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一豆一菩提
说起豆豆与《弟子规》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记得豆豆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曾经买了一本《弟子规》,念给豆豆听。后来,还从网上找到《弟子规》的儿童诵读版,从豆豆在我肚子里一直听到现在。如今,豆豆虽然才20个月,可磨耳朵的时间,比她的年龄还长了,(*^__^*)
嘻嘻……
因为豆豆才20个月,整句整句的话都还不会说呢,所以,我也不知道豆豆对《弟子规》有什么印象。但是,当豆豆看到这本书时,豆豆很喜欢模仿小欢的一家,把两只小手举得高高的。豆豆这个年龄段,正是好奇心很大、喜欢模仿的时候。
http://s14/middle/881dd0eagca7199ccc69d&690
小欢的<弟子规>》是作者用四格漫画的形式对古典文学《弟子规》做的精彩解读,和其他同类书不同的是,本书采用了漫画的形式,生动直观,幽默易读。书中围绕着小欢和他的爸爸——扎辫子的胡子、妈妈mono三者的生活经历及趣闻趣事,告诉我们《弟子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成年人每天都会面对做人、礼仪、原则问题,合理处理这些问题离不开孩童时期心中定下的行为规范准则。这本书的漫画形式一定会让孩子乐于阅读,接受多次阅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现在,只要妈妈一问:豆豆,小欢的手怎么举的?豆豆就会把一只脚曲起来,两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模仿小欢。
http://s12/middle/881dd0eagca719d094acb&690妈妈,我学得像吗?
妈妈再问:豆豆,小欢怎么给爸爸敲背的?你帮妈妈敲一下好不好?豆豆听了,就会笑嘻嘻地跑到我身后,伸出小手,在我背上敲敲。
http://s9/middle/881dd0eagca71ad11dd88&690阿姨,我给你敲敲背
如果妈妈问:豆豆,小欢在写字呢,你会不会写字啊?豆豆听了,拿起墙角放的大毛笔(笔头是海绵做的,现在运河广场上很流行,很多人用它来练字呢,豆豆看到也要,于是买了一根回来,哈哈,是超大号的毛笔哦!),让我蘸点水,在地上乱涂乱画,可开心了。
http://s7/middle/881dd0eagca71a7fc5ec6&690我是练字小子
每次读《弟子规》,都会感叹,《弟子规》讲述的都是些通俗易懂、也是最起码的准则,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我们的人生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可是,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太难了。
比如,“居有常”告诉我们,起居生活要有规律。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要早睡早起,可因为忙于应酬、忙于嘻戏,大多数人都要在11点,甚至12点以后才睡。
在少林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我曾经把我的QQ签名改成“11点前睡觉,你做到了吗?”结果,有很多人留言,说做不到,有的说,我每天都是凌晨才睡,因为习惯了。突然很怀念起农村的生活来,在老家,晚上八九点钟后,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人了,到十点左右,基本上都熄灯睡觉了。早上,六点多,大家就陆陆续续起来干活了。这样早睡早起的生活,似乎离我们很远了。
在我家,有三个版本的《弟子规》,第一本是我在孕期买的,和《三字经》连在一起的,有注音、有插图、有解释,还有一本是育心的,大字注音,没有任何插图。小欢的《弟子规》是第三本。
我觉得,三本书各有千秋,目前,市面上见得最多的应该是第一本,这本书适合大人讲给小孩听。
第二本,育心的,是纯文字的,据说,这家不主张用插图的形式喧宾夺主,听来似乎有些道理,反正见仁见智嘛。
http://s15/middle/881dd0eag7aa4f87a3a9e&690豆豆在看育心的《弟子规》
小欢的《弟子规》,比较适合我们豆豆看,在她这个年龄段,对图画的兴趣,远远大于文字。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每个方面都用形象直观的图片进行了阐释。我相信,豆豆对这本书的兴趣会越来越大,小欢的《弟子规》会帮助豆豆学会这些基本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