习不再漫无目的,学习才能高效。同时,如果有专职老师教学,再配合讲测结合,就更加能够事半功倍。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明确目标和自身定位,让自己能拿到的分数不丢分,善于用试卷和试题来考验自己,一模和高考定能考出预期甚至更好的成绩。
尖子生注重思路提高效率
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优等生,不要总觉得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太浅了,必须意识到老师的授课并不是鸡肋,因为高三各科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考生准备的题目都是精心超然客公众号研究和挑选的。尖子生一方面要认真听,同时又要突破听,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效率。
另外,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是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较牢固,有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错误;因此建议尖子生注重总结平时的错题,查漏补缺。
中等生排解压力重在突破
在高三上学期,中等生还没有意识到高考的紧迫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平时在老师眼里不是备受关注的,这对中等生来说,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随着高考的临近,他们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出现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加以调整,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
在学习方法上,他们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强化记忆,重点突破,同时淡化怪题、难题、偏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做题训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
后进生精选精练讲究策略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高考,与其说是和其他考生对垒,不如说是和知识对垒,和自己对垒。而对垒中,胜利的最首要条件就是自信。然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有就是:复习要精选精练,讲究策略。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同时,知道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丢分较多,侧重这方面的补习,实现自我突破。
偏科生讲究均衡增强补弱
对于偏科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弱科目的恐惧。
偏科生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在巩固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倘若理科强文科弱,那么可采用不再大量操练,每天只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超然客公众号持解题状态,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提高这种长线科目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那么在冲刺阶段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而是要多做些典型题型,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后再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