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童书馆
东方童书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3
  • 关注人气:1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孩子爱不释手的:小欢的《弟子规》

(2012-10-11 10:31:08)
标签:

转载

孩子喜欢是王道!《小欢的弟子规》

  在今年暑假轶爸在家教宝贝轶学习三字经,宝贝轶也能背一些了,但是感觉不是太感兴趣!今天收到了《小欢的<弟子规>》,宝贝轶一看见这本书,马上从我的手中抢过去,就开始看起来,以前还没看过漫画的她,今天让她过瘾了,看上了连饭都不肯吃了,真是爱不释手啊!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方面让孩子喜欢上这本书的原因:

  1、这本书是作者王欢用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的四格漫画的形式对《弟子规》做的精彩解读。

    2、图中有小欢及家人的精彩对话,这是让孩子一看就懂的语言。让孩子更加明白其中的含义。

    3、书的印刷色彩鲜艳,孩子最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书也不例外。而且书的纸张也特别好!
http://s12/middle/88db0b1ftcaa4c16e089b&690

http://s14/middle/88db0b1ft7aaa1372e3cd&690

http://s11/middle/88db0b1ftcaa4cf5180aa&690

http://s13/middle/88db0b1ftcaa4b9bddd8c&690

http://s16/middle/88db0b1ftca6c760b9d3f&690
 
  《弟子规》“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社会大众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它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http://s11/middle/88db0b1ft7aaa156beb4a&690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我个人时间观念非常强,如果和别人约好了,我是肯定不会迟到的,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有一个故事: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http://s7/middle/88db0b1ftcaa50e42bce6&690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点宝贝轶做得还比较好,有一次,宝贝轶爸身体不舒服,宝贝轶在旁边问寒问暖,爸爸:“你哪里不舒服啊!,爸爸:我给你倒杯水吧,爸爸:你吃点维生素吧!”呵呵,宝贝轶还挺会关心人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4/middle/88db0b1ft7aaa1b38e5b3&690
   "宽转弯,勿触棱",这件事宝贝轶做得不是很好,经常大大咧咧的,走路也不看,经常摔跤,希望宝贝轶能吸取教训哦!


http://s16/middle/88db0b1ftcaa515da711f&690

http://s6/middle/88db0b1ft7aaa1c2c98c5&690

http://s6/middle/88db0b1ft7aaa1c4d0355&690

http://s14/middle/88db0b1ftca6c80a9a1ad&690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这点宝贝轶做得不太好,经常我们喊她,或者让她做某件事,她就是不应你,昨天她自已看到这页时,对我默默地笑了,也许这本书会让她理解什么叫做"父母呼,应勿缓".也希望她有所改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在这对小欢的《弟子规》提出一点小建议:由于《弟子规》内容有些字这比较复杂,小朋友不认识,如果能在弟子规的内容(不是解读)加上拼音标注的话,那样也可以给那些认识拼音的孩子(甚至家长)多一个学习新字的机会!谢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