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苏州花卉画对考证园林花卉史的意义
明代苏州经济繁荣,人文会萃,在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出现一批以沈周为首的画家,他们的画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取代了当时画坛上宫廷画派的主导
《鸢尾•有髯鸢尾•德国鸢尾》补文
蔡曾煜
一、关于鸢尾
我国原有的水仙,据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803-863年)撰写的《酉阳杂俎》《卷十八·广动植之三》,记谓:“捺祇,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如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与荞麦相类,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拂林国及国内贵人皆用之”。这里所记述的“捺祇”是指水仙,段成式所描述的性状与水仙相同,而且“捺祇”的读音与波斯语中水仙的名称Nargi,阿拉伯语的
欧洲水仙在中国
蔡曾煜
一、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
美人蕉的栽培种及其性状与应用
蔡曾煜
一、美人蕉的栽培种
水生常绿的路易斯安娜鸢尾
蔡曾煜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原产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60年代前后,又在野生资源发掘与育种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已出现许多新的园艺栽培种,经登录的品种超过100个,1973年还登录了第一个四倍体品种,美国设有路易斯安娜鸢尾的专业公司。90年代初有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上海植物园,赠送了路易斯安娜鸢尾的种苗。由于其花形优美,色彩极为丰富(图1、图2),又耐湿,又
激情奔放的火炬花
蔡曾煜
二、花菖蒲的繁殖与管理
花菖蒲是一个长期进行品种间或种间反复杂交的园艺栽培种,同时自然杂交机例也高,因此种子繁殖的后代会出现很多变异。笔者数年前仅从深蓝紫、堇色、白色三棵纯色单株上取得数百粒种子,而后来用这3株植株的种子播种,却出现数十种不同花色、不同花形的变异,附图都是这三株的后代(图18、图19、图20
一、花菖蒲的生育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