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兰鸢尾

(2016-06-15 19:55:18)

荷兰鸢尾及其多方面的应用

荷兰鸢尾(Iris  hollandica)是目前鸢尾类花卉中栽培与应用很广的一类球根鸢尾。在荷兰生产的球根花卉商品种球中,荷兰鸢尾的栽培面积占到第四位,大多用于切花生产。切花的商品名称,习惯以鸢尾属学名的音译“爱丽斯”命名。

荷兰鸢尾的球茎容易保存,退化的状况较轻,一次引进后可以多年种植,同时花色艳丽迷人,除作为插花材料外,还能应用于园林绿地、居家庭院的配植与盆栽、水植等多方面。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后,主要用于切花生产。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较宽的开发前景。

一、荷兰鸢尾的来历

       荷兰鸢尾是20世纪初,首先由荷兰人利用原产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班牙等地的西班牙鸢尾(I . xiphium)及其变种,进行种内杂交,培育成园艺栽培的杂交品种群而定名。在后来的杂交工作中,又溶入了丹吉尔鸢尾(I . tingtana)与西班牙鸢尾的变种早生鸢尾(I . xiphium  var .praecox)的血缘,使品种具有早花与较强的抗逆性,而且球茎在接受低温处理后,能促进提早开花,这为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球根商品生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鸢尾在品种间又进行了反复杂交,获得了更多的新品种。1950年以后品种改良更盛行,并参与了泉水鸢尾(I . fontanesii)的基因,培育出了具有深蓝与深紫色的品种,许多花色艳丽的大花型优良品种层出不穷。

       荷兰鸢尾以其独特的蓝紫色花与花叶并美的姿态,在欧美成为插花的重要花材,目前国际花卉市场销售的品种,主要以花色分为蓝色系、黄色系、白色系三大类。

 

二、荷兰鸢尾的性状

荷兰鸢尾是秋植的球根花卉(图-1)。在自然生长情况下,球根在土壤中10月发根、萌芽, 翌年4月开花,花后是地下新球的主要发育期,6月地上部枯萎,地下球根休眠越夏。

荷兰鸢尾的球根为卵圆形鳞茎(图-2,开花球的周径为6~12,国际市场的商品球规格,主要分为10以上、9/108/9㎝、8㎝以下四级。周径8㎝以上的鳞茎具有3~5片肉质鳞片(图-3),6㎝以下的鳞茎有肉质鳞片1~2片。肉质鳞片随植株的生长,发育为出土或不出土的鞘叶(图-4),母鳞茎消失。

4月开花时,在新株基部,子球已开始发育膨大(图-567),子球着生于鞘叶或根出叶的叶腋间,每叶着球一个,一般每株有子球4~6个。由于生长的顶端优势,越近鳞茎顶芽的子球发育越大(图-8)。开花植株靠近花茎,由根出叶叶腋间发育的子球,由于发育较早,年内还会长出1~2片新叶。子球在花茎两侧呈两列排列,因受挤压,通常球形呈扁圆状。未开花在植株,顶芽发育为新球,主球茎呈圆形,常为切花栽培的优选种球。子球周径6㎝以上,种植后都能开花,6㎝以下小球再培育一年,才能形成较大的新球。

新球长成后自6月中旬至8月中旬有2个月左右的深休眠,8月后经过高温期,休眠逐步被打破,鳞茎内的茎尖开始叶原基的分化。10月休眠彻底打破,球茎在土壤内先发根,此时已具叶原基6~7片。种球进行人工低温处理,可以提早打破休眠通过春化,利用排开播种的方法,可在国庆到春节期间提前供花。

荷兰鸢尾萌芽后,先长出鞘叶,鞘叶约有4~6片,其中2~3片出土,这些鞘叶的节位,都是子球发生的重要位置。然后长出1~2片根出叶,以后长出的叶都是花茎上的茎生叶,共约6~7片。

荷兰鸢尾花的花径为8~12,内花被(旗瓣)直立,倒披针形。外花被(垂瓣)先端宽阔,稍下垂。雌蕊瓣化覆盖在外花被后半部上,先端跷起。雄蕊藏于雌瓣之下。花形整体飘逸幽雅(图-910)。花茎高60~70㎝,多数单花顶生,少有着花2~3朵(图-11)一般花期为10~15天。

在自然生长情况下,荷兰鸢尾鳞茎经过7~8月的高温时期,休眠被解除,种植后气温逐渐下降,大概在11月中旬植株顶芽开始进入花芽分化阶段,经过冬季低温,直到3月上中旬花芽分化完成。现在知道,荷兰鸢尾花芽的形成,需要低温通过春化,其适宜温度在8~10℃左右。低温处理的时间,因品种不同,约6~9周。

荷兰鸢尾生长强健,耐寒性与抗旱、耐湿性都较强。喜阳光充足与肥沃的酸性土壤。在长江流域冬季能保持绿叶越冬。可以作露地绿化栽培,也适用于湿地种植。一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17℃。

 

三、荷兰鸢尾的栽培与应用

     荷兰鸢尾在国内种植,目前主要局限于切花生产,在园林绿地与家庭种植的应用甚少。笔者曾将种球分赠多位花友,用于盆栽或庭院栽培,极受深爱。现除简要介绍切花栽培外,就笔者的实践与了解的相关资料,对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与居家种养方法,提出一些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1、切花栽培

①种球选择     为提高切花质量,通常种球周径要求达到9~10以上。同时最好选用由未开花植株顶芽形成的圆球。

在我国球根花卉的切花生产中,常出现既要生产切花,又要养球留种的现象,严格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会使切花与种球质量都下降,造成两败俱伤。而现代化的规模生产,应该将切花生产与种球生产,分别列为两个不同的生产体系。荷兰鸢尾的切花栽培,种植密度相当高,切花采收时为保证植株的标准长度,又常将鸢尾整株拔起,切除基部后,分级包装出售,一般不再原株留种。因而外购种球时,要分清圆球与扁球以提高切花质量。

②种球处理    荷兰鸢尾球茎在6月成球后有一段自然休眠期,切花生产进行促成栽培,必须打破种球休眠。                        

打破休眠常用的方法有:高温法,以30℃高温处理15~20天,温度太低会增加盲花与出现开花不整齐的情况;烟熏法,将种球放置于密闭空间后,用稻壳等燃料,点燃烟熏3天;乙烯利处理,以200 mg / L浓度乙烯利浸种24小时;石灰水处理,用1~3%石灰水浸泡30~60分钟。

种球在打破休眠之后,花芽的分化与发育,还需经过一段低温期。荷兰鸢尾种球冷藏处理的有效温度为8~10℃,处理的时间以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50~60天。冷藏时间长短会影响开花的早晚与茎叶生长,通常冷藏期愈长,叶身会缩短,开花会提早。

③、种植     切花生产的促成栽培,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80~100株,种球覆土深4~5。播种期在长江流域,可分为4批,第1期在8月上中旬播种,10月采花;第2期在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采花,这二期可以利用自然温度,无需加温。第三、四期必须进入加温设施栽培,第3期在9月底10月初播种,12月至1月采花;第4期在10月中下旬播种,2月至3月初采花。

        ④、管理     球茎种植后需要充分灌水,防止土壤干燥。土壤温度控制范围为16~18℃。89月播后地面适当覆盖,有利降低地温。设施栽培时室温控制在12~17℃,最低不能低于5℃,昼夜平均温度不宜超过20℃。苗高6左右,为花芽主要分化期,此时最适温度为13℃,花蕾期气温高于25℃,对花有害,低于0℃花蕾易受伤害。为保证切花质量,防止花茎倒伏,栽培床需张网支撑。

        ⑤、切花采收     荷兰鸢尾切花采收适期十分重要,秋冬季以花蕾顶端3左右露色为适度,春季以露色1.5为适期。每天需分别采收2~3次。剪切后根据花茎长度分为70605040几个等级,分别捆扎成束,并浸于清水,浸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运输与贮藏期温度为2~5℃。

2、园林配植

荷兰鸢尾除了具有优美的花姿与艳丽的花色之外,还具有冬季植株鲜绿、耐旱又耐水湿、球茎不易退化、种球经过低温处理,花期能赶上国庆前后开放等优点,因而为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提供了理想的素材。现对荷兰鸢尾在园林绿化方面应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讨论意见。

①应用范围    荷兰鸢尾露地栽植,植株高度一般为50~60㎝,开花单株具叶6~8片,叶片细长,剑形,生长稀疏。9~10月栽植后,绿叶期自11月至翌年6月初,花期自4月上、中旬至5月初,群体花期先后有20~25天。球茎的繁殖系数通常为13~5倍,园林绿地栽植,可应用于花坛、花境、岩石园、疏林边缘与湿地。种植后经2~3年翻种一次。

②种植密度    花坛、花境的成片群植,一次性种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40~50球左右。多年生栽培,种植密度调整为每平方米20~25球。栽植深度,可使覆土层加深到6~8㎝。

③枯叶期的景观处理     在绿地作多年生栽培时,自6月至10月大约有5个月的枯叶期,为了弥补这一时期的景观效果,可以与常绿、矮生的地被植物间作。或在枯叶期,种植一茌大花马齿苋等耐热的一年生草花。用于间作的植物,常绿的有麦冬、书带草、凹叶景天、胭脂红景天等。也可用垂盆草、佛甲草、德景天等夏绿冬枯型浅根植物。进行间作栽培时荷兰鸢尾的栽植密度,根据间作物的生长状态,可以放宽到每平方米8~10株左右。

④湿地种植     荷兰鸢尾耐湿,笔者进行过水缸栽植,生长与开花状况,都表现良好。因而利用其冬绿性,在湿地片植或在河岸边缘带状栽植,对湿地冬季景观会发挥较好的效果。具体的实施技术与适应地区,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⑤低温球的利用    应用切花栽培低温处理种球,促进提早开花的方法,将经过处理的种球于8月种植露地,使绿地花坛能在国庆前后见花。

3、家庭种养

荷兰鸢尾家庭种养的主要缺点是单株个体过于修长,尤其是盆栽的观赏效果会受到影响。有关改进家庭栽培的一些技术提请大家研讨。

①庭院种植    荷兰鸢尾小庭院栽种,可于阶下、墙边、岩石旁、水际等向阳处进行丛植,每丛种植3~5球。多丛栽植,丛距保持40左右。3年左右翻种一次。

②盆栽的矮化处理     盆栽植株一般生长都会比切花生产、露地种植的矮一些。通常高度为40~50左右。生长高度也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在露天接受充足的阳光,植株生长壮实,反之植盆置于荫蔽处与室内或用玻璃封闭的阳台内,会显得细长。盆栽植株用药物进行矮化处理有利提高鸢尾的观赏性。常用矮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矮壮素(CCC)、比久(B9)、多效唑(PP333)等。一般使用浓度矮壮素为0.2~0.4g/L;比久为3~5g/L;多效唑为0.05~0.1g/L。在株高15左右喷叶2~3次。也有将种球用0.05g/L多效唑水溶液浸种48小时的方法,促进矮化。(图-12

③种球贮藏      收获后的种球必须在通风、干燥条件下贮藏,一般可用网袋或纸袋存装后,放于通风处。于9~10月将种球大小分类后重新播种。球茎周径6以下很少有花,应另种养球。地栽的可在土壤中越夏,3年左右翻种。要提前赏花的,可以在7月将种球放入家用冰箱的冷藏柜,低温处理60天左右再种。

 扩大荷兰鸢尾的应用范围,是一个新的尝试,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只是它的花受人喜爱,种球又不退化,可以自繁自乐,仅此提出一些栽培方法,请大家一起探讨。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蔡曾煜   


http://s13/mw690/002HZSa6gy72vkPzRJa1c&690

http://s4/mw690/002HZSa6gy72vkQsrWX53&690

http://s16/mw690/002HZSa6gy72vkRtwm37f&690

http://s12/mw690/002HZSa6gy72vkSlhXBab&690

http://s10/mw690/002HZSa6gy72vkTaVdL99&690

http://s16/mw690/002HZSa6gy72vkTY3OD1f&690

http://s13/mw690/002HZSa6gy72vkUNaSE9c&690

http://s6/mw690/002HZSa6gy72vkVYbR3f5&690

http://s9/mw690/002HZSa6gy72vkWQqM048&690

http://s6/mw690/002HZSa6gy72vkXQ57L45&690

http://s16/mw690/002HZSa6gy72vkYSOjdbf&690

http://s3/mw690/002HZSa6gy72vkZyNTc22&690

http://s16/mw690/002HZSa6gy72vl0LSAn4f&690

http://s8/mw690/002HZSa6gy72vl1J08fc7&690

http://s16/mw690/002HZSa6gy72vl33UAfdf&690

http://s10/mw690/002HZSa6gy72vl4n7M569&690

http://s2/mw690/002HZSa6gy72vl5jIXfe1&690

http://s1/mw690/002HZSa6gy72vl6yFCE70&690

http://s14/mw690/002HZSa6gy72vl8dnVb6d&690

http://s13/mw690/002HZSa6gy72vl9kMYA7c&690
http://s9/mw690/002HZSa6gy72vlcYq7u38&690

http://s2/mw690/002HZSa6gy72vlfCgNj11&690

http://s2/mw690/002HZSa6gy72vlgKcG511&690

http://s9/mw690/002HZSa6gy72vli6PvW98&690

http://s10/mw690/002HZSa6gy72vlj9hW159&690

http://s10/mw690/002HZSa6gy72vlkagHLe9&690

http://s6/mw690/002HZSa6gy72vll8whne5&690

http://s1/mw690/002HZSa6gy72vlmhKdW1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