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速是从常数算出来的,没有参照系的事”吗?

(2021-03-30 20:00:39)
标签:

运动的相对性

光速不变

惯性系

以太

引力场

分类: 理论物理

§5.3 “光速是从常数算出来的,没有参照系的事”吗?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一个能完美描述电磁学基本定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了无数实验的验证!

北大赵凯华教授主编的《电磁学》告诉我们: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直接推导出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即真空中的光速)c =1/(ε0μ0),其中的真空电容率ε0和真空磁导率μ0均是基本物理常量。因此,c 只与电磁学公式中的比例系数ε0μ0有关,是一个普适常量[7]

20201231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一场高级别的演讲会,物理所的曹则贤研究员在该演讲会上作了《什么是相对论》的权威演讲:如果光也是电磁波的话,这个速度就成问题了,因为…… 当我们谈论速度的时候,始终都会说相对于什么,速度是多少。但是我这地方[]的速度是从两个常数算过来的,没有参照系的事…… 光速一定要作为一个特殊对象另外理解,我再提醒大家,光速最要命的地方是,它没有参照物[8] 

曹则贤研究员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表面看来,“光速”确实“没有参照物” —— 直接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经过一番纯数学的推演之后,得到了光速c =1/(ε0μ0),其中ε0μ0均是普适的“常数”,整个过程没有预设任何物理上的东西,也没有预设任何参考系!由此得到的光速,当然就没有参照系的事

然而,爱因斯坦却认为:“光速恒定原理只有对于一个惯性系才是有效的”![9]

中科院黄祖洽院士也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从两条普遍的原理出发:第一条是相对性原理,即在任意惯性系中任何物理定律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第二条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测量的结果都相同。 [10] 

这很明确,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的参照系就是惯性参考系!而不是没有参照系

那么,是爱因斯坦错了,还是曹则贤错了呢?

其实,仔细追查一下这个真空电容率(即真空介电常量)ε0的来历,不难发现,ε0 其实是隐含着“参考系”的!

北大赵凯华教授主编的《电磁学》告诉我们,根据库伦定律 —— F = k·q1q2/r2,其“比例系数k的数值要通过实验测定。在MKSA单位制中,将k写成k = 1/(4πε0)”![7]  这当然意味着ε0的值其实也是通过实验测得的!而不是单纯用数学手段推算出来的!

美国D·哈里德和R·瑞斯尼克的《物理学》也告诉我们: ε0的值是由测量所得的,而且,实际上这个值不是直接根据库伦定律的表达式测得的,而是用等效的但较为间接的方法测得的[11]

既然ε0 的值通过“实验”测得的,那么ε0 的值就一定与该“实验”所隐含参考系有关!只是大家一时没能找到这个参考系罢了。  ( 这让人想起了—— 牛顿终身找不到水桶实验的参考系! )

而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光速参考系当然是惯性系

无论怎么说,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比曹则贤的那个观点——光速参照系无关——靠谱多了! 因为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至少没有违背“运动的相对性”!

问题是,谁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惯性系”,爱因斯坦在1938年更是雄辩地论证了“惯性系”概念只是一个循环定义的虚构  料想, 这应该是曹则贤断言光速参照系无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幸的是,笔者在第四章已雄辩地论证了,“牛顿水桶实验”的“特选参考系——绝对处所,其实就是实在的“引力场”,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以太” 在§5.2小节更雄辩地论证了,牛顿以太、光以太、引力以太,都是实在的“引力场”

可见,光速的特选参考系与牛顿力学的特选参考系一样,就是引力场这个以太,而不是惯性系

据此可以推断,在不同“引力势”的“引力场”中进行测定,将会测得不同的ε0 的值

这也就意味着,在不同“引力势”的“引力场”中,应该会有不同的“光速”!

令人高兴的是,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的弯曲现象,以及水星、金星与火星的雷达回波的延迟现象[12] 证实了“光速”并非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与“引力势”相关的“变量”!

因此,曹则贤研究员的那个权威观点:“光速是从两个常数算过来的,没有参照系的事”,显然是个误解

 

第五章参考文献

 

[7] 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7117

[8] 曹则贤,什么是相对论[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602022795646715

[9]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杨润殷 译,1964118

[10] 黄祖洽,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3435

[11] D.哈里德、R.瑞斯尼克,物理学(第二卷,第一册)[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