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2016-05-17 11:41:32)
标签:

杂谈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514日,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树上的叶子经过雨水的清洗,显得格外的翠绿,路边的小草也变得分外的娇嫩,尽管屋外的温度比较低,但依然挡不住合一心理同道们学习的热情。他们彼此有说有笑,互相分享着趣事,积极地讨论着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每个人都能够专注、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问题。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这一期的主题为“好奇与探索”, 我们会发现一个人他现在的形态就是自己当年梦想的实现。我以前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子,然后我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心理原型的探索就是让我们倒过去寻找自己成长的轨迹。每个人当下所有行为发生的那个过程都是有依据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从天而降的。每个人现在的、今天的这个样子都是有迹可寻的,更可以有值得我们去确定的东西。越原始的东西是越稳定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心理原型进行探索。

同时小编也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系统治疗师听与说”个人觉得文章不错,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1

作者:雷榕

在系统治疗中,咨询师的反馈不是针对某个人做反馈,而是对在场的所有人,对这个场做反馈。咨询师要试图去思考,这句话能不能讲,讲到什么程度,讲出去会不会要命,而不是我现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2

看似这里发生的这一部分,同时,另一部分也在悄然发生着。看似是他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同时,勾起了你失控的那个部分。系统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借助对这部分的工作在另外一部分起到非常强有力的作用!系统治疗师可以淡定地坐在那里,因为他知道系统内部自己会做许多超出你想象的事情,甚至比你能想象的事情还要多得多的事情,这就是系统的自组织。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3

咨询师训练的就是去听来访者当下说的话,我们过去更多的时候是听。在听了来访者说的话后自己心里的话,然后我们把我们自己心里的话说给对方听。遗憾的是这已经不是来访者的语言了,而是被咨询师加工过的东西,就很难贴合来访者的感受。讲来访者原汁原味的原话表达出来才可以起到震撼作用。有的来访者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很好,大抵是和咨询师语言的运用有关。用来访者的原话本身就是具有疗愈作用的。

4

整理逐字稿有助于培养咨询师听和记的能力——听到来访者讲的每一句话;清晰的记住来访者说的每一句原话,并把来访者的话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同时,咨询师还可以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语言模式、来访者的语言模式,以及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5

我们在小组工作中不允许问“为什么”。当被问及 “为什么”时,我们头脑中的直接应对就是开始寻找答案,一方面给自己找到解释的理由,一方面探寻对方需要我们给予什么样的答案。这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和自己的感受连在一起,而只是为了回应对方的提问。事实是,我们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可以问“当时发生了什么”、“那时候是怎么样的”、“当时的感受如何”。

6

在系统治疗中,有时候,咨询师可以借用别人说的话来说给来访者,可以说“假如XXX在这里,也许会和我的想法不一样,他会这样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技巧,可以帮助来访者看到系统不同的部分,也能够帮助咨询师保持中立。当然,这里面一定是加进了咨询师自己个人化的色彩。

7

中立不等于咨询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它既有中立的部分,还有咨询师作为人的那个部分,加入到这个里边,那就使得反馈变得不是那么绝对化。我过去这样,现在这样,也可能我若干年后还会回到原来那样,这就给系统增加了弹性。

8

咨询师听到来访者讲了一句话,会有哪些感受?咨询师第一个感受到的那个部分是作为人的部分,同时还有另一个部分,那就是咨询师的那个部分。在系统内部,我们对来访者说的语言、肢体的动作都会有一定的觉察,需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访者的,哪些是自己和来访者关系中的。这样才可以有机会进一步觉察来访者言语、行为背后的意义。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9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试图去了解、觉察到我们自己的时候,可能我们才真正有资格在咨询室里去面对来访者,去帮助来访者清晰的意识到他自己的感受。我们都很难觉察到我们自己,而仅仅只是把咨询这个事当作一个事去做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很难观察到其他的部分。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第五期“张天布—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火热抢座中

项目概况


1. 本项目培训框架参照“中-德班”模式设计,从精神分析基础起步,采用“分段集中培训 持续小组学习”的复合学习模式,让学员能够学习理论同时大量练习加深理解,在完成培训后能够系统规范地开展精神分析治疗。

2. 课程是由“中-德班”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老师、国内精神分析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张天布老师亲自全程执教,教学品质有保证。


3. 本项目每月第三周或者第四周末集中培训2天,共计8次,16天。第一次上课时间于2016年9月10日。

4. 课程期间根据学员不同程度成立精神分析学习小组和网络读书会,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带领同学们复习,深化、巩固学习成果。


5. 培训合格者将获得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督导师张天布老师的签字证书,同时获得128小时的被督导证明。证书和证明是学员申请注册心理师资格的必要条件。

网站:

http://www.chinacpb.org/_d1479.htm 

6. 优秀学员可推荐至陕西省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实习

7. 通过培训、实习的学员,可以申请参加张天布老师亲自督导的精神分析取向督导组

 培训对象: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者。

 组织形式:32人封闭小组。“分段集中培训 持续小组学习”的复合学习模式,定期集中讨论、分享和练习,以支持理解、吸收和巩固培训内容。       

联系热线:     屈老师  电话:029-82681253                                                                     18909296550                

                        白老师  电话:  18909296551               


"好奇与探索”记第二期雷榕&心理咨询师第6次培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