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简报26:领悟“新课标”理念践行“学科核心素养”

分类: 工作简报 |
工作室简报26:领悟“新课标”理念
为了深刻领悟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引领教师更好的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姚永刚名师工作室于2018年9月19日开展了“领悟新课程理念,践行学科核心素养”专题交流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姚永刚老师主持,工作室10人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
http://s15/mw690/002Hw6M4zy7nVxuKBbM7e&690
首先,名师工作室成员李阳老师从“课程性质重新审视,基本理念调整和亮点,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凝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特征,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建议,学业质量标准(评价机制的变化)”等六个方面对习心得和体会与大家作了分享交流。
http://s12/mw690/002Hw6M4zy7nVxwcQ9Z7b&690
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此次修订课程标准,把学科核心素养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高学科素养的人要具备“做题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即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眼光、社会生活实践的眼光、价值的眼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活动型学科课程开展”:一是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二是要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教学与评价,必须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三是要优化案例,采取情境创设的综合型教学形式。优化案列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四是要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将学科内容的教学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学生是否有获得感、成就感,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提升。
http://s4/mw690/002Hw6M4zy7nVxxykqT73&690
其次,工作室主持人姚永刚老师作了《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进的一些建议》的辅导。政治课堂更加重视感性体验,突出生成过程;注重问题引领,实现生活、知识与技术的有机统一。一是要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了解学情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还体现在材料的真实性、感受的真实性、问题的真实性等方面。二是要完善探索过程中的内化。一方面,教师应提高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观点的巧妙地、合理的、高位的内化能力,实现智慧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完善过程中观念的内化,自觉参与研讨性教学活动,转变观念,促进自我的成长。 三是要注重理论的自觉运用。教学改进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的理论自觉,尤其是要自觉地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及时更新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使课堂达成“形散而神聚”的效果。
本次交流活动,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精神,践行学科素养,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必将引领新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