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2018-03-22 10:58:42)
分类: 名师论坛

谈谈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黄陵中学   姚永刚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课堂更加有效,大家都在实践和探索中。一节课是否有效和成功,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思维含量和符合学生的实际,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十大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会对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应该就是主导和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就是说教师是课堂的导演而不是主演,导演主要的作用就是让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演员表演不到位,对角色的把握定位不准确的时候,导演就要帮助演员,启发、引导演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引领者”。当学生迷失方向的时候,当学生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时候,当学生无助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锦上添花,让学生很快明白起来。但是我们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自己“唱独角戏”,让学生成为配角。学生为“主体”,在汉语里“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这就是说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主导”应该为“主体”服务。当主体遇到障碍时,疑惑不解时,偏失方向时,无从着手时,茫然无助时,心猿意马时,教师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教师是参谋,是催化剂,是风向标,但绝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教师必须把学习的权利、机会、快乐还给学生。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定的教学内容总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去完成,好的形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现。到底采取何种形式,一定要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从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课难以理解,可能用讲述的办法就好些,有的课容易些,让学生自己学习更好些,有的课使用多媒体效果更好些,好的课件可使理论本身“生动”起来,更具有说服力;但如果过于追求表现形式,就会影响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在我们的平常课中,特别是赛教课中,往往离开多媒体好像就无法上课。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幻灯片不能太多,要少而精,做到重点突出,简洁实用。如果资料过多,就会让学生眼花缭乱,从而使理论本身显得“支离破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使用视频时不要过于追求新、奇、特和听觉或视觉效果,那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感觉麻木,头脑思维迟钝,最终会影响课堂的实际效果。

3、多讲和少讲的关系。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一节课效益更加有效,学生能更好的得到实惠,就必须处理好什么该多讲,什么该少讲。教者一定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多讲,对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多讲,对于知识的难点要反复讲,对于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也不会的要多讲,对于那些学生自学就能理解的知识点,要少讲甚至不讲,对那些思维含量比较低,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的题要少讲。

4、讲和练的关系。课堂教学要讲,因为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渠道,不讲的课是不现实的,但问题是一节课也不能只讲不练。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练就是检测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必须有讲必练,在练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发现问题,在纠错中不断完善。练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思维。更何况现在的高考就是考学生的能力,只有在练中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一节课必须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练,做到精讲精练。

5、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预设就是教者在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和自己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在课前对教学做出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预设是必须的,课堂教学要有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的教学。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个性特点的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生成结果的多姿多彩。任何精彩的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事先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关注学生掌握的的情况,针对现实中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达到灵活机动,否则死板硬套,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6、活和实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充满智慧的,智慧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激情的课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着要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但课堂教学不能过于浮华,课堂教学之后要让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课堂教学要在获得同时必须注重实效性,经过一节课一定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得到实惠,有所发展。不能为了活跃而活跃,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情感而情感,只有把活和实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兴奋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7、点和面的关系。新的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人要有广泛性,不能在课堂中只有几个学生的表演,其他学生是看客,被边缘化,这样长期下去会影响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

8、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个性是个别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共性问题的处理,也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学生的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是存在着差异的,只有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才会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着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就是教材、学生、教师。教材上所有的内容不见得都由教师来“讲”,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明白哪些是核心与关键,哪里有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发散点,何处更能落实方法与价值目标,哪些学生已经了然,哪里是学生的盲点,哪些必须付诸实践,哪些需要肯綮地点拨,哪些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哪些用普遍性提示,哪些该多层次指导。总之,凡是能由学生自学与合作解决的,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去解决,凡是课堂中难以了断、难于容纳的内容,就指导学生去寻觅信息资源,在探究中获取,凡是可以用实践操作的或通过活动完成的就组织学生在参与中完成,凡是产生的新问题或新看法,就通过对话与交流形成共识。

10、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阅读理解、独立思考问题。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在小组中通过相互讨论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必然不会参与。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去解决,放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对于哪些较难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集体的名义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迪。到底采取何在办法必须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去选择,不能简简单单只采取合作学习,热闹之后什么也没有学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