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取静过大年
(2024-02-11 21:43:22)
标签:
文化情感 |
农历春节是在欢天喜地,热热闹闹中度过的。除了街上张灯结彩,全家团圆享用美馔佳肴,孩童新衣袋里有了压岁钱,烘托过年气氛的就是放炮仗了,在此起彼伏、惊天动地的“嘭啪,嘭啪”声中宣示:过年了!
多年前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空气,鞭炮销声匿迹。不过人们始终处于春节习俗喜庆中,拜年贺岁,迎来送往,连轴宴请,推杯换盏,以至休而无息,身心俱疲。这时倘若选择闹中取静,适时独处,益处良多。因为独处是个人最自由最轻松的方式了。
过年时的热闹难免且身不由己,但也有古人例外。除夕夜,诗人陆游就放下酒杯,在灯前提笔认真用小草体书写迎春桃符,丝毫不受屋外爆竹燥声影响。有古人新岁时日“听歌奏管弦”,自娱自乐;还有古人“为游百病走周遭”,往僻静处随意漫步,健体益心。
时光倒转,以前过年我也喜欢朝南京路淮海路跑,那里人多灯亮热闹。还喜好直接将“冲天炮”抓手上放,点燃后“嘭”的一声,猛地窜到四五层楼高,再“啪 ”炸响,震耳欲聋!然而,有一次碰到劣质炮仗,燃后在手中炸响,顿时虎口震裂,疼痛难忍,教训深刻,从此罢手。
如今年近古稀,过年“轧闹猛”性子退化,思忖不如效仿古人,闹中取静过大年。除去必须的参与热闹外,或翻看闲书,闲情逸志,修身养性。有的书再拿起阅读,又有一番滋味。或提笔临贴,体悟古今。几临《兰亭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时光穿越,似醍醐灌顶,启示老之已至的我,快乐过好每一天。或围炉煮茶,慢品香茗。汤清色碧,香馨沁肺,提神醒脑,清空思绪。或“葛优躺”孵暖阳,听听轻音乐,在抑扬顿挫乐声中闭目养神。或干脆闭门外出,就近找个开阔僻静处,漫无目的、随意悠闲地散步,看着西边红彤彤夕阳渐渐落下。
(此文被2024年2月6日《上海老年报》红枫版采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