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赵都市报对本.富尔曼的专访

(2014-09-03 19:34:54)
标签:

育儿

http://epaper.yzdsb.com.cn/201404/26/500839.html


亲子师生 换一种方式来相处


  “快一点、再快一点,不然迟到了,这下肯定迟到了,这星期已经是第几次了,你等着挨罚吧”;“专心写作业,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写一道题玩半天,写不完别睡觉”……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孩子的拖沓、写作业不专注、乱发脾气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家庭大战。一遍遍地催促,不错眼地盯着,效果如何呢?在芬兰焦点解决大师——— 本·富尔曼看来,既然唠唠叨叨地批评使问题更糟,不如换一种方式,陪孩子学习克服问题的技能。
    本·富尔曼是芬兰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师。他和他的团队在多年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15步儿童技能教养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芬兰形成和推广,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超过20个国家广为传播和实施。4月25、26日两天,本·富尔曼为石家庄市桥西区小学、幼儿园200余名业务领导、教师和100余名家长进行培训。

写作业困难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儿子写作业的困扰。他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还好,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现在半小时的作业能磨蹭好几个小时。我总是忍不住跟他发脾气,但一点儿用都没有。他跟我说他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呢?”被孩子写作业折磨得快要崩溃的家长这样求助于本·富尔曼。
    这位家长得到的答复操作性很强:跟你的儿子谈一谈,告诉他,他需要学习“喜欢做家庭作业”,不然就会很麻烦,因为他上了高年级,作业会越来越多的。告诉他,你想跟他一起编个游戏,帮助他学着喜欢做作业。
    对于游戏,本·富尔曼说得很具体,“这个游戏可以是任何他喜欢做的,重要的是,你要跟你的孩子一起设计这个好玩儿的游戏。比如,有这样的一个游戏,你也许可以跟你的儿子一起玩。游戏规则是,你准备一些彩色的小糖豆,或者巧克力豆,让孩子决定他要持续做多长时间的功课才来找你要糖豆。倘若孩子说10分钟,你就说:‘好啊,听起来不错。’每次他过来跟你要糖豆的时候,你都会给他一颗,但你要先把它藏在手里,跟他说:‘猜猜这颗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孩子猜对了,他可以得到两颗。”
    本·富尔曼嘱咐这位家长,这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想法。你和你的孩子可以有更棒的好主意让做作业这件事变得有趣。你可以仅仅奖励他一个“给力的拥抱”,或者击掌庆祝,或者做几轮的锤子剪刀布之类的游戏。注意:千万不要用计算机游戏、钱或者玩具什么的去奖励孩子,只是做一些好玩的事儿,一个简短的小游戏(几秒钟)就可以了。
    本·富尔曼对此解释是:“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难免有压力,但如果他们能够享受学习,就会学得更好。”从厌倦到享受,寻找轻松的路径。抛开学习的压力,全世界的亲子关系都差不多,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都挺快乐,偶尔也会有一些小问题,父母的担心焦虑,往往转化为更多的压力,从而错过了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体罚为什么见效差?

    本·富尔曼的信念是:孩子们生来就具足资源,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职责不是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欣赏他们的天赋,为他们的创造力注入活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力做到不干扰孩子的成长之路了。
    对于体罚,本·富尔曼认为,所有的孩子都会做一些错的,不适当的,甚至是违禁的事情。比如,他们可能会撒谎,欺负弱小,体罚他人,不经允许牵走别人的东西,逃课,损坏他人物品,私闯违禁区,等等。当孩子做了这些错的或违禁的事情时,大人需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干预,从而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而且明白不能再做类似的事情了。
    很多成年人会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体罚,这样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遍。惩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做同样的事。之所以用“惩罚”是要让孩子记住他们做错了,而且如果下次再做就会遭遇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惩罚。
    惩罚犯错的孩子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很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几乎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那些因错被罚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改正错误,尽管要被体罚,他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在这里,本·富尔曼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

15个步骤可以一试

    本·富尔曼先生来自芬兰,是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师。他是芬兰赫尔辛基简快治疗中心的创办人,开办的一系列课程在全球有巨大的影响。他和他的团队在多年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15步儿童技能教养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芬兰形成和推广,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超过20个国家广为传播和实施。技能教养法将家长、学校和朋友都带进来形成一个正向的帮助孩子学习技能的氛围,其结果不仅帮助了孩子,也改变了孩子身边的整个环境。在他的作品《儿童技能教养法》中,有具体阐述。
    比如:跟孩子一起讨论,确定一个特殊的技能,开始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技能的信心,请熟悉孩子的帮助者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相信他/她能做到;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看看怎么去学习,练习或改善这个技能;当孩子完成这个技能的学习时,按照事先的计划,去一起庆祝,并确定借此机会让孩子感谢他/她的支持者;当孩子掌握了这个技能后,适时提供机会让他/她选择下一个要学习的技能。
    支撑他方法体系的核心是:成年人倾向于把问题看成是需要处理的一些困扰,但孩子们却愿意把问题看成是缺乏技巧而已。于是,本·富尔曼倡导从儿童的角度看世界,目的是鼓励和帮助孩子们获取他们需要的技能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使用心得”之后,本·富尔曼发现,使用过程中,有的步骤是可以省略的,但是要因人而异。
    4月25、26日,本·富尔曼为石家庄市桥西区小学、幼儿园200余名业务领导、教师和100余名家长进行培训。“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打造快乐学校”是本·富尔曼先生专门为学校和老师、家长们特别设计的课程。两天的培训内容聚焦家校合作、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及学校文化等三个方面。培训中,本·富尔曼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和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和现场交流,他教给大家的不是理论,而是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和家长们亲身体验了各种技巧,验证芬兰教育“注重启蒙,鼓励并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核心理念及焦点解决式的教育新模式。同时,本·富尔曼先生还现场回答大家的问题,解决了老师和家长们的教育难题。

越简单越有效

    《儿童技能教养法》译者张红燕女士介绍,儿童技能教养法在芬兰等国家非常流行,因为这个方法很简单,很容易操作,几乎没有“副作用”。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虽然孩子会逃避谈论他们的问题,但他们很享受技能学习和带给他们的回报。此外,儿童技能养成法因为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从而把家长变成了一个参与的伙伴。
    谁都可以用吗?对于这样的疑惑,本·富尔曼非常肯定,儿童技能教养法适用于很宽的范畴,比如解决恐惧,不适当的行为,专注,坏习惯,乱发脾气,吃饭,睡觉,去卫生间,等等,等等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可以减轻一些由于严重精神紊乱引起的症状,比如注意力缺乏障碍、抑郁、强迫症、多动症和乱发脾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