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水仙在中国

欧洲水仙在中国
蔡曾煜
一、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
图-1 五代 黄居寀《水仙图》
水仙在中国的这个种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在宋代出现了重瓣花。最早有记录的是杨万里(1127-1206)诗《詠千叶水仙花》“薤叶葱根两不差,重蕤风味独清嘉。台琖元非千叶种,丰容要是小莲花。向来山谷相看日,知是他家是当家。”明代重瓣水仙取名为“玉玲珑”,苏州画家仇英(1506-1557)一幅《蜡梅水仙图》(图2),生动的表达出中国水仙的金盏银台与玉玲珑两个不同品种。玉玲珑是出于金盏银台的变异,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莳养的一盆水仙中,在一支花葶上同时出现金盏银台与玉玲珑两种花形,可以证实这一变异过程。(图3)
图-2 明 仇英《蜡梅水仙图》中的玉玲珑
图3--中国水仙花的变异
图4-天竺葵(Geranium)
二、欧洲水仙的园艺分类与栽培种
水仙由于经过长期的反复自然杂交与人工杂交,其原种的亲缘关系目前较难搞清,通常植物学家仅根据水仙的形态、习性与细胞染色体数进行人为分类。英国分为11个类群,德国分为6类,日本分为16类。国际上通常以英国的园艺分类为通用标准,即:
(1)喇叭水仙群;
(4)重瓣水仙群;
(7)黄水仙群;
(10)原种及野生变种和杂种;
常见的主要栽培种有:
1、喇叭水仙 ( N.psendo-narcissus )
又名洋水仙、漏斗水仙、黄水仙。花单生,黄色或淡黄色,大型,花径约5cm,稍具香气。副冠钟形至喇叭形,与花被片等长或稍长,边缘具不规则齿牙和皱折,冠径约3cm。花期3-4月。有许多变种与园艺品种(图5)。染色体2n=14,15,20,22,30。这个品种群易感根腐病,留种较困难。
图5-喇叭水仙栽培品种
2、红口水仙 ( N.Poeticus )
又名红水仙。原产西班牙,叶4枚。花葶高30cm以上,着花1-2朵。花筒圆形,绿白色,有香味。花径4.3-6.8cm,花被片大,纯白色,基部略带黄色,副冠平,圆盘状,宽1.5cm,边缘有大波纹,鲜红色。花期4月(图6)。染色体2n=14,21,28。红口水仙栽培种的抗病性比喇叭水仙好些,但仍易退化。
图6-红口水仙栽培品种
3、仙客来水仙 ( N.cyclamineus )
植株矮小。鳞茎球状,小。叶狭,线状,叶背隆起呈龙骨状。花黄色,2-3朵聚生,花径1.5cm,小而下垂或侧向开放。花冠筒短,花被片自基部极度向后反卷,似仙客来花形而得名。副冠与花被片等长,鲜黄色(图7)。花期2-3月。染色体2n=14。生长势一般,有退化现象。
图7-仙客来水仙栽培种
4、多花水仙 ( N.tazatla )
又名法国水仙。开花植株具叶4-6枚,花茎自叶丛中抽出,一茎多花,伞形花序,每葶着花3-15朵,花冠与副冠通常为两种颜色,花被片倒卵形白色,副冠杯状黄色。也有许多花被片黄色的品种与重瓣品种(图8)。中国水仙 ( N.tazatla
图8-多花水仙栽培品种
近年进口欧洲水仙中的多花水仙,我们种植的品种天竺葵(Narcissus tazetta
图9-多花水仙-银铃
5、明星水仙 ( N. incomparabilis )
又名皇冠水仙、橙黄水仙。为喇叭水仙与红口水仙的杂交种。花葶有棱,与叶同高。花黄色或白色,单生,一茎开花一朵,平展或下垂,花径5-5.5cm。花冠筒的喉部略扩展,绿色。花被裂片狭卵形,端尖。副冠倒圆锥形,边缘皱折,为花被片长之半,与花被片同色或异色。花期4月。染色体2n=21。有不少切花栽培品种,花茎高达35-45cm左右。
图10-明星水仙栽培种
6、丁香水仙 ( N. jonquilla )
又名长寿花,黄水仙,灯草水仙。鳞茎小,周径6-9cm。植株矮小,叶2-4枚,狭线形,横断面呈半圆形,长20-30厘米,宽3-6毫米。花葶一茎数花,2-6朵,花高脚碟状,花径2.5cm,花被片与副冠均黄色,副冠短小,长不及花被的一半。花被管纤细,圆筒状,芳香,花期4月。染色体2n=14,28。《中国植物志》(1985)记载水仙属三个种,除水仙(中国水仙)外,只有从欧洲引进作观赏栽培的仅黄水仙(喇叭水仙)、长寿花(丁香水仙)二个种。(图11)
图11-丁香水仙
三、欧洲水仙生育习性
欧洲水仙为秋植球根,在长江下游地区露地种植,8-9月鳞茎基部的根系开始恢复生长,12月前后发叶,3-4月开花,花后是新鳞茎生长的主要发育期,6月地上部的叶枯萎,鳞茎休眠越夏。
水仙的鳞茎类型,是属于非更新型鳞茎,当年种植的新球,第二年在生长过程中母球不会消亡。组成鳞茎的鳞片,一般有3年寿命,因此一个鳞茎球实际由1-3年,三个不同年龄段的鳞片组成。水仙鳞茎内的生长点,在每个生长周期内,大概能生成6-7枚叶,其中最初生长的1-3枚叶,为不完全叶,只具叶鞘不具叶片。后生长成的4-5枚叶,为完全叶,叶片部分抽出鳞茎成为同化叶,这两类叶片的叶鞘部分,都能贮藏养分而形成肥厚的鳞片,共同组成新的鳞茎。一个成熟的鳞茎,应该包括当年发育的第一世代鳞片,与上年发育的第二世代鳞片,而前年形成的第三世代鳞片,一部分成为主鳞茎的外围鳞片,或者因侧芽的发育,成为外层的干鳞片。(图13)
图13-水仙鳞茎鳞片的组成
欧洲水仙的花芽分化,通常在休眠期完成,分化始期比中国水仙早,有的类型与品种如喇叭水仙,在5月中下旬,鳞茎发育后期顶芽已进入花芽创始期。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也较长,有报告报导喇叭水仙要到8月底、9月初才完成雌、雄蕊的分化。也有许多品种在8月已完成花芽分化(图14)。水仙花芽的成熟到开花还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期。欧洲水仙的促成栽培,应该在种球完成花芽分化后,用8-10低温处理50-60天,然后进入15-20的适宜栽培环境。
图14-8月上旬欧洲水仙鳞茎内花芽发育
欧洲水仙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其耐寒力比中国水仙强。在华北地区,球根可以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性强,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为最好。
四、欧洲水仙在园林与家庭种植
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种球可以连年开花,一般周径在8-10左右的小球都会有花;除了有些品种病害比较严重,种球容易腐烂外,退化状况比其他球根花卉轻。欧洲水仙适宜在园林绿地中的花坛、花境、水际、湿地布景。并可在疏林地,作林下多年生景观栽培,家庭种植除盆栽外,也可用于小庭院作多年生地栽。欧洲水仙通常的繁殖系数为1:2-3,有些品种可达1:5-6。除三倍体品种不能结籽外,有些品种还能结种。种子成熟采收后,可于秋季播种,早春出苗,连续培养几年,亦可形成开花鳞茎。现将有关园林绿化、家庭种植与留种等问题,作一些简介,请大家共同探讨。
1、种球选购
图15-欧洲水仙重瓣花“品种
图16-欧洲水仙单瓣花与小花品种
图17-“塔西堤”绿地长势
图18-“小矮人”盆栽
2.栽植时期
3.覆土深度
4.露地种植的种球更新期
5.解决休眠期园林景观的方法
图19-欧洲水仙与凹叶景天复种
图20-凹叶景天在水仙谢后的地面生态
图21-欧洲水仙叶枯后复种的垂盆草地面生态
6.露地栽植密度
7.庭院种植
图22-欧洲水仙水际种植效果
8.盆栽
图23-欧洲水仙盆栽
9.水培
10、插花
图25-欧洲水仙插花
图26-欧洲水仙的果实与种子
欧洲水仙的常规留种,主要利用母球增生的子球分植,每年用子球更新,有利防止退化。为了增加子球量,可以试用切伤母球鳞茎盘的方法,促进鳞片基部的隐芽与不定芽萌发。一般可在9-10月在老鳞茎种植前,先将基部的残根与老茎盘切除,然后对鳞茎盘部位,进行米字形或十字形纵切,切口深1-1.5cm,放置5-7天,待愈伤后种植。这个方法笔者在朱顶红、风信子上应用都有较好效果,水仙同样可以应用。笔者曾在8月观察花芽分化,将鳞茎纵剖后废弃在桌旁,10月鳞片干枯,但已出现多个新芽。同时发现鳞茎盘受到创伤的种球,贮藏期在伤口也促发生多个不定芽发生,长成小球(图27)。
图27-欧洲水仙鳞茎盘上的子球
苏州老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