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范成大《范村菊谱》
(2018-06-05 20:35:14)
山林好事者或以菊比君子,其说以谓岁华婉娩,草木变衰,乃独烂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虽寂寥荒寒,而味道之腴不改其乐者也。神农书以菊为养生上药,能轻身延年。南阳人饮其潭水,皆寿百岁。使夫人者有为于当年,医国庇民,亦犹是而已。菊于君子之道,诚有臭味哉!《月令》以动植志气候,如桃桐华直云“始华”,而菊独曰“菊有黄华”,岂以其正色独立,不伍众草,变词而言之欤?故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至陶渊明尤甚爱之,而菊名益重。又其花时,秋暑始退,岁事既登,天气高明,人情舒閒。骚人饮流,亦以菊为时花,移槛列斛,辇致觞咏间,谓之重九节物。此非深知菊者,要亦不可谓不爱菊也。爱者既多,种者日广,吴下老圃伺春苗尺许时,掇去其颠,数日则歧出两枝,又掇之,每掇益岐,至秋则一干所出,数千百朵,婆娑团栾,如车盖熏笼矣。人力勤,土又膏沃,花亦为之屡变。顷见东阳人家菊图,多至七十种,淳煕丙午范村所植,正得三十六种,悉为谱之。明年将益访求他品为后谱云
黄花
胜金黄,一名大金黄菊。以黄为正,此品最为丰缛而如轻盈。花叶微尖,但条梗纤弱,难得团簇作大本,须留意扶植乃成。
叠金黄,一名明州黄,又名小金黄。花心极小,叠叶穠密,状如笑靥。花有富贵气,开早。
棣棠菊,一名金鎚子。花纤穠酷似棣棠,色深如赤金,他花色皆不及,盖奇品也。窠株不甚高,金陵最多。
叠罗黄,状如小金黄,花叶尖廋,如剪罗縠。三两花自作一高枝出丛上,意度潇洒。
麝香黄,花心丰腴,傍短叶密承之,格极高胜。亦有白者,大略似白佛顶,而胜之远甚。吴中比年始有。
千叶小金钱,略似明州黄,花叶中外叠叠整齐,心甚大。
太真黄,花如小金钱,加鲜明。
单叶小金钱,花心尤大,开最早,重阳前已烂漫。
垂丝菊,花蘂深黄,茎极柔细,随风动摇,如垂丝海棠。
鸳鸯菊,花常相偶,叶深碧。
金铃菊,一名荔枝菊,举体千叶细瓣,簇成小毬,如小荔枝,枝条长茂,可以揽结。江东人喜种之,有结为浮图楼阁高丈馀者,余顷北使过栾城,其地多菊,家家以盆盎遮门,悉为鸾凤亭台之状,即此一种。
毬子菊,如金铃而差小,二种相去不远,其大小名字,出于栽培肥瘠之别。
小金铃,一名夏菊,花如金铃而极小,无大本,夏中开花。
藤菊,花密,条柔以长,如藤蔓,可编作屏幛。亦名棚菊,种之坡上,则垂下袅数尺如缨络,尤宜池潭之濒。
十样菊,一本开花,形模各异,或多叶,或单叶,或大或小,或如金铃,往往有六七色以成数,通名之曰“十样”,衢、严间花黄,杭之属邑有白者。
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种以供蔬茹。凡菊叶皆深绿而厚,味极苦,或有毛,惟此叶淡绿柔莹,味微甘,咀嚼香味俱胜,撷以作羹及泛茶,极有风致,天随子所赋即此种。花差胜野菊,甚美,本不繫花。
野菊,旅生田野及水滨,花单叶极琐细。
白花
五月菊,花心极大,每一鬚皆中空,攅成一匾毬子,红白单叶绕承之。每枝只一花,径二寸,叶似同蒿,夏中开。近年院体画草虫,喜以此菊写生。
金杯玉盘,中心黄,四傍浅白,大叶三数层,花头径三寸,菊之大者不过此。本出江东,比年稍移栽吴下。此与五月菊二品,以其花径寸特大,故列之于前。
喜容,千叶,花初开微黄,花心极小,花中色深,外微晕淡,欣然丰艳有喜色,甚称其名,久则变白。尤耐封殖,可以引长七八尺至一丈,亦可揽结。白花中高品也
御衣黄,千叶,花初开深鵞黄,大略似喜容,而差疎瘦,久则变白。
万铃菊,中心淡黄,鎚子傍白,花叶绕之。花端极尖,香尤清烈
莲花菊,如小白莲花,多叶而无心,花头疎,极萧散清绝。一枝只一葩,绿叶亦甚纤巧。
芙蓉菊,开就者如小木芙蓉,尤穠盛者如楼子芍药,但难培植,多不能繁茂。
茉莉菊,花叶繁缛,全似茉莉绿叶亦似之,长大而圆淨。
木香菊,多叶,略似御衣黄,初开浅鵞黄,久则淡白。花叶尖薄,盛开则微卷,芳气最烈。一名脑子菊。
酴醿菊,细叶稠叠,全似酴醿,比茉莉差小而圆。
艾叶菊,心小叶单,绿叶尖长似蓬艾。
白麝香,似麝香黄,花差小,亦丰腴韵胜。
银杏菊,淡白,时有微红花。叶尖绿,叶全似银杏叶。
白荔枝,与金铃同,但花白耳。
波斯菊,花头极大,一枝只一葩,喜倒垂下,久则微卷,如髮之鬈。
杂色
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色,渐沁微红。
桃花菊,多叶至四五重,粉红色,浓淡在桃杏红梅之间。未霜即开。最为研丽,中秋后便可赏,以其质如白之受釆,故附白花
臙脂菊,类桃花菊,深红浅紫,比臙脂色尤重,比年始有之,此品既出,桃花菊遂无颜色,盖奇品也,姑附白花之后
紫菊,一名孩儿菊,花如紫茸,丛茁细碎,微有菊香,或云即泽兰也。以其与菊同时,又常及重九故附于菊。
后序
菊有黄白二种,而以黄为正。人于牡丹,独曰花而不名,好事者于菊,亦但曰黄花,皆所以珍异之故。余谱先黄而次白。陶隐居谓菊有二种,一种茎紫气香味甘,叶嫩可食,花微小者为真菊。青茎细叶作蒿艾气,味苦、花大,名苦薏,非真也。今吴下惟甘菊一种可食,花细碎,品不甚高,馀味皆苦。白花尤甚,花亦大。隐居论药,既不以此为真。后复云白菊治风眩。陈藏器之说亦然,《灵宝方》及《抱朴子》丹法,又悉用白菊,盖与前说相抵悟。今详此,惟甘菊一种可食,亦入药饵,馀黄白二花虽不可饵,皆入药,而治头风则尚白者。此论坚定无疑,併著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