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小领导”

标签:
幼儿园习惯社会性品格育儿 |
在幼儿园中,总会有一些孩子,往往能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他们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能有自己的主见,不经意间就在活动中负责一些事情。而且,他们能主动发起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担任“领导”和“指挥”角色。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孩子的“领导力”,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想具备领导力,需要较高的自信、聪明的应变、灵活的社交、综合的分析、准确的安排、强烈的好胜心,以及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领导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当一个孩子拥有其中的几项,必然会在同龄孩子显现出来,使同伴对其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和佩服感。我家的两个小孩基本属于多血型,易于适应环境,情绪愉快、喜欢探索,能主动交往。虽然如此,家里人也没有刻意追求孩子的领导力,但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反馈,感觉这两个还是有潜质的,但仔细回想一下,大家并没有教两个孩子什么,也许,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习了。
http://s14/mw690/94087b6ft015aa452840d&690
我总结了家里小孩生活中的几个例子,某个角度看算是在实践着领导力的养成吧。
自信方向
我经常“求”孩子帮忙,都是生活中极小的事情。例如“乖,帮小姨拿支笔去。”任务简单,容易完成。后来又有诸如:“小姨不会折纸鹤,你帮我试试看”这类难度较高的问题,尽管对孩子有一点点“挑战”,但成功几率也不算低,由此增强了孩子做事的自信心,他自己知道自己“我能行”。记住,一定要有挫折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同理即使孩子挑战失败了,也要大力地鼓励他们。
《跳跳童话:我能做好吗?》
http://s10/mw690/94087b6ftcef73e060919&690
社交方向
这也是我无意发现的例子。在我们家,吃的东西是分享的,每个人都有。所以有一天幼儿园放学,孩子们把一包山楂片拆开,分给旁边的几个小朋友,结果对方不是给他们糖就是给其他零食。自此,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发”东西,我想他们可能是明白,自己的东西,是可以换来其他想要的东西。或是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其实,只要孩子明白,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其社交能力就不会低。
《跳跳童话:热心肠齐齐》
http://s4/mw690/94087b6ftcef73df4bc83&690
准确的安排方向
这其实就是你为孩子提供一些担任领导角色的机会。比如开一个玩偶的聚会,重演整个聚会的安排。在实际生活中,拿碗筷、安排座位,都由孩子来定。这些都是孩子非常愿意做的,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需要听她指挥。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例子也很多,本着你听孩子的安排就可以。
《跳跳童话:有规划的小花豹》
http://s12/mw690/94087b6ftcef73e135b3b&690
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在家庭中,通过生活锻炼获得的。作为家长,应该积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让孩子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