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首战告捷(2012-08-29下午)

标签:
杂谈 |
今天, 2012年8月29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对于第23批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来说,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因为正是在今天,我们来自中国、来自北京、来自安贞医院的外科医学专家团队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里开展了第一例外科手术,并且首战告捷。
连连几日的倾盆大雨,现在忽而变得晴空万里,就像是专门为庆祝这次成功而准备的盛宴。
年轻女性,腹痛原因待查,考虑阑尾炎可能性大。其实,这样的手术在国内做之轻而易举,胜之胸有成竹。然而,在这里,则不然。没有充足的术前评估条件,没有得心应手的手术器械,顺利完成谈何容易。但,我们做到了。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其实我的内心一直是忐忑不安的,直到手术结束,直到病人安返病房的那一刻。
没有椎管内麻醉器具,没有适宜的全麻药品,没有完备的抢救措施,只有简单的麻醉机监护仪,和不能正常工作的呼吸机,加之可能随时停电的消息……一切,像一块块沉甸甸的大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在摸索中前行,总要谨慎小心,总要为自己准备好一条退路。”这是我从事麻醉以来,铭记于心的一句话。
然而,此时,好难!手边的条件太有限了。
“万事成难非难事,
只怕心静苦心人。”
难,不是不能,不是不可以战胜。而且,既然做,就要力求最好。
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还好,我锦囊之中藏有两件法宝:充分的评估和果断的处理。其实,麻醉医生的工作很简单,双手和大脑足够灵光就可以了。虽然,没有工具和药品,我自是无能为力回天乏术;但是,在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下,便可大显神通一展身手。
氯胺酮、安定、芬太尼,最简单的药品,在这里,却是最实用的,也是唯一的,是没有备选的选择。一种所谓“经典的”、“古老的”,换言之,就是现在已摒弃不用的,一种通过加深麻醉而无肌松的全身麻醉方法,为外科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不能说,是一场赌博;但至少,是一场高空走钢丝的演艺。如此这般把病人的命运和我的命运紧密相连,想必会它存我荣、它亡我辱。然而,只得如此。
好在,我胜利了。相信,这是一种磨练。相信,这是以后要常做的磨练。也相信,我会在磨练中有所成就。
已是下午四点了,随访术后病人归来。黑人就是强悍,恢复很快,已经坐起来了。听不懂太多法语的我,却读得懂脸上的表情。病人和家属的感激让我很欣慰。
http://s3/bmiddle/938ac46cgc869bfa5e412&690
http://s10/bmiddle/938ac46cgc869c8275ff9&690
http://s6/middle/938ac46cgc86ab4d25c7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