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常绿的路易斯安娜鸢尾(插图稿)

水生常绿的路易斯安娜鸢尾
蔡曾煜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原产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60年代前后,又在野生资源发掘与育种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已出现许多新的园艺栽培种,经登录的品种超过100个,1973年还登录了第一个四倍体品种,美国设有路易斯安娜鸢尾的专业公司。90年代初有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上海植物园,赠送了路易斯安娜鸢尾的种苗。由于其花形优美,色彩极为丰富(图1、图2),又耐湿,又能在冬季保持叶色翠绿(图3),是长江中下游湿地绿化植物资源中,极其稀少的一种水生花卉,近年国内开始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路易斯安娜鸢尾的原种
路易斯安娜鸢尾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佛罗里达州等墨西哥海湾地区,以及密西西比河三角州流域的沼泽地,是一个天然杂种(图4)。
图4-路易斯安娜鸢尾的原产地

在鸢尾属的分类中路易斯安娜鸢尾归于无髯鸢尾亚组(subsection
图5-
路易斯安娜鸢尾果实的六棱

路易斯安娜鸢尾在长江下游地区,冬季能耐零下5低温。江、浙、沪一带地理纬度及气候状况,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相仿,在湿地绿化中推广应该没有问题。而路易斯安娜鸢尾的原生种,还来自美国北纬35度至40度的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伊利诺斯州,因此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能否北移到淮河流域,或再向北推到黄河流域,可以再做一些种植试验。
路易斯安娜鸢尾植株高80左右。地下具有扁圆形棍棒状的根茎,根茎长度与品种特性相关,一般约长30,粗度直径在2左右。具12-20个节,每节都能长出具有吸收功能的新根,并有芽。新根茎发生于开花后的植株基部数芽(图10),生长具有顶端优势,先端1-3个芽秋季萌发成新株,单株发叶量超过4片,第二年一般都能开花。根茎的中下部芽多数为休眠芽,当顶芽受伤,生长受阻,这部分芽大都具萌芽能力。根茎的寿命为一年。
图10-路易斯安娜鸢尾花后新根茎的生长

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花芽分化与个体的营养叶面积相关,现在看到越冬植株,叶片少于4片,开春后多数不见花序发育。开花植株有基生叶5片左右,花茎伸长后,长出茎生叶3-5片,顶芽与茎生叶的叶腋孕花,单生,共4-6朵。单花寿命2-3天,花序花期12-15天(图11)。
图11-路易斯安娜鸢尾的基生叶与花序

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花,有外花被(垂瓣)3枚,下垂或平展生长;内花被(旗瓣)3枚,多数平展生长,少有直立;雌蕊柱头3裂,花瓣状,各覆于内花被二片相交处,其下各藏1枚雄蕊(图12)。花的色彩极其丰富,色谱极广。花形有许多变化。
图12-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花器组成
花后结蒴果,果实3室,外形6棱(图13),每果有种子30粒左右,千粒重约250g(图14)。
图13-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果实
图14-路易斯安娜鸢尾的种子
三、路易斯安娜鸢尾的繁殖
路易斯安娜鸢尾可以通过播种、分株、茎段育苗、组织培养等多种方式繁育。
图15-路易斯安娜鸢尾播种苗
图16-路易斯安娜鸢尾九月分株时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