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022-07-16 08:42:27)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蔡曾煜

一、风信子的由来

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为百合科风信子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地中海东沿岸的叙利亚、黎巴嫩等地。

风信子的属名Hyacinthus来源于希腊语“雅幸托斯”的译音。是纪念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宠爱的英俊少年斯巴达王子——雅幸托斯而命名的。传说在一次体育竞技掷铁饼时,雅幸托斯不幸被阿波罗掷出的铁饼,击中头部而身亡。后来在浸湿雅幸托斯鲜血的土地上,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花瓣上还有“Ai ” 的暗纹。阿波罗将这种花,命名为“雅幸托斯”以纪念他的朋友。以后古希腊太阳神庙的祭司,将风信子移植于神庙的花园,每年春季当花盛开的时候,斯巴达人来这里举行三天祭祀活动,并尊奉风信子为太阳神的圣花。风信子的种名orientalis是东方的意思。

风信子属的植物约有30余种,目前园艺栽培的风信子是由原种Hyacinthus  orientalis发展而来的,与其它的种都无关。

欧洲最早记述风信子的文字资料是在16世纪,与郁金香出现的时期相近,但受人们的重视却到了18世纪中叶。风信子的花色原以蓝色为主,1706年出现粉红色与红色品种,1760年出现黄色品种,并还有重瓣品种的出现。1768St . Simon的《Hyacinthus》一书中,已记录2000多个品种,当时荷兰一个新品种的种球价为500-1000银币。一个品种名为“李弗肯海军上将”的球茎要买到20000银币,而一车小麦的市价还不到一个银币。19世纪中叶(1854-1859)风信子传入日本,当时根据英文名称的音译,汉文书写为“飞信子”。1873年出版的《和英字汇》称为“风信子”。

中国风信子的传入大概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事,国内最早见到风信子文字介绍的,是中国花卉园艺奠基人,留学日本的章君瑜(1897-1985)先生,1933年出版的《花卉园艺》。以后在1942年成书,1947年出版,黄岳渊(1880-1964)的《花经》中也有详细的介绍,黄岳渊在上海真如的黄家花园中也曾亲自种植。

由于风信子是由一个原种发展而来,其变异性不如郁金香、唐菖蒲、朱顶红等多源杂种的丰富。因此风信子品种间的差异比较细微。在植物学分类中,风信子有三个重要变种,浅白风信子(var . albulus)也称罗马风信子。大筒浅白风信子(var . praecox)普罗文斯风信子(var . provincialis)。这三个变种原产法国与意大利,花期早,秋植当年11月有花,常为促成栽培的应用品种。

在园艺学上风信子的品种又根据原种来源、选育地域与性状的差异,分为两个品系: 荷兰系。 由荷兰园艺学家从风信子原种中选出,是目前世界主要栽培的品种群。花序较长大,一个周径18-20cm的球茎能着花50-80朵,秋植自然球的花期在翌年3- 4月,低温处理的种球,花期可提前到元旦前后,学名仍用H. orientalis

现今荷兰风信子种球的生产面积约有1100公顷,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罗马系。 也称法国罗马系,由法国园艺学家以风信子的几个变种为主要育种材料培育而成。球茎比荷兰系风信子略小,一球能抽出数个花葶。学名为H. orientalis  var . albulusH. orientalis  var . provincialis

目前国内种植的品种大多为荷兰系的风信子。风信子的染色体数是2n16,在园艺栽培中有3倍体、4倍体与其它异数体的品种。风信子的重瓣花品种比较少网,近年有些引进(图1

 

1-重瓣风信子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二、风信子鳞茎发育

风信子18世纪在欧洲受到狂热的喜爱,不仅是因为色彩艳丽,花形优美与具有浓郁的香味,而且也因为种球繁殖困难,一球难得,物稀为贵。通常风信子一个种球种植后,第二年原球可能稍有增大,但数量并不增加,其繁殖系数只是1:1,部分原球次年可能分为2-3个新球,但新生球的形体要小得多,一般繁殖系数也仅1:2-3。目前我国风信子的种球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荷兰进口。为了解决种球自繁的问题,我们从风信子鳞茎发育、子球形成、商品球生产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现介绍几个相关的问题,仅提供大家参考,并欢迎讨论、指正。

1、风信子商品球规格

风信子国际花卉市场商品球的规格是按种球周径分为14-15cm; 15-16cm; 16-17cm; 17-18cm; 18-19cm; 19cm以上6个等级。通常经低温处理后,供元旦、春节开花的促成栽培种球,提供15-16cm; 16-17cm; 17-18cm; 18-19cm 4个等级。

实际上风信子鳞茎周径达到8-10cm都能开花。常见周径较大的鳞茎可达20-24cm。通常周径18cm以上的鳞茎,由于花多,花穗重而花茎易倒伏,栽培时需设支柱。而15cm左右的鳞茎花茎挺立,多用于园林花坛、花境的成片群植,其市场前景较广。因此国内风信子种球的商品生产,球径规格至少要达到14cm以上。

2、风信子鳞茎大小与开花

风信子鳞茎的大小与花序上的小花数密切相关。鳞茎越大,小花越多(图- 2)。一般周径在18cm以上的种球,开花都有五、六十朵以上。

2- 粉珍珠种球大小与开花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风信子鳞茎周径与开花的关系是:周径6cm左右鳞茎,花序上着生小花2-4朵,根据品种性状的不同,开花率为10-90%8cm以上的鳞茎都有花,着花数为:8cm6-8朵;10cm 8-10朵;11cm 12-15朵;12cm15-20朵;15cm 25-40朵;18 cm 30-60朵。一个品种为蓝色代夫特(Delft Blue)的鳞茎,种球周径18cm,盛花时花序呈圆柱体,长18cm,直径9cm,具小花58朵(图3 )。

3- 周径16cm蓝色代夫特开花图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3、风信子的鳞茎发育

风信子真正的茎在植物形态上为变态的短缩茎,常称为鳞茎盘。风信子的鳞茎是由叶片的叶鞘部分,积累大量养分后肥大而组成的(图4、图5),组成鳞茎的叶鞘称为鳞片,由于其形态肥厚也称肉质鳞片。鳞片大多呈半周或2/3周状着生在短缩茎上,并按互生叶序2/5公式排列。鳞片层层裹合,形成球形鳞茎。

4-风信子鳞茎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5-风信子鳞茎7月纵剖图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鳞茎的大小不仅与球龄相关,更与鳞片的多少、鳞片成熟度、鳞片寿命相关。通常一个周径18-20cm的成熟鳞茎具有3-4年的球龄,包含25-30片左右鳞片,这些鳞片又分别具有1-4年的寿命(图6),并又以5种不同的类型共存,这些不同类型的鳞片是:

6=风信子鳞茎7月横剖图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干鳞片   包裹在鳞茎外围,是3-4年生的老龄片,在养分消耗后,失去水分成为膜质状鳞片(图7)。

7-鳞茎外层的干鳞片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有叶鳞片   是当年叶片出土,具有完全叶的叶鞘部分,其鳞片肉质肥厚,一般有3年寿命,一个四年生鳞茎或周径大于12cm的鳞茎,当年会萌发5-7枚叶。有叶鳞片的多少,与鳞片的肥厚度,是决定当年鳞茎增大的主要因素。

   宿存鳞片   是上年或前年,有叶鳞片的叶脱落后,叶鞘部分宿存于鳞茎中外层的肉质鳞片。(图8

8-鳞茎的有叶鳞片与宿存鳞片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鞘叶鳞片   是只有叶鞘,没有叶片的肉质鳞片。通常是每年新芽形成后,包裹在新芽最外层的2枚鳞片,在第二年无叶出土,只剩叶鞘部分。

分化鳞片   是当年开花后,在短缩茎顶端形成的新芽中,尚在分化而未完全成熟的肉质鳞片(图9)。通常有10片左右,分化程度不一,在第二年多数发育为有叶鳞片。

9-鳞茎内层的分化鳞片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在风信子短缩茎的生长过程中,鳞茎会出现3种芽的形态。一种是当短缩茎顶芽分化为花芽后,在春季花茎抽出,开花后,其旁边的第一侧芽,发育为新芽(图10、图11),替代顶芽延续主茎生长。这是使鳞茎中的鳞片新陈代谢,不断更替,促使鳞茎膨大的主体。新芽在鳞茎贮藏期与秋季种植后,内部继续分化,于翌春抽出叶片与花茎。第二种是鳞片叶腋间的腋芽,在鳞茎幼龄期,腋芽一般不萌发,呈隐芽状态潜伏。到3-4年后,鳞茎的成熟期,短缩茎基部或上部的部分腋芽发育为母鳞茎的分球(图12、图13、图14)。第三种是由短缩茎基部或鳞片伤口的愈伤组织发生的不定芽(图15、图16)。不定芽发生的多少与球龄、伤口及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有关。

10-开花时新芽的发育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1-种球收获后的新芽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2-腋芽的萌芽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3-鳞茎基部腋芽发育成的分球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4-鳞茎顶部腋芽形成的分球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5-鳞茎基部发生的不定芽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6-鳞茎伤口的不定芽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风信子的成年鳞茎从幼芽生长到周径20cm左右的大球,约需经4-5年时间。一个从老鳞茎基部萌发的不定芽,通常称为芽球或鳞芽(图17),一般周径只有2-3cm,播后第一年能长1-2片叶,新生小鳞茎长到周径5-6cm左右(图18);第二年鳞茎发育到8cm左右,并能孕育花芽;第三年鳞茎周径达12cm左右;第四年鳞茎可长成周径15cm左右的商品球;第五年能形成18-20cm的大球。风信子鳞茎在这一发育过程中,一般3-4年生之前的鳞茎很少有不定芽发生,肉质鳞片叶腋间的腋芽也很少萌发,因此一个种球播种后,收获时球体会有所增大,但并不增殖。当鳞茎球龄达4-5年之后,老鳞茎外层鳞片基部容易发生不定芽,并且球体内部的腋芽会发育成新的鳞茎,并使大球解体,形成分球,产生二至数个新鳞茎。

17- 芽球(鳞芽)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18-芽球第一年发育成的单株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风信子鳞茎的这一生育过程,相对要跨5个年度,显然对种球的规模生产提出了难题。但如果能促进鳞茎发生大量的不定芽,并且使一年生鳞茎周径达到10cm左右,这就会使风信子鳞茎的生育周期缩短到2-3年,为种球的商品生产探索了一个快速途径。

风信子鳞茎在年生长周期中,一般10月秋植后,新芽部位加速分化生长。在长江下游地区,2月上旬新叶出土;2月下旬花蕾显现;3月下旬盛花,这时因为开花,种球的贮藏养分消耗很多,外层鳞片逐渐干枯,鳞茎周径稍有缩减;4月上旬花谢后,到叶枯黄前,叶片同化作用旺盛,由于有叶鳞片基部叶鞘部分的肥大,与当年新芽的发育,使鳞茎迅速膨大;5月下旬到6月初植株枯黄,新鳞茎收获。

三、风信子的种球扩繁

1、风信子子球的发生

  风信子鳞茎种植后,在母球上产生的小鳞茎统称为子球,子球由腋芽或不定芽发育而成。子球是风信子扩繁的主要种源。

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子球,常发生在成年鳞茎基部,老龄鳞片的叶腋间,或上部顶芽附近。这些子球也称为分球,一般个体大,数量少,并影响母球的发育。通常着生有腋芽子球的植株,母球个体只会缩小,不会增大。这些子球周径,有可能达到12-14cm,但群体数量达不到种球规模生产的要求。

由不定芽发育而成的子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年鳞茎收获后,在6-8月鳞茎贮藏期,鳞茎基部的茎盘上,会自然萌发出许多芽球(图19),这些芽球个体小,通常周径约2cm左右,单重仅0.6g左右。每个母球发生芽球的数量,也不过三四个到八九个。掰离后播种,出苗率不高,而且培育成18-20cm的商品球,需经4-5年时间,因此也不适合规模生产。另一种是用人工处理的方法,造成鳞茎伤口,剌激愈伤组织上产生不定芽,形成数量较多,球体较大的子球。目前国外种球生产,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19-鳞茎贮藏期萌生的芽球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风信子商品球的培育

风信子种球商品生产,首先必须取得大批量的子球。同时要求子球个体周径达到10cm以上,这样不仅有利缩短生产周期,还有利降低大球的球龄,提高商品球品质。

采取刻伤球体,促进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是取得大量子球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刻伤方法有以下三种:

   挖穴法   在鳞茎底部作圆锥形刳挖(图20),挖除鳞茎盘的中心部分,保留少许茎盘组织连接鳞片,挖穴深度应伤及顶芽。这种方法操作不方便,需备专用工具,但国外多介绍用此法催生子球。

 

20-挖穴法刻伤母球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鳞片扦插   将鳞茎纵切成4-8爿,或再按每2-3片鳞片,带部分鳞茎盘组织分割(图21、图22)。待消毒与伤口愈合后,用草质泥炭或蛭石、珍珠岩保湿,在21黑暗条件下催生不定芽。这种方法会产生较多的子球,但球体较小,处理过程复杂。

21-鳞片扦插法(一)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2鳞片扦插法(二)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切沟法   将鳞茎倒置后,从鳞茎底部向下纵切,分切为6-8爿,深度达鳞茎的1/2 - 2/3,使短缩茎的顶芽遭到破损,但球体不解体分离(图23)。也有纵切深度控制在1cm左右,顶芽不破坏,种植后主茎乃能开花,但子球数量会相对减少。

 

-23切沟法纵切母球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切沟法宜选4-5年生大球,切割适期在6-7月。切割后应消毒、通风、干燥贮藏,以防止霉烂。在贮藏期伤口会出现少量不定芽,而大量的不定芽会在种植后发生。

采用切沟法刻伤的母球,种植后,植株生长成丛生状态(图24)。子球大多发生在鳞茎盘与鳞片基部的愈伤组织上(图25)。5月初小鳞茎发育已很充实(图26)。6月初待叶片转黄时收获子球。

  24-切沟刻伤后母株田间生长状态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5-切沟刻后不定芽发育成的分株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6-切沟刻伤5月初形成的小鳞茎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采用切沟法产生子球的多少与大小,与不同品种的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每个母球可以获得15-20余个子球,而且子球周径超过10cm的比例会有30-50%左右。个别植株的子球,处理当年少数就能达到12-15cm。我们用品种蓝色代夫特 (Delfta blue) 作的实验,切沟处理后10cm以上子球的收获率为46.74% ;安娜玛丽(Anna Marie)为44.44% ;星空 (Sky Jacket)51.95%,并且还有4.6%的子球周径达到12cm1.71%的子球达到15cm。如果栽培技术上,再进一步采取一些措施,估计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子球的播种,建议按周径大小分为大于10cm8-10cm、小于8cm三级。一般周径10cm以上的子球,栽培一年,就能形成12-15cm大球,其它的小子球再培育1-2年能形成商品球。这样风信子获得周径18cm左右商品球的生产过程约为2-3年。我们从蓝色代夫特品种的栽培试验看到:周径10.5cm的子球播种后,新球周径能达到16cm 的比例高达62.7%,其次周径12.5cm31%(图27)。用周径4.5cm子球播后,新球周径扩增比例,分别达到10.5cm的为46.6%8cm44.4%6.5cm8.8%(图28)。

27-周径10.5cm子球播后成球比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28-周径4.5cm子球播后成球比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利用切沟法催生子球,扩大风信子繁殖的方法操作简易,便于推广。

在正式投入风信子种球的规模化生产时,还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其基本点是: 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 分别建立子球繁育与商品球栽培两个生产体系; 子球分级不仅要按大小区分,还应重视球龄因素,球龄与种球品质有一定关系; 制订种球商品生产的操作规程,严格商品球的质量标准。

3、风信子家庭栽培种球的扩繁

风信子家庭栽培常见的有盆栽与水培两种方式。一个鳞茎管理得好,可以玩好几年,同时也可通过增殖的方法培育新球。

家庭种植的子球培育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3-4年的老龄球,在夏季贮藏期出现的不定芽不要掰掉,秋季随母球一起种植。这样幼芽得力于母球营养,子球发育较好。形成的新球,周径超过8cm,来年都会有花。 二是人工催促不定芽的发生,采用鳞茎基部平削的方式(图29),平削的深度约0.3-0.4cm,露出外围1-2爿鳞片的伤口。这样处理主鳞茎不伤,不影响花期的观赏效果(图30),而又能获得数个不定芽形成的子球,达到扩繁目的。家庭莳养用这些方法可以不断获取新球,使风信子种球复壮,取得新的生命。风信子鳞茎在自然生命中,球龄在4年以上也会自然更新。

29-鳞茎基部平切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30鳞茎平切后的生态

                       风信子鳞茎发育与种球扩繁


风信子家庭栽培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盆栽风信子的土壤每年必须更换; 秋植后鳞茎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期才能正常开花,因此种植盆宜在露地越冬; 肥料管理要有充足的磷、钾肥补充; 开花后是鳞茎发育最快的时期,不能放松管理; 叶片转黄时收起鳞茎,并在通风、干燥环境下保存; 水培的风信子花后,仍要经常换水,并补充养分,鳞茎还会继续发育,第二年仍会开花。也可以剪除残花后,将鳞茎上盆或地栽,栽植时要尽量少伤根系,栽后要加强管理。 需要促风信子提前到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可试将种球在8月中旬,放入冰箱10左右的冷藏柜中,进行低温处理2个月左右,于10月中、下旬种植或水培,生长的环境温度维持20左右。

 

苏州老圃     2010820日原稿)2022-3修改补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7月14日
后一篇:2022年07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