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设计
(2018-04-05 08:18:45)分类: 教学设计 |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设计
黄陵中学
一、教材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第二框。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2、识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地位及其主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觉悟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法
教学重点: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故事“小驴过河”
有一头驴驮着一袋盐过河,脚下一滑跌倒在水里,盐遇水后很快溶化了,这头驴站起来后顿觉轻松了不少,可谓是“春风得意驴蹄急”;过了几天,这头驴驮了一袋棉花过这条河,心想上次驮东西摔了一跤,省了不少力气,这一次何不故技重演呢?于是故意跌倒在水里。棉花遇水到迅速吸水,重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当小驴满怀期望继续前行时,却因不堪重负再也没有从水里站起来。
驴子为什么再也没有从水里站起来?请用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在我校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学,二是后勤供应,三是行政管理。
1、以上三个矛盾中,哪个矛盾之主要矛盾?为什么?
2、学校工作能否只注重教学,忽视其他问题?为什么?
教学是主要矛盾,我们做事要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然后抓住关键下手。在学校工作中教学是关键。我们一定要把教学质量提高,才能很好地带动了整个学校工作的顺利完成。学校工作不能只抓教学而不管后勤工作,我们要抓住重点,同时要统筹兼顾。
哲学上,我们就把类似于教学的问题称之为主要矛盾,而把相对于后勤供应、行政管理的问题称之为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与主次矛盾有关的名人名言、俗言俗语:
A、眉毛胡子一把抓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C、十个指头按跳蚤
D、一个好汉三个帮E、擒贼先擒王F、一个篱笆三个桩
H、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I、牵牛要牵牛鼻子
K、学会“谈钢琴”的工作方法
特别提示: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合作探究二:
IT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成为了某些高科技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现如今我们也能经常性的在某些网页和论坛上看到广大网民之间相互谩骂和地域攻击,慢慢演变成一个区域相互攻击平台,对于这些现象您是如何看待?
温馨提示:
首先不能因噎废食,要把握主流,要充分利用网络发展自己。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要自觉抵制网络对我们的消极影响。网络聊天要谨慎,网络游戏要适度)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特别关注:
识别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运用的提示词:以……为主体 // 以……为主导//经济形势、国际局势和我党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 // 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 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 因小失大 // 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和支流等)
知识总结: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含义:
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的关系
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论,离开两点看重点,或离开重点看两点都是错误的,都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或均衡论。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合作探究三: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温馨提示:
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哲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每个矛盾又有各个不同,我们在解决不同的矛盾时要根据矛盾的不同特点,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能“一刀切”、“一风吹”,并且矛盾也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根据变化了发展的特点,全面的整体的特点,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思维拓展: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量人为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看菜吃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等等。
识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的提示词:具有不同特点 // 存在着差别或差异 // 区分对待 //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在不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 // 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 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研究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特点 // 办事情要有针对性 // 发挥……独特优势 // 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不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去对待矛盾的有关成语、俗语:如“结果适得其反,使矛盾更加复杂化的做法。
(三)质疑解惑
“两点论”“两分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1)区别:第一,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两点论、两分法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第二,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侧重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两点论、两分法侧重于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对事物做全面分析。
(2)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两点论、两分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两点论、两分法的具体化。
(四)课后作业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学习中,我们也要针对各门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回答: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给学习、工作带来损失。
(五)课堂检测
1、下列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
因地制宜
东施效颦
A、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中南大学营建“绿色网络校园”:坚持弘扬“红色的”,以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全力封堵“黑色的”,校园网络文化。中南大学的举措体现的哲理是(
A、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评价有所不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C、创造必要条件,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
D、看问题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策略,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究知识,立足于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寻找材料,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国家、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