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瓷艺论道 |
王锡良口述名人与景德镇等几篇
(一)王燕、陈瑶整理
几十年来,虽然身处江西一隅,却或因机缘巧合,或因工作关系,见过一些大文豪、大画家,他们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尤其沈从文、田汉等几位,不但对我,对所有人都极和气,他们的人格魅力,令我至今难忘,他们与景德镇的接触时间有长有短,然而确实都曾经和瓷都发生过交集,今天我在这里回忆起他们,也算是为景德镇的名人交往史留下一些故事吧。
标签:
文化 |
粉彩山水瓷画老艺人蔡旺清及其作品介绍
标签:
景德镇大师名人收藏文化 |
分类: 瓷艺名人 |
2012景德镇市陶瓷名人名家称号一览
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标签:
杂谈 |
分类: 瓷艺论道 |
戴文辉最近喜欢上“老厂货”。他刚从古玩城用3000多元淘到一个蓝釉花瓶,只算是当时的二级品,但他却认为物有所值。不过,相比起前几年,老厂货中的精品价格也已经不低,而且市场“买少见少”,回流的货源也逐渐被市场消化,一对50厘米高的青花瓶价格也可达10万元。“不要以为老厂货就是便宜货,这些青花瓶40年前就已经值2000~3000元。”景德镇瓷器行家李木容说,“老厂货就是现代的‘官窑瓷’。”
文、图/记者林琳、郭晓昊
1985年前的厂货最值得收藏
“厂货”在景德镇特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十大瓷厂和后来陆续建立的四大瓷厂生产的瓷器,时间截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十大瓷厂是著名的建国、人民、光明、艺术、宇宙、东风、红星、红旗等,四大瓷厂则包括了华丰、曙光等国营和私营厂。
这些瓷厂的设置沿袭了明清官窑的传统,各有分工。譬如建国瓷厂是在古代官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高温釉和低温颜色釉、仿古瓷为主;艺术瓷厂以釉上粉彩为主;光明瓷厂生产青花和玲珑比较多;宇宙、红星瓷厂主要生产高档日用瓷,而红旗则“主攻”高温釉釉下彩。
这种官窑的分工方法有其优
标签:
文化 |
分类: 陶瓷收藏 |
1
2
标签:
转载 |
分类: 瓷艺名人 |
标签:
景德镇雕塑瓷陶瓷美术家曾龙升收藏瓷器文化 |
分类: 瓷艺名人 |
http://s10/small/93d94f41xbb0219cb2ef9&690
曾龙升,字龙生,江西省丰城县人,生于l901年,卒于1964年,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雕塑名家。曾拜游长子为师,曾氏出生于木刻之家,其父及
标签:
景德镇瓷器款识文化 |
分类: 陶瓷收藏 |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标签:
西风安徽蚌埠馆藏元青花牡丹缠枝纹兽耳大罐收藏文化 |
分类: 作品介绍 |
安徽蚌埠馆藏:元青花牡丹缠枝纹兽耳大罐
西风著作《解码元青花瓷器与高仿》西风
标签:
文化 |
分类: 陶瓷技术 |
剔花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流行于宋代北方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的各大窑系,以修武(今属河南)当时峪窑的黑釉剔花瓷器最有代表性。以褐地衬托出洁白的纹饰最具特色。雁北地区(今属山西)金元时期盛行剔花装饰,以黑釉为主,在瓶、罐、缸等器物上剔刻简练的纹饰,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