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水仙
欧 洲 水 仙
一、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
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30个种,主要原产在地中海沿岸与中欧、北非等地区。公元前800年,在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记载。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前,多数水仙还处于野生状态,但由于长期的自然杂交,产生了许多自然杂交种与变种及类型。当时16世纪英国记载的水仙品种仅有24个。17世纪欧洲开始有人从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北非等地收集品种,进行人工栽培。19世纪初英国、荷兰等国的园艺学家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杂交与育种工作,目前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登录的品种约有2万个。荷兰是当前世界水仙种球的主要生产国,供商品流通的水仙品种约80个。水仙的花型种类很多,不少品种花呈黄色,副冠喇叭状 。也有副冠呈红色,色彩鲜艳。还有许多重瓣花的品种。荷兰所供品种的花型、花色与国产水仙有较大差异。
国产水仙据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803-863年)撰写的《酉阳杂俎》《卷十八·广动植之三》,所述:“捺祇,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如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与荞麦相类,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拂林国及国内贵人皆用之”。这里所记述的“捺祇”应是水仙,段成式所描述的性状与水仙相同,而且“捺祇”的读音与波斯语中水仙的名称Nargi,阿拉伯语的Narkim,英语的Narcissus都相近。“拂林国”即当时的东古罗马(拜占庭)帝国,为现今的意大利。东罗马与我国交往,从唐太宗贞观17年(公元643年)到唐玄宗开元10年(公元722年)的80年间,拂林国曾先后遣使5次来我国,带来不少方物,水仙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完全是可能的。
中国水仙栽培的兴盛期大概在宋代,水仙的名称在宋时著名诗人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等关于水仙花的许多诗词中都曾提到。当时又称单瓣水仙为“金盏银台”,杨万里(1127-1206)的《詠千叶水仙花》证明:中国的水仙在宋代已有重瓣品种出现,但未见定名。明·高濂(1573年前后)撰《草花谱》称:水仙有二种单瓣为水仙,又名“金盏银台”,千叶名“玉玲珑”。中国种植的这两个水仙品种,其实玉玲珑是金盏银台的变种。笔者80年代曾种植一株水仙,在金盏银台的同一花序上出现玉玲珑的花朵(图一)。
关于中国水仙的起源,学术家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水仙原产中国,在国内有野生种,但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水仙极可能是在唐代或宋代由海外引进的一种归化植物,国内到目前尚未发现原生的野生种。从植物分类学上看,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又称法国水仙,Narcissus
二、欧洲水仙的园艺分类与品种
水仙由于经过长期的反复自然杂交与人工杂交,其原种的亲缘关系目前较难搞清,通常植物学家仅根据水仙的形态、习性与细胞染色体数进行人为分类。英国分为12个类群,德国分为6类,日本分为16类,国际上通常以英国的园艺分类为通用标准,现介绍四个常见类群。
1.喇叭水仙群(Trumpet
一葶一花,花的副冠筒较长,形如喇叭。有9个种,其中主要是黄水仙
(N. pseudo-narcissus)又称喇叭水仙,是最常见的种。性耐寒,花单生,橙黄色,花期3-4月,染色体2n=14,15,20,22,30。
2.红口水仙群(Poeticus
大多数一葶一花,少数一葶二花,副冠短,长度不及花被的1/3,多数花被白色,副冠橙黄至红色。约有3个种,主要有红口水仙(又称口红水仙N. poeticus)染色体2n=14,21,28。
3.重瓣水仙群(Doulble Narcissi)
花重瓣,白色、黄色或复色,一葶单花或多花。
4.多花水仙群(Tazetta Narcissi)
一葶上有花8-15朵,花被与副冠常为两种颜色。有8个种,最重要的是法国水仙(又称多花水仙N. tazetta),花被纯白色,副冠橙黄色有香气,每一花葶着花4-8朵,中国水仙为其变种之一。
目前国内引进的园艺品种约30个左右,常用于切花栽培、盆栽及园林绿地种植。由于欧洲水仙退化程度比郁金香、风信子等其他的球根植物轻,种球开花率也比中国水仙高,盆栽或地栽,一次种植后,管理良好,可连续多年开花,很适宜家庭玩养,现将有关主要品种性状简要介绍如下(附品种图片):
欧洲水仙部分品种简介
|
品种名称 |
英文原名 |
花色 |
生长性状 |
|
卡特雷尼 |
Gdraniom |
白/橙 |
一茎多花,生长强健,花多,繁殖率高 |
|
威尔逊侦探 |
Dick Wilden |
黄 |
重瓣,生长中等 |
|
蒋妮塔 |
Juanita |
黄/橙红 |
生长健 |
|
幸运 |
Fortune |
黄/橙红 |
花较蒋妮塔小,易留种 |
|
小矮人 |
Dwarf |
黄 |
小花,植株矮,适盆栽或地被 |
|
活报剧 |
Ice Follies |
白/黄 |
副冠盘状,初开黄色后转白色,易留种 |
|
卡尔顿 |
Carlton |
黄 |
副冠喇叭形,可留种 |
|
白朗宁帽 |
Barrett Browning |
白/红 |
副冠橙红色,易留种 |
|
黄太阳 |
Yellow Sun |
黄 |
副冠喇叭形,可留种 |
|
荷兰船长 |
Dutch Master |
黄 |
副冠喇叭形,特大,种球易感病 |
|
二月金 |
February Gold |
黄 |
小花,副冠长,喇叭形,适盆栽或地被 |
|
水上花 |
Flower Drifct |
白/红 |
重瓣,红心,可留种 |
|
爱因斯坦教授 |
Prof |
白/红 |
副冠盘状大,红色,可留种 |
|
时尚 |
Double Fashion |
白/桔黄 |
重瓣,桔黄心 |
|
德克萨斯 |
Texas |
黄 |
重瓣,花心部橙黄色,可留种 |
|
卡络人的婚礼 |
Bridal Crown |
白 |
副冠白,一茎多花,生长强健,绿叶期长 |
|
金色丰收 |
Golden Harvest |
黄 |
副冠喇叭形,花期早,种球易感病 |
|
快活 |
Cheerfulness |
白 |
小花重瓣,一茎多花 |
|
塔希提 |
Tahiti |
黄/橙 |
重瓣花,心部橙红色 |
|
林苑 |
Birma |
黄/橙 |
副冠小,橙色 |
三、欧洲水仙生育习性
欧洲水仙为秋植球根,在长江下游地区露地种植,8-9月鳞茎基部的根系已迅速恢复生长,12月前后发叶,3-4月开花,花后是鳞茎生长的主要发育期,6月地上部的叶枯萎,鳞茎休眠越夏。
水仙的鳞茎类型,是属于非更新型鳞茎,当年种植的新球,第二年在生长过程中母球不会消亡。组成鳞茎的鳞片,一般有3年寿命,因此一个鳞茎球实际由1-3年,三个不同年龄段的鳞片组成。水仙鳞茎内的生长点,在每个生长周期内,大概能生成6-7枚叶,其中最初生长的1-3枚叶,为不完全叶,只具叶鞘不具叶片。后生长成的4-5枚叶,为完全叶,叶片部分抽出鳞茎成为同化叶,这两类叶片的叶鞘部分,都能贮藏养分而形成肥厚的鳞片,共同组成新的鳞茎。一个成熟的鳞茎,应该包括当年发育的第一世代鳞片,与上年发育的第二世代鳞片,而前年形成的第三世代鳞片,一部分成为主鳞茎的外围鳞片,或者因侧芽的发育,成为外层的干鳞片。水仙鳞茎鳞片的组成见图二。
欧洲水仙的花芽分化,通常在休眠期进行,分化始期比中国水仙早,有的类型与品种如喇叭水仙,在5月中下旬,鳞茎发育后期顶芽已进入花芽创始期。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也较长,有报告报导喇叭水仙要到8月底、9月初才完成雌、雄蕊的分化,9月中旬完成副冠分化。水仙花芽的成熟到开花还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期。欧洲水仙的促成栽培,应该在种球完成花芽分化后,用8-10℃低温处理50-60天,然后进入15-20℃的适宜栽培环境。
欧洲水仙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其耐寒力比中国水仙强。在华北地区,球根可以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性强,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为最好。
四、欧洲水仙在园林与家庭种植
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种球可以连年开花,一般周径在8-10㎝左右的小球都会有花。除了有些品种病害比较严重,种球容易腐烂外,退化的状况也较轻。欧洲水仙适宜在园林绿地中的花坛,花境、水际湿地与岩石园布景,也常用于小庭院与家庭盆栽。欧洲水仙通常的繁殖系数为1:2-3,有些品种可达1:5-6。除三倍体品种不能结籽外,有些品种还能结种。种子成熟采收后,可于秋季播种,早春出苗,连续培养几年,亦可形成开花鳞茎。现将有关园林与家庭种植的一些具体问题简介如下,请大家共同探讨。
1.品种选择——欧洲水仙在国内推广,主要应选抗病性强的品种。根据近年引种观察,卡特雷尼、活报剧、蒋妮塔、白朗宁帽、卡尔顿、黄太阳、小矮人、二月金等都有较好的推广效果。荷兰船长、金色收获等种球易感病腐烂。
2.栽植期——欧洲水仙露地栽植,最好在立秋——秋分(8-9月)期间种植。栽植期如拖到11-12月虽然不会影响开花,但立秋前后根系已开始活动,早种对植株与鳞茎生长发育有利。欧洲水仙鳞茎抗寒性比中国水仙强,种球可抗零下10-15℃以下的低温,在北京地区也可安全越冬。
3.覆土深度——鳞茎种植后的覆土深度宜达到5cm左右,覆土深浅影响到鳞茎的发育。
4.露地种植的更新期——露地种植后,一般在3年左右可以挖出种球,重新栽种一次,更新球的播种面积大体是原来的3-5倍左右。
5.解决休眠期园林景观的方法——欧洲水仙园林露地种植自6月到12月前后,因地上部分枯萎,地面祼露,园林景观较难看。可以采用与浅根性的宿根植物复种的方法,弥补下半年的地面裸露与杂草丛生的不良景象。长江流域用垂盆草、凹叶景天、马兰、蛇莓等复种有较好效果(附图片)。
6.露地栽植密度——为考虑种植后维持水仙3-4年的生长量和复种地被植物的生长发育,栽植密度可稀一些。建议行距40㎝左右,株距15㎝左右。
7.庭院种植——家庭小院可用欧洲水仙点缀院景,通常用丛植方法,3-5个球一丛,布置于阶旁、路边、墙根、岩石及水际边缘。种球更新期可比园林种植期长一些。种植地要防止长期积水。
8.盆栽——盆栽的种植期也应在立秋到秋分期间,一个口径15cm的小盆可种植2-3个球,20-25cm的大盆可植5-6个球,小型花品种如二月金、小矮人等种球量可增加50-80%。盆植稍密一些,盆口观赏效果好。盆栽覆土可使种球顶部稍露土面。当新叶发生后,植盆必须放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种植密度较高的盆口,第二年需要翻盆重新种植。欧洲水仙一些小花的盆栽品种,植株高度在10-15cm左右。切花品种植株高在40-50cm左右,为降低盆栽高度可在生长初期施用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等矮化激素处理,使用多效唑的浓度为20-30mg/L。欧洲水仙的花期一般比中国水仙晚,如要提前在春节前后见花,可在9月中下旬将种球放置于家用冰箱的冷藏柜内,约保持10℃左右低温,处理60天左右,于11月底前后种植,栽植后生长环境应维持18℃左右。
9.水养与插花——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一样可进行水培,最好用经过低温处理的种球,在11-12月水养,水养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6-18℃,为使高茎品种矮化,同样也可使用矮化激素。水仙切花的家庭应用可以在初开时,在花葶基部剪切,一般瓶插寿命为4-6天。商品切花,单瓣品种在花蕾露色期剪切,重瓣品种在花朵初开时剪切,剪后在0-1℃条件下可贮存10天,3-4℃时可贮存8天。
10.种球贮藏——种球在休眠期需要起挖的鳞茎,应该在初夏枯叶前后挖出,清除残叶,清洗鳞茎,凉干后在常温下,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贮存。家庭贮存可用纸袋装存,放于通风处,切勿装入塑料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