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处理困难气道一例(2013-12-25)

(2013-12-25 21:03:14)

一个急会诊电话,把我叫到了重症监护室ICU

这是在中几友好医院中新建立不久的一个科室,一间病房,3张病床,每张床位都配有监护仪和制氧机,科室还拥有一台虽不太正常但也能尚且工作的呼吸机。在这里,这要算是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医疗条件的地方了。几个月的时间,别看科室不大,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救治了不少危重症的病人。

今天这个患者,女性,65岁,18小时前因车祸所致颈部外伤送至急诊,入院查X片示第56颈椎错位,临床查体提示颈部脊髓严重受损。患者入院8小时后,目前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律,血压心率基本正常,需要进行紧急气管插管。

在我来之前,当班黑人医生已经进行了气管插管的尝试,但由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插管困难,在暴露过程中,心率一度由85降至30/分,以致插管无法完成。

其实,像这样的患者,我在国内处理过一些,应用硬支镜(视可尼喉镜)可以在避免颈椎进一步损伤的基础上顺利实现气管内插管。当然,纤支镜引导插管也是可行的,不过,与之相比,硬支镜操作更加快捷简便。

可惜,这里是没有那些先进设备的,能选择的只有一柄普通喉镜。不过,我还有一招,盲探插管!!!没有肌松药,也没有辅助用药,患者自主呼吸存在,口腔紧闭。我的法宝是,自制的塑形导丝!在用开口器撑开牙齿、用喉镜片挡开舌体之后,我用自制的导丝引导,在完全不可视的条件下,通过听取导管内传来的呼吸音,判断导管尖端与声门的位置关系,再不断调节导丝塑形的角度,使导管前端能够对准声门,在患者屏气后的呼气瞬间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全过程要求患者开口度达到两指,而无需搬动患者颈部,过程中可以实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任何波动。

当成功的那一瞬间,我深深的松了口气,因为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够完成。与此同时,在我的耳边却响起了一阵掌声,我抬起头,发现那是来自身边黑人医生的掌声。这样的声音,出现在监护室ICU里,在监护仪滴滴答答的衬托声中,着实显得很不协调。然而,那一瞬间,却又是来得如此自然。

我很欣慰,我的一技之长能让一个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在我的内心中,感慨万分。我非常感谢那些曾经手把手传授我麻醉技术的前辈们!是你们,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出来这些有效的方法;是你们,用心体会总结出来这些细微的经验;是你们,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无私的传授给予了我。今天,我再次用上了。

谢谢你们,我的恩师和那些带我成长的老师们!

 

http://s6/mw690/002Hwijqgy6Fh8cvItD65&690

http://s4/mw690/002Hwijqgy6Fh8aOKIP63&690

http://s14/mw690/002Hwijqgy6Fh8e2jmJ5d&690

http://s6/mw690/002Hwijqgy6Fh8b17OBc5&690

http://s3/mw690/002Hwijqgy6Fh8bXnxM22&690

http://s8/mw690/002Hwijqgy6Fh8ccFPF4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