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几个基本问题
(2013-01-30 10:00:3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几个基本问题
一、合作学习定义的内涵
(1)培养积极的相互依赖。(一种氛围:有乐同享,有难同当。 (2)形成个人和团体的相互负责。(两种责任:每个成员要为团体做贡献,团体要关注每个组员的进步)
(3)促进面对面的积极交流。(为每次成功喝彩)
(4)关注团体发展进程。(作用发挥有多好,如何发挥得更好)
(5)恰当使用合作技能。(平等、尊重、信任、中立地发表观点,友善地解决矛盾冲突)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1)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促进良好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亲社会行为)
(3)提供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和不同观点。(凤凰卫视:评论不是结论,提供了多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4)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结果:形成合作技能,培养更强自尊,提高学习成绩。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要素
1、横向解剖
(1)师生互动。(基本目标:促进独立思考)
(2)生生互动。(基本目标: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相互支持)
(3)任务具体化。(促进小组间的共享与合作,利于实现整体目标)
(4)角色个体化。(促进成员间的沟通和共享,利于完成小组任务)
2、纵向解剖
(1)小组活动目标化。(活动结束时的终端结果)
(2)活动任务组织化。(成员数量、所需时间、角色分配、激励措施)
(3)活动技能指导化。(教授合作技能——心理上:为小组和成员开放、坦诚;行为上:为小组提供知识、信息,分享学习材料;为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准确理解、总结成员的话语;中立地、建设性地评估成员的贡献;积极地承认成员的贡献)
(4)活动过程监管化。(仔细观察、恰当介入,提供支持)
(5)活动结果总结化。(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评估总结)
四、关于分组问题
1、异质分组(能力高与低、擅长与不擅长口头表达、好动与好静、喜欢理科类与喜欢文科类、男生与女生等)。多元组合通常能促进合作,信息和观点流动传递快;这种组合与社会人群组合一致,使学习者接触相同和不同的类型,从而为对话提供动机,为分享提供需要,能激发兴趣和能力为,积极完成小组任务。
2、人数多少。受班级大小制约。小组人数的多少会影响:(1)小组的能力范围;(2)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3)分享材料的有效性;(4)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一般的,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最为有效的小组人数为4—6人。在班级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小组越小,数量越多,老师与每组互动的次数就会减少,监控就越难。7—8人的小组一般争论较多,达成共识的时间较晚,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就较多。当小组活动时间较长或人数较多时,任务和角色专门化。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什么?
独立、自主 的“先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合作学习,交流研讨就是空的、无效的。许多课堂上的沉默不语、问题质量不高、成员之间不能形成共同研讨话题,都是与这有关。“先学”就是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和独立完成问题评价—导读单。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够出彩的关键环节。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功夫在课外”。无论学生,还是老师,课外学生的结构化预习不落实、不到位,教师的“一案三单”开发,放弃学情研究而随意复制或转帖,敷衍了事,课堂都不会有效。
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书可以懂的,什么是学生读书后还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懂的。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发挥真正的效用。
2、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来定。但老师一般必须做出较为精确的估计。(1)小组作业的时间;(2)组内成员分享作业的时间;(3)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的时间。(4)教师总结归纳的时间。一般的,各组作业的时间将耗去合作学习的60%—80%,剩余时间必须分配给各组展示或全班质疑、讨论,以便是小组作业形成一个统一的成果。
3、如何吸引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投入小组学习?
积极不参与。小组成员谈论小组学习任务以外的事情。
消极不参与。对小组任务漠不关心,沉默不语。
办法:
(1)将小组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使小组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所有成员。
(2)组内结对子,相互负责,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更正作业等。
(3)利用专栏,公开每个成员的任务和小组学习的进展,然后鼓励慢者、差者不断努力,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4)有意识地限制分配给小组学习材料的数量,使成员之间必须保持来往,以便分享完成任务。
4、如何确保学差生或不善言语者在小组内的发言权?
生进师退,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以前的话语霸权慢慢消失了,但要防止话语权为个别优秀生所独占。所以,要面向全体,尤其要关注、确保学差生或不善言语者在小组内的发言权。
办法:(1)鼓励引导看长处,树立自信;(2)承包帮扶不放弃,荣辱与共;(3)明确人员勤督促,培养习惯;(4)减低难度给机会,为他喝彩。
5、如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两个误区?
小组合作误用:当教师把学习任务还没有恰当的组织好,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分使用:当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理解消化,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办法:(1)引导学生落实结构化预习,独立完成必要作业,如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依据学生结构化预习和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的实际,在摸清学生先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好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在最近发展区组织小组学习任务;(3)教师根据小组数量和组员数量,将难易程度相当的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或个人。(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从来都是互补的。当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兴趣不高或感到厌倦时,教师可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直接教学、自主学习、独立训练等教学方式。
6、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听、思、疑、研、结、赞”。具体来说就是:
(1) 尊重地听取同学意见
(2) 仔细地思考自己观点
(3) 及时地提出心中疑虑
(4) 积极地研讨你我互动
(5) 客观地总结达成共识
(6) 欣赏地称赞同伴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