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类花卉
(2015-01-02 12:50:31)
标签:
军事 |
玉
Hosta SPP.
玉簪又名玉春棒、白鹤花,为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东亚寒带与温带,玉簪属植物,世界有23-26种(日本认为40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日本拥有较多的原种。我国产3种:(1)玉簪(Host
一、玉簪的栽培史
玉簪是中国古代用以插定发髻的一种针形玉器,最早见于记载是战国时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的《韩非子·内储》篇,载有“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解得也”。也有传在西汉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的宠姬李夫人用玉制簪搔头,以后宫人均仿效而流传。玉簪花是因花白洁形似簪而得名。在唐宋年间玉簪已是皇家宫庭、私人庭院普遍栽植的珍贵宿根花卉。当时还将玉簪花神化为“瑶池仙女之佩簪,遗落人间,化为玉簪花”。
玉簪作为庭院花卉种植,最早见到的文字记述是唐代卢纶(公元 ?——799年)的《赋白玉簪》与罗隐(公元833——909年)的《玉簪》诗,罗隐诗云:“雪魄冰姿俗不侵,阿谁移植小窗阴。若非月姐黄金钏,难买天孙白玉簪”。这首诗除了说明玉簪耐阴,常种植于院落窗前之外,还表达了玉簪与仙女的因缘。以后宋代文人的诗词更神化了玉簪,使玉簪在庭院花卉中占有了敬崇的地位。宋·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玉簪》诗赞曰:“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诗又云:“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从此玉簪又被美喻为 “ 江南第一花 ”。
中国玉簪远涉重洋,到达欧洲大陆,大概是17世纪的事。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先后派植物学博士Englerbert
二、玉簪属植物的分类
玉簪属植物原产东方,日本野生种占多数。中国玉簪引渡到西方后,命名比较混乱,直到1812年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年)命名植物的双命法公布后,由奥地利的L. Trattinick将玉簪从萱草属中独立出来,统一用Hosta为玉簪属名。但玉簪自西方植物学家从东方引种后,由野生变为栽培,差不多经过了150多年,玉簪发生了许多变异,有些原生种在日本也难找到野生踪迹,同时玉簪属内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分类群很多,1990年美国G. Schmid用了15年时间首创玉簪综合分类系统,目前已基本得到国际公认。
根据玉簪的形态特点1930年L.H. Bailey首次提出了在玉簪属下分三个亚属的建议,G. Schmid接受了这个观点。1989年M.C. Chung等用微观形态学的理论找出了典型化的花粉粒形态,有力支持了三个亚属的建议。 这三个亚属是:
1、玉簪亚属(Subgenus
2、紫萼亚属( Subgenus
紫萼亚属花紫色,花筒狭细,有纵沟漕,裂片有不明显的紫色条纹,条纹稍深或与底色相混,裂片边缘白色。花开张,多呈钟形。日间开花,总状花序,单生。花无香气。主产中国及朝鲜。
3、日本玉簪亚属( Subgenus
三、玉簪的生育习性
玉簪植株生长健壮,耐严寒,喜荫湿,畏阳光直射,在疏林及适当蔽荫处生长繁茂。喜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玉簪在地球自然分布带比较狭小。栽培后分布范围也限于温带及稍进入亚热带。生长适应的温度范围,夏季为24-35℃,冬季耐-40℃。对水份要防干旱与水涝,可以参考的灌水量,是每周少于25mm降水量指标时,缺水会使叶片发黄,提早休眠。玉簪喜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日本玉簪原产地的空气湿度大体在68-74%。
玉簪在苏南地区的物候期大致是:3月萌芽出土,8-9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11月中下旬霜后地上部枯萎,根茎与休眠芽露地越冬。通常2-3年生的地下茎,可发5个左右新芽,株丛具根出叶20片左右,丛径宽幅约50cm。
玉簪易发生突变,育种难以定向培育,也难稳定新出现的性状,国际登录组织要求一个新品种,性状稳定3年才能认定。玉簪的一些花叶品种,也常因季节、光照、温湿度的变化而直接影响玉簪的叶色与花纹。这不仅会出现叶色深浅的变化,还会出现白纹或黄纹有无的变化。有些品种春季出现白边,而夏季变黄,也有春季黄色到夏季变白,到秋季花纹全部消失,叶呈全绿。另外玉簪幼株性状很不稳定,一般在分株后,要有6年不再移动,才算达到成年,移栽2-3年内幼株形态与成年植株会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叶片,幼株叶片,常偏狭而长,成年后叶会变短而宽。
四、玉簪的繁殖与管理
玉簪繁殖可用种子播种、分株与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
1、播种繁殖
玉簪杂交育种可采集花粉贮藏后授粉。通常玉簪花粉在0-2℃条件下贮存,其生活力可保持3-4个月。花粉生命力的检查,常用10-15%的蔗糖液浸泡花粉,在15-25℃室温下培养,观察花粉管的伸出状况。杂交授粉时间大都在上午(晚间开花品种除外),温度在18-29℃花粉最活跃(最适为24℃)。授粉后6-8周,果实成熟。一般玉簪种子的寿命不超过6个月,花大而香的品种寿命最短。
2、分株繁殖
(1)块茎状根茎。
(2)直立性根茎。
这两种根茎都具顶芽,但大都玉簪品种有顶芽不能发育的习性,在开春后,萌芽由3-5个侧芽萌发成叶丛,玉簪根茎的不定芽容易发生。
玉簪在生长期均可分株,但最佳期应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根据玉簪地下根茎的生长习性,玉簪分株可以按芽带根茎分别掰离栽种,也可将根茎切段分植,促进不定芽发生,培育成株,有芋头状块茎的亦可掰下块茎分植。有时需要短期增加扩繁量时,可以在生长期割除地上部叶丛,逼迫地下茎不定芽萌发,大概一周左右新芽出土,然后进行分植。
3、组织培养
玉簪种植宜选不积水,夏季阳光不过强的地方。夏季水涝24小时以上,玉簪即出现凋萎现象。土壤以微酸性为适宜,有较丰富的有机质。使用化肥可选缓释性的复合肥,每亩用量为12kg左右。由于玉簪不是阴性植物,但极忌强光直射,所以栽植环境最适宜在落叶的宽叶疏林下,形成“花荫凉”。
五、玉簪的园林应用
玉簪在园林中性耐阴,其叶翩翩,其花妩媚,给人平和安祥的感觉。因此常栽植于树荫下,建筑后,小径旁、花境里、草地边、水池畔、也有大面积的用于疏林地作植被与盆栽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