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天坑地缝”

标签:
旅游文化 |
退休多年来,一直与夫人跟团旅游,去了境内外不少地方。随着岁增力减,去年10月我与夫人尝试重庆自由行。头回去,免不了做足功课。那天中午,航班从虹桥机场飞抵重庆,我们搭网约车至洪崖洞景区附近宾馆入住。
考虑时间、体能和交通因素,计划游览城市中心和著名景点。前两天乘地铁加步行,我们游览了解放碑步行街、洪崖洞景区、千斯门大桥、李子坝轻轨站、十八梯、磁溪口古镇,打卡拍照,品尝美食,轻松随性,自由自在。
似乎不够尽兴,见宾馆内设某旅行社,我们前去咨询。工作人员热情推荐旅游项目。翻阅资料,感觉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的武隆“天生三桥”“天坑地缝”景区错过可惜,但又担心路途艰险,犹豫再三,最终下决心参团一日游。
“天生三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桥群。这天旅游大巴从解放碑出发,先走高速公路,再走盘山坡路,至景区午餐。12时许,我们进入“天生三桥”景区。导游提醒,全程需步行4小时,且不走回头路。我们作好了“吃苦耐劳”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三桥”即羊水河峡谷上天然形成、连接两岸的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构成“三桥夹两坑”奇特景观。当天乌云笼罩,雾气缭绕,温度低湿度大,虽身穿冲锋衣、滑雪衫,仍体感寒凉。在崇山峻岭中,我们沿山腰中曲曲弯弯、湿漉漉石板路快步前行。仰望峰云相接,俯瞰悬崖峭壁,环视林茂木秀。移步赏景,驻足拍照,还要提防跌倒,紧紧张张走了个把小时,已额头出汗,腿酸脚胀,欲停下休憩,却见导游招手,原来要搭乘旋转观光电梯下到“谷底”。不远处青瓦翘檐、木质结构的“天福官驿”吸引我们前往。驿站曾为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传递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参观间隙,赶紧补充水分,放松筋骨后,继续沿栈道前行,“人在桥下走,瀑在头上流”,疲劳难免,但景美如画,心旷神怡。一个时辰后结束了“天生三桥”游览。
随即乘大巴转到“天坑地缝”。这里距离奉节县城70公里,地形复杂,山坡陡峭,道路狭窄。在“天坑”游走,成为“坑底之人”;钻入“地缝”探险,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放眼望去,绿色峡谷与各色游人构成美丽画面。然而行程更加艰难,栈道曲里拐弯,一会攀爬,一会下坡,幸好戴着护膝,下台阶侧身,减轻了膝关节压力。稍快走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们边息边行近两小时,终于走出谷口,按时抵达集合地点,受到导游赞许。
此次“挑战成功”给我的启示是:老年人旅游要提倡“量力而行”,“有备而游”,愉快出行,安全归家。(此文刊于2025年2月11日《上海老年报》旅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