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御赐金牌

(2024-12-11 20:35:53)
标签:

历史

收藏

多年前逛古玩城,在露天地摊上发现一枚雕制特别的银元,我拿起细察,却发现上面雕有“大清御赐金牌”字样,真假难辩,觉得好玩,卖主出价合适,就收入了囊中。

这枚“大清御赐金牌”表面银色透出浅淡的金色包浆,直径45mm,厚3mm,48克。两面分别铸有楷体“大清御赐金牌”“福州船政成功”字样,“御赐金牌”两旁为象征帝皇的威龙,“船政成功”两边系升腾祥云。其图案精美,字体清晰,包浆自然,品相较好。

1866年清朝咸丰时期“洋务运动”兴起,时任闽江总督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抵御外来侵略,必须建立新式海军,培养造船和海军人才。”在左宗棠、沈葆桢等官员主持下,清政府在福州马尾建厂造船,兴办船政学堂。当时马尾船厂聘请了掌握科学技术、熟悉船政制造和教学事务的法国人来当监督,并签订保约,规定5年内教会我国学员造船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建造船只。187312月保约期限将满时,我国员工已能自行设计建造大船了。于是船政大臣沈葆桢会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联合上奏,提请给予洋教员奖励及遣散费。经朝廷批准,共下发赏银及遣散费15万两。为表彰传授造船技术的洋人,1874年清朝政府颁发了“大清御赐金牌”(系银质镀金)和“大清御赐银牌”。

福州船政局在中国近代造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696月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下水。截至1895年,共造船舰30多艘。造船技术也逐步提高,从最初仅能制造150匹马力以下木壳船,到1887年制成第一艘铁甲船,轮机也由单机改为复合机,动力增至2400匹。福州船政局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性能与从国外购买的战舰相近。

“大清御赐金牌”印证了我国造船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值得珍藏和记忆。大清御赐金牌


(此文刊于20241121日《上海老年报》休闲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香可食
后一篇:盘点202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