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清溽暑
(2022-08-12 21:28:22)
标签:
娱乐健康 |
进入暑天,烈日炎炎,连日气温高烧不退。每天傍晚在小区散步,虽余热蒸腾,但微风徐徐。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上蝉不知疲倦地欢唱,时高时低,此起彼伏,如同演奏快乐交响曲。我被吸引驻足倾听,渐渐心静,凉意自来。
蝉,又名知了,上海人叫“野乌子”。雄性蝉身体两侧有环形发声的器官,身体中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响亮蝉鸣就是由此发出,吸引雌性与其交配,也吸引好奇的小伙伴捕蝉赏玩。
上小学时,我最期盼放暑假,可以自由安排作息,尽兴玩耍。上游泳池游泳,养蟋蟀斗蟋蟀,自制竹筒喷水,刻纸花样,掼纸刮片,打玻璃弹子等等。当然还有约小伙伴捕蝉,工具是2米长的竹竿和面筋。湿面团在水中洗去淀粉,就成为粘性很强的面筋。再将面筋裹在竹竿头上,捕蝉神器制作完成。
午睡后,小伙伴们相约来到马路对面上街沿。葳蕤的梧桐树上蝉声高亢嘹亮。听声可辩蝉(沪上蝉为3种):“知了”,声音响亮,体大,浑身黑亮;“耶斯特”,中音,比“知了”略小,湖绿色;“叽”,声音尖细,体小,褐色带麻点。锁定目标后,选好角度,双手握竿,慢慢伸去,距离蝉两三公分时屏住呼吸,猛地朝蝉捅去。被面筋粘住后,蝉振翅拼命挣扎,发出急促叫声。若蝉受惊,撒泡尿就飞走了,只好移步再寻找新的目标。
我将捕到的蝉装入事先用棒冰棒、橡皮筋制作的笼子里,或者用棉线系住,让其爬在窗外大树上养着,声声蝉鸣犹在耳边奏响,遗憾的是存活时间不长。
还有一年暑假,读初中的我和弟弟回父亲老家如皋乡下,看望健在的老爹和姑妈。一天吃罢晚饭,堂哥约上我和弟弟,来到村小学校水泥操场上。堂哥点上玻璃罩煤油灯,黑暗中灯光格外亮堂。堂哥让我和弟弟蹲在煤油灯旁,他跑到操场边的大树旁,用脚使劲蹬树。“吱吱、吱吱”,蝉尖声叫着,纷纷朝明亮的煤油灯飞来,撞到灯罩掉在地上。我和弟弟赶紧捉蝉装入布袋,一会儿就捉了几十只黑蝉,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过,少了紧张刺激的过程,也就少了玩蝉乐趣。
其实蝉鸣是夏天大自然应有的声音。20年前乔迁新居,不知是小区里树木尚小,还是频繁打药的关系,夏天很少听见蝉鸣。时过境迁,小区树木成荫,花草芬芳,鸟雀啼鸣,蝉儿也重新欢唱。而傍晚时分,蝉的叫声最悦耳动听。
古人以为,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心静自然凉”,内心平静,身才不热。要想心静,可阅读写作,练书法,听音乐,品香茗,窗前远眺,盘腿打坐,闭目养神等等。而夏日傍晚散步,听蝉“一声清溽暑”(唐雍裕之《早蝉》诗),妙不可言自感知。儿时捕蝉玩赏,老时听蝉纳凉,也算是一种升华吧!
(此文刊登于2022年8月9日《上海老年报》红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