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学啦(2011-12-16)
(2011-12-19 22:02:25)
标签:
杂谈 |
并不多时,从安贞医院驶出的中巴车,就把我们一行十余人带到了北京语言大学。下了车,手里提着刚刚发下来的一大袋子学习材料,三本书、两支笔、一本电子词典、一个复读机,装的满满的,沉甸甸的,是期待,也是任务。我们走进北语的正门,在广场的旗杆下,等着传说中将与我们一同出征的“小翻译”把我们带到上课的地方。再一次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再一次感受这片净土的气息,仿佛,再一次年轻了起来,再一次有了获取知识的欲望。
在二教楼的西侧,是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与“法语联盟”合作的所在。大大的红的“af”的字样,在楼体上很是醒目。就在一层,走过了一段不长的、却是很有格调的楼道,尽头便是法盟专属的阅览室,一种典型的法国人的优雅与浪漫的气息肆意的飘落出来。一种清新,一种好奇,无意间打动了我。而我们的教室就临在间壁,一墙之隔,很是幸运和满足感。
其实,今天并不上课,应该算是个开学典礼。医院的书记来了,卫生局外事处的领导来了,北语培训部的领导也来了,只为了我们,为了这十八个特殊的学员(一人未到)。我们有个共同的称号:第23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预备队员”。想来,现在的我们,还只能算是一棵“苗”,要想成为可用之“材”,还要锻炼,还要考验,还要最后的审批。不过,一切都难不倒我们。
毕竟是开学典礼,领导们依次的讲话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关心,激励,还有祝福。然而,有两段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让看似的平静不再平静,让原有的激情更具激情。
医院的书记说:“此次援非之行,能得到什么,你们慢慢体会。两年的时间,将失去什么,我觉得可能有三点。第一,是亲情。远走他乡异地,将错过许多与家人相依、与子女相伴的机会。第二,是技术。支援落后地区,将无法站在新进展的前沿、溃于时代的步伐。第三,是健康。身处贫瘠的土地上,难耐的疾病可能消磨的不仅是身体。”
是呀,很实在,说到了我不敢触碰的心底。不过,也使我想明白了,是挑战也是机遇。庆幸的是,可能会失去的那些都是我能把握的。
北语的老师说:“语言的学习,想做到成功,有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一,在于年龄。人在青春期前记忆力是最佳的,之后便走向了下坡路。第二,在于天赋。父母给的基因加上幼年环境的影响,是成才的捷径。第三,在于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还好,虽过而立,两难求,但终留一搏。我们失去的是记忆力,但岁月还给我们的是理解力。我们错过了成才的捷径,但懂得了坚毅与努力可以铺平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道理。
既然,开始学习了,就要学出个名堂,学出个成效。我信,天必酬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