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安
(2023-09-13 19:30:04)秋安
“他是个在同龄人中优秀的男孩子,爱干净、爱下厨、有想法、有审美、情绪稳定、有上进心、有责任道德感(我眼光不错吧)。”
这一句话的概括中,我最看重他的是三点:一是情绪稳定,一是有上进心。一是有责任道德感。有此三点,山海可平。我期待你们由校服到婚纱,由青春年少,到青丝成雪。
每个人出现在对方的生命里,是带有使命的。有的人,使命只有一段时间,等完成使命之后,他(她)就离开了,而有的人,其使命的时长,已经超越了时间,一直在,一直爱。
所以,见你提到你大学最好的朋友的恋爱遭到了她父母的反对,我是站在她父母这一边的。虽然我不完全明白她父母反对的理由(她应该也没有完全理解她父母的反对),但我还是站在她父母这一边,因为其父母的使命,远远大于她这位男友的使命,且对她没有任何索求。
倒是她的男友,可能对她的索求要多很多。
我的一个观点是,没有得到亲人祝福的爱情和婚姻,往往在将来是不幸福的。如果没有太强大的内心和处理人事的能力,不要轻易地不听父母之言。
最近我还在思考女子远嫁的问题。比如说,你一个湖南人,而你的对象是北方如黑龙江的人,这是否好的问题。我渐渐地认为,这不好。
产生这个念头的原因之一是,我在高铁上见一些远嫁的年轻的母亲带着婴儿回乡探亲,婴儿哭闹不休,年轻的母亲不得休息,又束手无策。那时其可怜的形状让我想,如果她不是因为远嫁,是不是要幸福许多?
幸福感来之于很多的因素。情感是第一位。但柴米油盐酱醋茶、物质的贫困和富裕、生活的辛劳和轻松、父母家人的看法,也是幸福感产生的因素。甚至这种探亲距离的长短,都可能是幸福感多寡的原因。
所以,又见你患得患失地写了这样一句:
“父母的认可、朋友的认可还是让我放不下心,我一定会在定人生大事前,找个机会带到老师面前看看,帮我参谋一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也想让老师放心。”
我一面感动,又一面想对你说,我虽未见你良人,但是我也已认可了。因为三个原因,一是他是衡阳人,你不是远嫁,你以后做了母亲之后,回自己的家还是回他的家,不必舟车劳顿。二是你们双方父母都已经认可,朋友也已认可,这已是难得的幸福感的外围。三是我对你充满信心。“我一直认为,在这个社会上与任何人的连接都是在表达自己。谈恋爱、结婚等等,也是一种表达自己,也是一种爱自己,只是表现形式是:投入到对方身上,并反馈给自己。
你这种恋爱的认识已经大大超过了许多你同龄的人。
从你的来信中,得知你换了工作,并且干得还很不错。这让我放心。但是如果此前我知道你要换工作的时候,我可能胆怯你的决定。你没有告诉我转换工作的过程,只告诉了我你的结果。让我略过了担心直接放心。这是何等的体贴!
你中间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可能明年这个时候,我又不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可能某年我离开了深圳。在那些做选择时刻,总会艰难又伴随心碎,但这种时候我总觉得我活着,像个钉锤。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在我读书的时候看出我有这样躁动不安的心,因为除了我,我好像不知道曾经的同学还有谁和我一样在一线城市沉浮。
这一段话,有些沉重。
但生活,哪有不沉重的事呢?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的确确,在你的诸多高中同学中,我已知的,有些还在学校深造,还未步入社会,有些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中进入了体制内,也有些在待业。——没有读书、也没有工作。在暑假,有四位你以前的高中同学来看望我。她们(他们)中的一个让我还是有点不放心。不放心,是因为她很多东西还未确定。
但我又想,生活永远向前,向前的生活中有害怕,有艰难。但是不要恐惧选择。
我始终深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是在进步的,我们不会陷于贫困。我们的生活不会动荡不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且,体制内的稳定,是否也是一种精神的内耗?如你所说的那样:人生似乎处处是围城,我羡慕的是某个角度,这个角度可能是30°,靠近一看,当角度变成了90°,好像也没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了。
你现在处在成家立业的关口。爱情和事业都处于一种明亮的颜色之中。内心不应迟疑。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要做颠覆性的决定。
你要始终警觉,自己是否在能力上退化?是否未来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你来信的第二段提到了楼市政策。——当然,是在泛泛谈谈政策变化时说的:
的确,这股社会的“寒气”已传导到很多人。不仅仅是深圳,即使我这个小城,也感觉到了寒气逼人。我们这个地区的九县三区,普遍财政困难,除了邵东和市区略好之外,其余各县市,连应该发放的工资都发不来了。市区很多门店倒闭。甚至有些看起来很红火的门店,也在忽然一天关门大吉。让人恐怖。
你如果有考虑,或者你的恋人有考虑,我建议你及早考虑房子的购买。不管购买在那个地方:深圳、衡阳、邵阳、广州、长沙。建议你考虑买房。以一年为期,入手一套面积适合你财力的房子。如能更适合于其他的因素的房子,则更好。这些因素是:购物、休闲、学区、交通、医疗、托幼、配套。
现在是要入手一套房子了。慎重选择期房(太多的不确定性),建议现房和二手房。因为你在最近几年,会成家,会有自己的孩子,你即将来到一个人生的最重大的关口。
家,是你的退路,是你的据点、是你出发的地方。也是安全感的象征、是归属的象征。
请拼尽全力,购房。最好是在深圳。哪怕稍微边缘一点也可,哪怕面积小一点也可。
财力允许、交通便利是优先的选择。
我现在又带了一届学生,现在一逐渐地认识,了解到一些人的性情。总体来说,和你们一样,他们(她们)是如此有活力,如此地异彩纷呈,让我每一天都处于被陶冶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有波澜起伏。并不是事事如意,但是高兴的、欣慰的时刻较多。
这一点,和你们当时在这个学校时一样。
此届带完,我可能不再担任班主任了。我的人生已经进入下半场了,我要好好调节我的身心,开启一种新的人生。
但我有时踌躇。因为每一次和孩子们的接触,带给我很多的快乐。有埋怨。但更多的是充实感。忙,是有好处的。闲,是有坏处的。少时,母亲骂生病的我时,口头禅是:你这病是打摆子打出来的(方言:你这病是闲出来的。)
闲,会生病。
但我主动的由忙到闲,或许是对我过去十余年的补偿吧。
前些日子,苏拉台风给深圳带来了内涝,我既担心,又不担心。担心是台风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火车停运。不担心是深圳毕竟管理能力一流。我希望,在外在家,请你一定注意安全。
你是在我生命中历时最长、写文字最多给我的学生。你的灵感,你文字中的悟性、灵动、以及舒缓的情绪,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触动。我很欣赏你说的这段话:
“写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是从现实写到自己,或者写故事,我发现我大多时刻在写自己的情绪,写自己的感触,现实在地下一层作为背景。读起来会不会吃劲?像是写日记,只是写给老师会让我总是提醒自己中立、独立出来去写,去做个第三方的观察者。观察这个社会在我身上的印记,观察我作为人的思想。我甚至不像在写自己,我在写另一个人。有些入睡前,我脑海里总有这样一幕场景:我坐在夜幕下的池塘边,池塘里的水是不断被不远上方的水滴聚集起来的,我的人生。而不断滴下来的水滴,是每一分每一秒。我就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时间慢慢滴,水塘的水越来越多,我在旁边坐着看,又不在其中。”
看到这段话,我不禁想起在很久以前,我在写给你的一封回信中说,写作,是一种疏离的过程。疏离自己,又拉近了自己。“我在旁边坐着看,又不在其中。”这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我有时拿起一年前或者更久前我写的文字看时,我能隐隐约约触摸到那时的自己。有时会赞美自己,有时会同情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越过千山万水之后的幸福感。
吾手写吾心。在那年你大学毕业时,我在一封信中写给你的叮嘱:请一直保持你写作的能力和爱好。
因为它对你的人生有益。
再次谢谢你的来信。再次高兴地见到你爱情甜蜜、事业有成。即将中秋月圆,而我希望你天天花好月圆人长久,心中每天开放一朵鲜花。
祝秋安。
2023年9月13日。阴雨。于弘毅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