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八单元 找规律 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2-05-31 07:43:56)
标签: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反思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第八单元
单元内容:教科书第88~92页。
单元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旗和彩灯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排列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单元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单元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单元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法学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形,圆纸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八单元
教学内容: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科书88~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六一儿童节来了,小朋友们开始布置教室,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1、把彩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教室,小朋友们还用小花和灯笼来布置教室呢!(出示88页主题图)
(1)仔细看图,你发现有规律地排列了吗?小组间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的练习。
板书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2、夏天来了,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发芽了、小草坪也绿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示校园图),你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了吗?
同学们发现了校园里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有规律地排列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多么漂亮!同学们,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保护它,不随意踩踏小草、不随手扔纸片和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欣赏到学校的美景了!
二、联系实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想一想:你的身边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有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4、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排列,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图片)谁来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小精灵悄悄地对我说: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只要大家能通过“智力闯关”,就能得到数学王国的通行证了。这个关我们闯不闯?(出示题目)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例3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紧接着又设计了“找、涂、摆”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搭建探究平台,刺激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如在共同完成例2例3时让学生同桌两人分工,每人完成一题后,再相互检查,学生却是两题都做好了才共同检查,这样浪费了不少时间;再者在涂色过程中,更是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学生拿出彩笔慢,又花了较多时间去找所需彩笔的颜色,导致设计中的部分环节不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学内容: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教科书9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棒、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探索新知:
例4、学生讨论,怎样摆
例5、出示挂图
例6
1、
(1) 学生小组活动。
(2) 汇报交流。
2、动手创造:
(1)利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注意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2)学生活动。
(3) 小组交流。
(4) 选派小组全班汇报交流。
(5)完成做一做。
5
三、课堂作业设计
四、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1、
2、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这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应对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我显得有点无所适从,教师个人的课堂机智要提高,如:从图形抽象出数字时,学生没答到要点上,而我也没能予以机智地引导,有点着急似乎自问自答。
我想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会发现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把握课堂。
教学内容:教科书9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不仅探索了有关图形的规律,而且还探索了有关数字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
5
3
(1) 小组合作学习例7,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2) 学生小组活动。
(3) 汇报交流:第1组都是加5,第2组都是加3。
(3) 汇报交流:第1组都是加5,第2组都是加3。
2、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四、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其他有规律的数字排列。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数的排列规律,第一行数相邻两数的差是相等它们的差有的是1,有的是3或者5,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第行数相邻两数之间的差,从而找出规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对学生的关注还是太少,捕捉学生信息的能力还不够。我关注的是学生能让我尽快达到教学目标的回答,对那些另类的回答往往是一带而过或是忽视不管。数字规律,相对图形来说,更抽象,更难找。我在教学的时候却受了个别思维较好的学生影响,以为学生都能做出来,并没有重点讲解。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应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规律,从一组的前面后面探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