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美术大家胡献雅及其作品介绍

标签:
景德镇大师胡献雅名人名作收藏文化 |
分类: 瓷艺名人 |
http://s11/bmiddle/93d94f41gb77396eb485a&690
http://s9/middle/93d94f41gb77396f8e588&690
胡献雅(1902——1996)字正民,江西省南昌人,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景德镇名誉校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教授,擅长国画。胡献雅先生是江西辛亥革命老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廷銮的次子。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教授,擅长国画。胡献雅先生是江西辛亥革命老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廷銮的次子。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画会友,广结翰墨之缘,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过从甚密,成为事业上的知己。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学致远,终于跻身于大家行列,成为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
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画会友,广结翰墨之缘,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过从甚密,成为事业上的知己。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学致远,终于跻身于大家行列,成为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
胡献雅
追忆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当代八大山人、大写意流派巨匠。日本美术界盛赞“胡献雅是中国画坛巨匠,当代八大山人”,“大写意流派巨匠”。
坐落于南昌南郊的青云谱,据说是八大山人当年的隐居地。从青少年时代开始,胡献雅就喜欢到这座环境幽雅的道观,体悟前辈艺术大师的艺术真谛。1978年的一天,77岁的老画家再次来到这座已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院落时,当年那种奇妙的艺术感受仍在,他即席挥毫泼墨,完成了得意之作——《竹石鸡雏图》,这幅画汲取了八大笔墨精华,又跳出了八大的藩篱,形成自家面目,落笔成趣,妙人化机,堪称花鸟画的杰构。
浦柳散轻烟,江桃灿朝日。
放笔写风光,西山云际出。
个人作品
作品有《悠然》、《奋起》、《小园清趣》、《高秋》等。1933年胡献雅所作的《牡丹》国画选送加拿大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抗战期间,他受命创作了大幅《雄鹰》、《红梅》国画各一幅,致赠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英国首相邱吉尔(红梅国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43年,胡献雅先生为了推动赣地书画艺术的复兴,历经艰险,呕心沥血,在江西泰和县创办了“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及国画教授。1955年以后,胡献雅先生参加筹建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并一直担任美术系教授。出版有《胡献雅画集》等。
胡献雅精通国画,专长书法,擅作诗词,他的的国画以水墨见长,胡献雅笔下的梅、兰、竹、菊、牡丹、蔬果之类运用独特的造型语言,其画追崇八大山人削尽冗繁,返璞归真的艺术格调;其书取法怀素,上追二王,参合黄慎体势,中锋用笔,老辣似古藤,矫健似蛟龙;其诗词,熟唐诗宋词,学渊明易安,力求意境的深远。胡献雅作品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面貌,呈现出大师的风采。
胡献雅先生是江西辛亥革命老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廷銮的次子。他自幼颖慧,钟情绘画,加上渊源家学的滋养,使他的艺术天赋不断勃发。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画会友,广结翰墨之缘,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过从甚密,成为事业上的知己。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学致远,终于跻身于大家行列,成为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
作为江西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美术教育泰斗,胡献雅把一生主要精力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这块土地。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倾家资,募捐款,白手起家,创办“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还是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施教,他都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每当那些“老学人”追忆起胡先生的谆谆教诲,嘘寒问暖的情形,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情绪不召自来。记得原八大山人纪念馆吴振邦馆长生前曾对我谈起,他的艺术生涯就是从胡先生的发现开始的。1943年,胡献雅先生为了推动赣地书画艺术的复兴,历经艰险,呕心沥血,在江西泰和县创办了“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及国画教授。还聘请书画名家和文史名师梁邦楚、燕鸣、余塞、康庄、余心乐、齐宪模、胡江非、张孟纶等来校任教。当时的校工吴振邦按捺不住求知的欲望,经常爬窗上梯听胡献雅先生上课。胡先生发现后,请他进教室,并在黑板上即兴画了一匹奔马,要吴振邦临摹。当吴振邦用笔墨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奔马图》时,胡先生高兴地认定他是“可造之才”。于是免其学杂费,供其寝食,使吴振邦这位穷人家的“崽俚仔”迈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最终成为我省知名画家。在胡献雅先生倡导的“以德育人,德才兼备”美学思想阐释中,立风艺专培养造就了300余名美术高级人才,填补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术高等教育的空白。1955年以后,胡献雅先生参加筹建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并一直担任美术系教授,深受学生敬重和爱戴。前不久,我从民盟景德镇市委会副主委汪天生手中偶得胡献雅生前讲课稿复印件一帧。胡先生在讲课稿中把勤学苦练,循序致精,丰富画外修养,虚心请教作为绘画成功的“四要素”。据不完全统计,经胡先生培育的学生中,教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就达60多人。他们已成为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栋梁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说,胡献雅教授不仅是江西现代美术教育的泰斗,亦是全国闻名遐迩的美术教育家。
作为中国老一辈书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国画以水墨见长。无论是奇峰峻岭,暮云苍霭:还是花卉野禽,都可以感觉到作者创作的饱满激情和妙悟通神的艺术境界。如《荷花长卷》水墨花鸟画,表现出盛夏荷塘的美妙景致,这幅佳作较之张大千的《荷花长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笔下的梅、兰、竹、菊、牡丹、蔬果之类,亦都能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运用独自的造型语言,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面貌,呈现出大师风采。
http://s8/middle/93d94f41gb77ce61ddd57&690
http://s12/bmiddle/93d94f41gb77ce62c39db&690
http://s11/bmiddle/93d94f41gb77ce6322fea&690
http://s3/bmiddle/93d94f41gb77ce6417b22&690
作品图见: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2480492353/s/4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