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鸢尾及其应用

荷兰鸢尾及其应用
蔡曾煜
荷兰鸢尾(Iris
荷兰鸢尾的球茎容易保存,退化的状况较轻,一次引进后可以多年种植,同时花色鲜丽迷人,除作为插花材料外,还能应用于园林绿地、居家庭院的配植与盆栽、水植等方面。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十余个品种(图1、图2),主要用于切花生产,其中生长势最强的是阿波罗。荷兰鸢尾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较宽的开发前景。
图1-荷兰鸢尾栽培品种之一
图2-荷兰鸢尾栽培品种之二
一、荷兰鸢尾的来历
二、荷兰鸢尾的性状
荷兰鸢尾是秋植的球根花卉(图3)。在自然生长情况下,球根在土壤中10月发根、萌芽, 翌年4月开花,花后是地下新球的主要发育期,6月地上部枯萎,地下球根休眠越夏。
图3-荷兰鸢尾全株图
荷兰鸢尾的种球为更新型球根。种球开花后消失,由花茎旁的侧芽基部膨大或花茎外围数片鞘叶(只有叶鞘无叶片的不完全叶)的腋芽发育成新球。
图4-荷兰鸢尾的出土鞘叶
荷兰鸢尾种球萌芽后,先长出鞘叶,鞘叶有4-6片,其中2-3片叶出土,这些鞘叶的节位,都是子球发生的重要位置(图5)。然后抽出花茎,花茎上的茎生叶约6-7片。
图5-荷兰鸢尾的鞘叶及其叶腋发育的子球
荷兰鸢尾花顶生,花径约10左右,内花被(旗瓣)直立,倒披针形。外花被(垂瓣)先端宽阔,稍下垂。雌蕊瓣化覆盖在外花被后半部上,先端跷起(图6),雄蕊藏于瓣化雌蕊之下(图7)。花形整体飘逸幽雅。花茎高60-70,顶生花多数单生,少有着花2-3朵(图8)一般花期为10~15天。我们种植,花后未见有结实植株。
图6-荷兰鸢尾花器的组成
图7-荷兰鸢尾雄蕊的位置
荷兰鸢尾4月初开花时,在新株基部,子球已开始发育膨大(图9)。开花植株靠近花茎由侧芽发育的子球,由于发育较早,年内还长出1-2片新叶,因此子球发育最大。其它子球大多着生于鞘叶的叶腋间,每叶着球一个,一般每株有子球4-6个。也有在鞘叶外的老鳞茎盘发生1-2个子球。由于生长的顶端优势与营养条件,越近花茎的子球发育越大。
图9-四月上旬开花时子球已发育
6月上旬地上部渐枯,地下新球成熟(图10)。一般新球在花茎两侧呈两列排列,因受挤压,通常鞘叶腋芽形成的新球呈半卵球状。由周径6cm以下子球播种,未开花的植株,生成的顶生主球茎呈卵圆状,这种球营养条件好,常为切花栽培的优选种球,进口种球多数为此类球(图11)。
图10-六月上旬新球成熟
新收的荷兰鸢尾,鳞茎周径在6cm以上,第二年都会开花(图12)。通常商品球的周径为8-12cm,少数可达14cm左右。
图12-荷兰鸢尾鳞茎不同大小在9月花芽分化情况(周径6cm已分化)
6月收获的新球自6-8月,有2个月左右的自然休眠期,在此期间经历一段30左右的高温,并在大概8月中下旬完成了花芽的分化。9月,纵剖鳞茎,露眼已明显见到花芽(图13)。9月后,又必须经过一段8左右的低温春化期,才能正常开花。人为调控种球贮藏期的温度,有利促进花芽分化与提早开花。温度调控失当,会造成花芽败育,开不出花。
图13-荷兰鸢尾9月花芽分化情况

荷兰鸢尾生长强健,耐寒性与抗旱、耐湿性都较强。喜阳光充足与肥沃的酸性土壤。在长江流域冬季能保持绿叶越冬。可以作露地绿化栽培,也适用于湿地种植。一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17。
三、荷兰鸢尾的栽培与应用
1、
种球选择
在我国球根花卉的切花生产中,常出现既要生产切花,又要养球留种的现象,严格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会使切花与种球质量都下降。而现代化的规模生产,应该将切花生产与种球生产,分别列为两个不同的生产体系。荷兰鸢尾的切花栽培,种植密度相当高,切花采收时为保证植株的标准长度,常将鸢尾整株拔起,在花茎基部切除后,分级包装出售,一般不再用原株留种。因而购种球时,要分清圆球与扁球以提高切花质量。
种球低温处理一般应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进行,通常在8月中下旬后,用8-10低温冷藏。处理的时间长短,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50-60天。处理过的种球,种植后80天左右开花。冷藏时间长短会影响开花的早晚与茎叶生长,通常冷藏期过长,会使生长周期缩短,提早开花,但茎叶也会相对缩短,影响切花品质。
种植
图14-荷兰鸢尾切花
2、园林配植
荷兰鸢尾除了具有优美的花姿与艳丽的花色之外,还具有冬季植株鲜绿、耐旱又耐水湿、球茎不易退化、种球经过低温处理,花期能赶上国庆开放等优点,因而为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提供了理想的素材(图15)。现对荷兰鸢尾在园林绿化方面应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讨论意见。
图15-绿地种植景观之一
应用范围
图16-绿地种植景观之二
种植密度
枯叶期的景观处理
湿地种植
低温球的利用
3、家庭种养
荷兰鸢尾家庭种养的主要缺点是单株个体过于修长,尤其是盆栽的观赏效果会受到影响。有关改进家庭栽培的一些技术提请大家研讨。
庭院种植
图17-二年生植株景观

盆栽的矮化处理
图18-盆栽图
种球贮藏
扩大荷兰鸢尾的应用范围,是一个新的尝试,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只是它的花受人喜爱,种球又不退化,可以自繁自乐,仅此提出一些栽培方法,请大家一起探讨。
苏州老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