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是灵魂的所在——阅读《光明于低头的一瞬》有感

(2020-03-06 10:30:43)
分类: 开卷有益
     昨天,通过网络视频和老师们谈起写作。写作是需要反复练习的,正如世间的任何技能都需要一次次强化,习惯由练习而来,最终成为自然的行为。阅读迟子建先生的书籍,你就会被带着温度的文字所打动,那些文字是向导,生活的向导,人生的向导,那么自然地牵着读者的情感穿行在兴安岭的广阔世界里,也常常把她所经历的人世捧在读者面前,令人唏嘘不已。我确信,文字是灵魂的所在,如精灵一般描绘出只能用心看见的世界。
   
      我们对这个世界过于麻木了,听不到音乐,看不见美景,甚至感觉不到丝丝缕缕的情意。生活在一成不变的节奏里,疲于奔命,长叹人生苦短。天空的星星已经蒙尘,太阳也不再热辣,谎言与阴谋躲在一张张的慈眉善目之下,像一首民谣《白玛》里唱到的:“虚伪的人们都有着肮脏的脸庞”。随波逐流是多么荒唐,那个天性纯良的你慢慢忘记了自己的模样。梦想找不到回家的路,美好成了一种乌托邦

     重回大道,我们还有什么力量?重拾文字,写你所想,记你过往,一点点都是值得珍藏的星光。人到这个世界,灵魂是不朽的,身体是要面对病患的,身体终究要灰飞烟灭,而精神借助作品得以传承。写,就意味着精神的生长;写,就预示着生命的延续。

     在迟子建的文字里,闪烁着“我”的骄傲之光,无论是风景还是人事,三两句话中就有作者的感受。世界就是一个启发灵感、激发想象的所在,行走其中,没有独立思考与个性化的感知是悲哀的。正如每一棵树都有每一棵树的名字,每一阵风都有每一阵风的暗语,人的高贵就是拥有一颗细腻而善良的心,这颗心是我们的灵魂与世界万物的感应器,唯有不停跳动,才会与未知相遇。

     读她的人生经历,我常常想到自己小时候,恍惚间又一次次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小山村,回到那所百年老院子。阅读迟子建的文字,她童年里的那份滋味与数以万计的读者产生共鸣,每个人的童年就这样在文字中复活了。文字的神奇,除了传递精神与文化,更在于唤醒与激发,教育的意义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所在的那所老院子,是我童年里赖以生存的家,几块石板是雨天的垫脚石,东偏房、南正房,北小园。最爱小园里的花,一朵朵,恣意地盛开,引得蜜蜂嗡嗡飞。大人们在园子里育上地瓜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家里也常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大人们几句话不和,面红耳赤也是有的。我有时候就在恐惧中度过,很长的时间里感觉自己没有任何的力量感,没有办法左右任何的大人,童年是轻松的,又是压抑的——我不知道该如何来评价自己的童年,权作谜一样的问题吧,有些事情我留在七十岁以后咀嚼更好。今天在生活中的若干做法,一定能在童年找到影子,我知道自己四十多岁了,依然是个没有被完全社会化了的孩子。

    相信文字的力量,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写作,连续完成二十余篇,如果没有记错,这正是最初写作习惯的形成过程。而这番历练的根本在于一次作文竞赛和语文老师的鼓励,学校教育中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关键事件,激励激发他们体验刻苦训练的“甜”,教育才会真正印在孩子心灵深处。迟子建的文字在师范里开始发芽,那些亲身经历的事情变成了诉说的内容,一篇篇,把人生铺展开来。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生活是一个魔术师,我们的文字是魔法棒,写来写去,你会觉得作品中的灵魂其实是一个个曾经孤单、喜悦、忏悔、懊恼过的自己,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拥有光明,光明尚在前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