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07-09 16:21:12)分类: 高考研究 |
中国考试: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
一、紧扣时代主题,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性
一是融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内容,展现中国抗疫精神风貌。试题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感受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的科学精神,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全国卷第40题以国家卫健委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诊疗方案变化所反映的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全国卷第39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背景构建试题情境,要求学生回答战胜疫情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独特价值。
二是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脱贫攻坚战中,青年人一直是强大生力军,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卷第40题以网红、教师、大学生和海归等的扶贫故事为素材,展示青年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聪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引导学生从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奋发有为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思考自身如何树立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选材全国两会讨论和审议通过民法典,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著优势。全国卷第39题围绕今年全国两会审议、讨论民法典草案这一重大热点问题,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是着眼扩大开放新举措,展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全国卷第15题基于这一历史背景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建设自贸试验区积极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二、坚持价值引领,发挥学科积极导向作用
一是加强价值观教育,激励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试题重视对价值观的考查,通过精心设计背景材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I卷第22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价值观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思想政治试题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通过精心设计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全国卷第19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一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落实美育要求,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思想政治试题注意挖掘学科育人价值,重视审美意识的引导,通过精心设计背景材料,让学生感知美丽、体验美好,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全国I卷第19题,以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创作与广泛影响为背景材料,促使学生理解优秀文艺作品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所在,鼓励学生不断实现美好理想。
三、深化改革,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结合学科特点,遴选确定重点考查的关键能力,突出信息整理、论证与阐释、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人才选拔效果。
一是强化信息整理能力考查,引导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思想政治试题强化信息整理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新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全国卷第15题,以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动态为背景,要求学生推断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状况,试题不但考查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而且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
二是强化论证与阐释能力考查,助力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思想政治试题强化论证与阐释能力考查,助力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效果。全国卷第38题以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神为主题,通过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发展方式的具体描述,要求学生分析发展家庭农场对激发我国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学生回答此题必须联系情境内容,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和归纳。
三是强化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试题高度重视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通过精心设计试题情境和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卷第40题以新中国黄河治理为背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考查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意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治理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