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我们该做些什么?

(2014-05-09 09:58:35)
标签:

背着

重病

菜市场

中国传统

大学问

育儿

分类: 好文章来分享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各位小读者不要忘记对妈妈说我爱你哟。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现在过的母亲节是西方的节日,它把每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定为母亲节。那么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母亲节吗?其实是有的!从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是一个特别尊重母亲,讲究孝道的国家。

大家还记得孟子吗,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学问家和大思想家。我们曾经在以前的博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告诉你错啦》中讲过“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的故事,正是在孟子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最终成为了被人传颂了几千年的大学问家。所以后来有人提议,把孟子的妈妈、也就是孟母的生日定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节。

除了孟母的故事,从古至今,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歌颂妈妈的小故事。有一部书,被称为古代最流行的少儿读物,《哈利波特》和它相比可差远啦!它诞生于清朝,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背诵它,它就叫《弟子规》。今天小编就给小读者们说一段《弟子规》中讲“孝顺”的内容。先上原文,大家可以跟着一起读下来哦: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现在我们在家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http://s10/mw690/002I4RC7gy6IJI3qO6t79&690

作者:王欢

版本:东方出版社

延伸阅读:

小欢的《三字经》

小欢的《论语》

小欢的《孟子》

小欢的《老子》

小欢的《大学》《中庸》

http://s7/mw690/002I4RC7gy6IJI6SY18a6&690

扫描二维码

或搜索公共账号

dftmh11

关注@东方童萌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