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一心理|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

(2018-05-03 14:14:08)
标签:

健康

父母与子女相处,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小时候父母是依靠,又担心孩子的成长不够完美;长大了父母是孩子的伙伴,可父母又担心他们人生道路走出差池;待到老时,父母成了我们的精神归属,可又常苦恼于子女疏于陪伴自己精神孤独。

为人父母,要怎样与子女幸福相处?其实,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相处技巧。

http://s14/mw690/002HqPAyzy7kaKcytxX1d&690

年轻父母,做朋友胜于做育儿专家

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育儿专家”,因为我们首先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朋友。

前几天去参加小女儿的家长会,一名学生家长上台发言,总结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经验。家长声情并茂的演说,一点也没有打动我,因为她的言论里从头到尾也没有提到过孩子的感受。

她并不了解一个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教育孩子应是一件与生活相关,与心灵相关,与一个鲜活生命相关的事情,复制几条刻板的方法并不会成为教育好孩子的“制胜法宝”。

教育,其实是非常细节化,非常个人化的行为,没有简单的、必然的规律可循。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专业”严肃的育儿专家,还是一个亲切温暖的妈妈?

我不想让孩子们觉得,我在用“方法”教育她们,像个板着面孔严肃的“老巫婆”,或是虚情假意的“伪妈妈”。而是希望她们在我营造的良好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对妈妈以身作则的目染中学会对自己的自律。

现实生活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做爸妈的先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生活品位,孩子的童心世界才会因此而丰富和灿烂,如同被打磨的宝石一样,终会向父母呈现自己的闪闪光芒。

http://s14/mw690/002HqPAyzy7kaKe0vN3fd&690

中年父母,别让物质孝道成为绑架

其实父母的内心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即使长大了,也不要和自己的内心走得越来越远。只是,我们经常会忽略了内心对情感的需求,而把注意力放在表层的直观能看到的物质上面。

我看到过这样的现象:父母中年,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兼职和自我提升的学习,而父母在孩子的卧室里贴满“孝道”的文字海报,并在平时孩子回家后经常询问孩子挣了多少钱,侧面唠叨最近家里经济比较紧张。

孩子这么大岂不懂得孝顺父母吗?这个孩子因父母的话而深感伤心,也被家庭的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实则就像被物质孝道给绑架了一般,子女如此,父母又何尝不是。

最极端的情况可能会变成——“爸爸妈妈,今年我不回去了。给你们卡上打了一笔钱,你们拿着花吧。”没有常回家看看,也没有陪爸爸妈妈聊天。

做为孩子基本的孝敬一定要做到,然而重点要放在对父母的情感交流上。春节期间,央视新闻有一个小小的片段是采访群众“孝顺是什么”的话题。得出来的大部分结论是: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对父母脸色好一点、常和父母谈心、教父母使用手机和网络。

孩子可以和父母多谈论父母对于自身的感受,多去回应他们对于时光逝去、身体不适的感觉。通过倾听再去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乐趣,将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活在当下。同时给予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承诺,令他们对自己对孩子都变得安心。这样的交流远比钱财或营养品来得重要和有效。

http://s3/mw690/002HqPAyzy7kaKfPmzU22&690

老年父母,别给孩子传递催婚焦虑

每到过年大家都会特别关心的问题——催婚。中国的爹妈都特喜欢催婚,因为中国人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既然要“一样”,那就会有一个比较。其结果最好是“比你早”或者“比你好”。

如果别人家孩子结婚、生孩子了,而自己的孩子没有,他们就会有失落感,会有因为与别人不一样而产生的焦虑感。

在这里,还涉及到了一个中国社会很普遍的问题——大家都在传递焦虑。比如有的人会跟你的父母说:“你们孩子怎么还没结婚、没生孩子呢?”这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被攻击了,然后会感觉很焦虑。那他们怎么解决呢?他们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你怎么还没结婚、还没孩子?”随后,孩子们也会感觉到焦虑。

http://s16/mw690/002HqPAyzy7kaKhJVBd4f&690

爱父母也要边学边练

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无法与父母建立良好的联结,则很可能根本无法接受和喜欢自己,无法经营幸福的家庭,无法正确地爱孩子,个人的表现也可能会出现无力感,一味地牺牲。

其实,有一个心理训练非常简单且非常高效。

在每晚临睡前,闭上眼睛,想像父母两人就在自己的面前。然后转身面向其中一位,通常是先对爸爸做。

先鞠躬,然后默默地在心中说话“爸爸,你是我唯一的爸爸,也是最有资格做我爸爸的人,我完全接受你为我的爸爸,也接受所有因此而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请你接受我为你的孩子。”

“生命经由你和妈妈传承给我,其中已包含所有我需要的爱,力量与支持。就算我有其他的需要,亦能够运用你给我的在其他地方取得。”

“我会运用你给我的去建立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我会做很多好事,让你以我为荣。”

“我已(当我准备好的时候,我会)建立自己的家庭,把生命传下去。我会好好地照顾我的家人,让孩子很好地成长。”

“爸爸,我把你放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好让你每天都看到我的努力与成果,也好让我每天都感受到你的爱,力量与支持。”

“爸爸,谢谢你,我爱你。”

说完以后,想像着自己五体投地完全臣服地跪在父亲面前,感谢、感恩。同样的过程,再对母亲做一次。(与母亲联结时,把爸爸改成妈妈,妈妈改成爸爸。)如果愿意,每天可多做几次,生活各方面都越来越有力量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因为亲子关系不是一种单纯简单的关系,也不是孤立的,它与整个家庭系统有关,与祖先模式一脉相承。

http://s3/mw690/002HqPAyzy7kaKjQyhI22&690

合一心理精进课堂《家庭格盘》

招募喽


合一邀请雷榕老师——江湖称“雷妈”

带领我们一起把玩《家庭格盘》,

探索家庭动力,拨开家庭迷雾!


授课时间:

2018年5月18日 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招募对象及人数:

心理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心理学爱好者

尤其是家庭治疗师

限30名学员


费用

500元/一天。

优惠价380元!  

(签约咨询师、四期雷榕课程学员)


报名详询:

屈老师:18909296550(微信&电话同步)

http://s9/mw690/002HqPAyzy7kaKlV1bO28&690
合一心理服务号上线,持续更新中
http://s14/mw690/002HqPAyzy7kaKlZjyJdd&690
合一心理客服:合小天24小时在线为您等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