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生活中可以随处可见的《弟子规》

标签:
转载 |
《小欢的<弟子规>》,让我重新认识了孩子心中想要学习的弟子规,我看过很多版本,也试图想买一本容易让宝宝乐于接受的版本,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真的非常感谢作者王欢,嘻嘻,作者的名子如同造型一样的有个性---“扎辫子的胡子”。胡子很牛哦,真如其名,所以想法也很特别,居然可以想到用四格漫画的形式对古典文学《弟子规》进行精彩解读,这部《小欢的弟子规》摒弃了很多同类作品中大篇幅的说教和文字说明,而是用很生活化的语句教导孩子,幽默易读。这可是和我们小时所认识的弟子规不一样哦,对你有一直一直读下去的诱惑。
http://s9/middle/8440e20dtcb768a796198&690
《小欢的弟子规》在书中围绕着小欢和他的爸爸——扎辫子的胡子、妈妈mono三者的生活经历及趣闻趣事,告诉我们《弟子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从开篇就讲到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大家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不愧是很多家长都乐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蒙学课本。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儿时,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进行不准确的翻译和解释,只会让孩子错解或片面了记住其中的道理。而《小欢的弟子规》是用在生活中对人、做事、礼仪等方面的原则问题进行举例说明,通过作者自己对《弟子规》内容的领悟,而将其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说。易于学习、记忆。
http://s2/middle/8440e20dtcb768a947801&69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先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
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
http://s1/middle/8440e20dtcb768aa3f390&690
http://s10/middle/8440e20dtcb769ce25029&690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于这个现代社会很多家庭中六个大人养一个孩子的现状都把孙子当成了“爷爷”,在这里也要从小教导孩子,不论吃饭的时候,琮是走路或坐下的时候,都要长辈在先,晚辈在后。书中在画面里进行了非常准确的描绘,一目了然。
http://s10/middle/8440e20dtcb768ac23fc9&690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帮着他们来做,以至于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在这里通过画面和漫画告诉孩子,自己脱下来的帽子、衣服等等,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可以到处乱丢,这样很容易会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