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马会让你爱上这座城—记2016纽约马拉松

(2024-10-11 16:57:46)

自从爱上跑步以后,完成世界六大满贯赛事就成了自己的小小心愿。很庆幸自己在这方面的运气还不错,自芝加哥、东京、柏林中签之后,纽约马拉松也中签了。参加六大马拉松多少也让自己的生活发生着改变,至少每年的假期会因为这个而特别做安排。今年自己的年休假就选择在初秋时节来纽约跑马拉松。

跑步圣地跑步

对纽约这座城市第一次接触是在2013年在西雅图做访问学者时候。因为来去匆匆,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大都会博物馆、远远看了自由女神像,路过一下华尔街,对纽约最初的印象就是繁华、现代、拥挤、嘈杂,文化多元,但不够干净、安静和安逸。可以说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特别好,当时更喜欢安静的森林城市西雅图。但总有个感觉就是对纽约的认识并不全面,这可是全美第一大都市啊,且帝国大厦、时代广场、大都会、中央公园这些多次出现在美国电影里的场景,应该有它与众不同之处。于是这次再来纽约,一来是为了跑纽马,二来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最最著名的城市。

因为马拉松的日期是确定的,自己中签以后就订好了飞机票,往返才4800多元,比国内的机票贵不了多少,而住的地方也选在了中央公园附近的第五大道95街。一来离马拉松的终点近,二来作为一名跑者,如何不去全世界最著名的跑步圣地朝圣呢?

来到纽约的第二天,天还没有亮,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去中央公园跑步了。对于这个跑步圣地,自己充满了好奇,想一探究竟。从第五大道90街东区跑进中央公园,正好看到中央公园的一个湖。天还没有亮,城市还在沉睡,远处的高楼还亮着灯火,倒映湖中,让人体验安静中的繁华。而此时的中央公园已经有很多的人在跑步了,我也赶紧加入他们之中。这里跑步有很多道路,有沿湖跑的,有在大道上跑的,也有沿着各种小路跑的,怕自己迷路,拍了几张照片就沿着外圈大路跑了,据说一圈10公里

晨曦 
朝阳

。没一会儿,天光大亮,正好来到另一个小湖边,可以看清五彩斑斓的树叶与远处的高楼相映成趣,还有据说是多次出现在电影里的白桥,一起倒映湖中,成了一个特别美丽的所在,湖边没人,自己独自享受着这份安静和美好。跑完纽马后的第二天早晨,自己又一次忍不住又流连这里。

安静与繁华 
梦幻 
 这座桥出境率很高
很多小路 

中央公园之所以成为圣地,还因为它融合了很多的历史和人文。查资料得知公园始建于1856年,已有150年的历史,这里有纪念着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纪念为保卫城市牺牲生命的英雄,还纪念着被刺杀于离着中央公园不远处72街公寓里的约翰列农,还有纽约马拉松的创始人Fred Lebow先生,他的一句“Few things in life match the thrill of amarathon”道出无数跑马人的心声吧,否则自己怎么能万里迢迢来到这大洋彼岸跑纽马呢?这些文化的元素使得中央公园在我眼里一下变得厚重,而不仅仅是一个有山有水能跑步的城市公园了。而我在想,北京的奥森里该放谁的塑像呢?

纪念英雄 
著名的 草莓园
哥伦布
纽马创始人

还有这里的跑步文化,绝大部分是一个人安静的跑步,不像国内喜欢三五成群,偶尔能看到一两个有组织的,跑步的人在公园里是最和谐的点缀。而北京的奥森,特别是周末,已经被各色单位的活动所占据,被乌泱泱的人所充满,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跑步所在了。原来自己那样喜欢的跑步场所,已经是好久好久都没有去过了,而这里,要是住的近,真想天天都来!

多数人自己跑
美国也有跑步团体
丈量跑步圣地

体会纽约

中央公园跑完,后面的节目应该就是去慢慢体会这座城市了。首先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经是第二次进,上次感觉没看够。这次几乎看了绝大部分的展馆,重点看了古埃及、中国和欧洲的展品。流连于各色各样古埃及木乃伊、美轮美奂的中国陶瓷、自己不能真正懂得欣赏的欧洲名画和雕塑之间,努力激发自己身上的艺术细胞,尝试着时空穿越,呼吸着艺术的空气,感受艺术的气息,就让自己彻底地装一次文艺吧!拍了凡高和莫奈的所有展品,买了一支印有凡高鸢尾花的茶杯做纪念。可巧跟我3年前在洛杉矶的盖茨艺术博物馆买的咖啡杯凑成了一对儿,装文艺也装出了点意思!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其古生物和人类学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馆中占居首位,除采自美国境内的标本外,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澳洲的代表性标本也都有收藏。自己除了惊讶于如此丰富的收藏外,貌似没有特别的感受,还是自己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知识缺乏的缘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莫奈的向日葵 
凡高的夏日

除了博物馆,布鲁克林大桥、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的夜景也是此行必不可少的节目。自由女神引领着这座城市以至于这个国家成为世界最强,帝国大厦既有万家灯火的繁华也有《西雅图不眠夜》的浪漫,而union square 集市上活色生香让我可以假装自己是个纽约市民,outlets诱人的价格让自己欲罢不能,还有自己心理无限向往却没能实现的在卡内基音乐厅或这林肯艺术中心里欣赏一场音乐会,都让自己着实为这座城市着迷!应该还会再来吧!

布鲁克林大桥
美国的象征
世界上最漂亮的夜景
活色生香
美国辣椒这么多种

跑马前一天,一位相识的人大的跑友随夫人常驻华盛顿DC,相约一起吃了午餐,一碗日本骨汤面感觉已经是来纽约吃最好的美味了。他给我带了大馒头和自制卤鸡蛋,留着第二天当作早饭,远在万里之外的纽约,收到这样的礼物,该是一份怎样的温馨和感动呢!

逛逛纽马展览会

逛逛纽马展览会也是此行的主要目的。柏林因为时间太紧张没能好好逛,很是遗憾。这次时间充分,可以好好逛逛了。纽约马拉松展览会地点在Jacob K.Javits Convention Center. 在纽约的市中心的地方,一个很有特点的建筑,全玻璃的外墙,貌似自己在帝国大厦上看夜景时看到了这个建筑,只是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展览会的地点。进入展厅,在不同肤色志愿者的指引下,很方便快捷的领完参赛包,确认好比赛当天如何进入出发区,例行公事的拍完赛前照后。就迫不及待要去逛逛展览会啦。此次纽马还是asics 的主场,明年就该NB上场了, 因此此次貌似格外给力,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展馆,又是自己喜欢的品牌,于是短袖T恤、夹克、帽子、杯子等纽马纪念品买了个够,回去作为礼物也不错!哎,这样的机会也不是经常有,心安理得的剁手啦!另外买些能量胶、手机臂套等小物品,也算是满载而归。自己是光顾买东西了,又因为先生坐在外面等,自己有好些地方没有仔细逛到,例如RUNNING LAB,可以领取自己配速手环也没有领上。参加了六大满贯的四个了,展览会也各具特色,感觉东京组织的最认真,志愿者最热情周到,展示了六大马拉松的文化,为跑者服务的展台也多,地方也最大,好几个展厅,柏林气氛好,像个大PARTY,人们吃着东西,喝着啤酒,聊着天,充分感受马拉松带给自己兴奋与愉悦,最爱柏林的跑马手环。芝加哥和纽约比较随性和自然,但感觉缺少一点点仪式感。

来领装备了
我是第二波C出发栏

感受纽马

在纽马之前,自己已经跑了6大中的三大了,可每次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一来因为时差的原因,这次纽约特别严重,白天拼命熬着,晚上也只能睡3、4个小时,二来又有旅游的目的,跑马前每天早出晚归的逛,消耗不少体力。但又都是不得以不做的安排。跑纽马前已经逛了4天了。再加上纽马要爬5座桥,还有顶风,自己下半年跑步状态一直很低迷,跑量也连创新低,要在纽马跑出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啦,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比赛吧!

跑马当天,5点起床,吃喝拉撒完毕,地铁来到42街附近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坐大巴车去起点。天气很给力,是个大晴天。纽马的天气总给跑者带来不少困扰,2012年还因为飓风取消了比赛,前年也是凄风苦雨,让参赛者饱受低温之苦。自己遇上这样的天气,真是很幸运了。纽约马拉松要跑过纽约的五大行政区:斯塔滕岛(Staten Is).  布鲁克林区(Brooklyn), 皇后区(Queens), 曼哈顿(Manhatten), 布朗克斯区(Bronx)。出发起点就是StatenIsland,没有地铁直达,参赛者要么坐大巴,要么坐轮渡,而我选择到纽约公共图书馆坐大巴。从我住处到图书馆地铁很方便。

纽马路线

一出地铁站就看到拿着纽马参赛包的跑者,跟着走就行了。清晨的纽约还有些清冷,但街道却因为纽马而变得热闹,已经可以从街道的尽头看到太阳冉冉升起了。遇到几位老外,愉快的攀谈起来,有来自意大利、加拿大,也有美国本土的,纽马真是个全世界跑友的大聚会!忽然看到一张中国面孔,赶紧攀谈起来,才知道他已经是完成六大满贯的国内小有名气的跑者—安成。一路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就来到纽马起点StatenIsland。参赛者全部得用大巴车运输,纽马参赛选手有5万多人,得是个多么巨大的工程啊。下车后随着人流往出发区走,尽管人很多,但却很有秩序。全世界跑友是一家这时候充分体现,大家不管国籍,都开始和周边的人愉快的攀谈起来,说着各自的跑步的经历,帮忙互相拍照,一位美国小伙子很健谈,看到我胸前有个数字“3”,马上要跟我合影,说“3”是他的幸运数字,而他竟然也是完成6大满贯的跑马老手了。

排队坐大巴去起点
纽约公共图书馆
国内知名跑者——安成 
这位说“3”是他的幸运数字

进入出发区后(应该是我见到最大的出发区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出发村,5万多人在里面貌似一点也不拥挤。离者我出发的时间还有2个小时呢,再看看大家也都悠闲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份闲散,真让我怀疑这是马上要进行马拉松比赛么?我先四处逛逛,找到了补给站,提供Bagel、能量棒、水、咖啡、佳得乐等。很早吃的早饭,离比赛还有两个小时,吃了一个bagel,喝了两杯咖啡,又舒服的在草地上躺了会儿,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找个队伍不长的WC解决一下,然后去自己的出发区。据说纽马有1800多个移动厕所,这是把全纽约的移动厕所都弄来了吧?!纽马的出发区的确算是亮点了。

ups负责存包,然后运到终点
饿了,这个不错 
躺着休息,晒晒太阳,这时要跑马么?
存完包,跑前定妆照

到了自己的出发栏,或许是已经过了应该进入出发栏的时间(本是第二波出发,可出发栏排着的都是第三波出发的人啦),自己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出发了。这次本也没打算出成绩,能安全完赛,便是晴天了!第三波出发就第三波吧。

 终于要出发了,此时一群穿着军装模样的人手挽手的站在出发队伍的第一排,听着指令缓慢的往前走的,这多少让我有了种仪式感,也是在其他马拉松上没有见识过的。在这群军人的带领下,比赛队伍缓缓来到了出发拱门前,听着别人唱完美国国歌,10点45终于出发了!离自己从住处出发已经有5个小时的时间,算是自己等待最久的出发了!

一出发便是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上桥大概足足有1公里的样子。而当自己跑上大桥时,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从桥上看曼哈顿的角度简直没治了,感觉这才是自己心里真正的曼哈顿。看到喷泉从一艘船上汹涌而出,在阳光的照射下,竟出现一道彩虹。纽马刚开始就让人心情飞扬阿!1公里的上桥因为刚刚开始跑,又被美景吸引,没啥感觉就跑完了。后面就是连着两公里的下桥了,自己也把速度一度提到了4分 40以内,有些太快了。进入平路后,自己就维持在5分以内的速度的跑,但一开跑,也就能感受自己今天纽马不会轻松了,身体略感疲惫了!可既然已经站在了赛道上,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能跑成啥样算啥样吧,尽力跑就好。

Verrazano-Narrows Bridge

过了桥进入布鲁克林区,感受着纽约市民对马拉松的热情,市民簇拥在街道两边,有的写着参赛者的名字加油的,有的拿着食品加油的,更有小朋友伸出稚嫩的小手跟跑者击掌加油的。在这样的氛围里,又有哪个跑者的心情不明朗呢?只可惜自己的状态一般,之前身体的疲惫在10公里以后已经显露,速度已经慢慢调到5分之外。半程也用了将近1小时50分的时间,后面还有四座桥呢!桥说来就来了,半程过后,第二座桥果然就在眼前了,上桥的速度已经降到6分左右了,下桥稍微能挣回来点时间,可第三座桥又来到眼前了。25公里处来到了16mile 的那座山—Queensboro Bridge, 连着Queens 和 Manhattan,是一个3公里多的大桥,上桥有2公里多,速度一降再降,吃胶啥的办法也都不灵了,也别无他法,唯一就是自己坚持不停下来走。

三座桥下来,自己感觉越来越疲惫,而此时心里的一个希望就是18mile处跟先生约好的在那里给我加油,这个希望就像一个小小火苗,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燃烧!可由于出发的时间晚了,自己比预定的时间晚到了20分钟。可还是希望家人还能在那里等着,自己在18mile的牌子那里,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到啊,我还大声喊家人的名字,也没有,我这样停下来大声喊,站在两边的观众一定会看到的,可就是自己的先生没有看到!哎,好失望,可这样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四次大满贯,竟然没有一次能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遇到,也真是奇葩了。另外还约了一个时间和地点是在这次驻地附近,哎,希望他在那里吧!

蒙头又开始跑起来,此时自己也不关心速度了,道路两侧的观众的热情也不能像刚开始那样能感染我,我却在跑道上找到了新的感动,那就是一个又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的陪跑者,有陪伴着带着假肢跑的,有陪伴着老人跑的,有陪伴着盲人跑的,还有有陪伴着坐轮椅的人跑的~~~,总之,这已经不纯粹是在42.195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了,而是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马拉松精神在此时应该得到一种升华吧!被这样的场景感动着,自己机械地跑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速度掉的利害,但自己只尽力跑吧!纽约的街景此时也再无心再看,只是希望约定好的下一个地点能看到自己的家人。那应该在23mile 左右的地方,就在自己住的附近,地形也比较熟悉,自己比预定的时间晚到了4分钟,心里想着一定能看到家人了,此时的自己的确需要打一打鸡血啦!可是,到了约定的地方,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看到人,哎,以后就不再对鸡血抱有什么希望了吧。后来才知道,是他一不留神删除了微信,没法知道具体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了,哎~~~

没一会儿进入中央公园了,美丽的秋景加上上上下下的坡还有跑道两边站满的热情地观众,让自己对纽马最后的安排又爱又恨,用尽自己的气力跑吧,让自己对得起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对得起纽约的这份热情,对得起这美好的秋景,对得起在跑步圣地跑过终点,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4小时01分25秒的成绩跑过了终点,是自己比较差的成绩了,可自己已经尽力全力去完成,应该没有遗憾,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以后就出国的跑马的日程安排应该更科学些。

来自不易的奖牌

纽马结束区的安排也一般般,没有东京那样的气氛和秩序,也没有柏林用啤酒构筑的热闹,大家安静的取完赛事包就纷纷离开了。而自己却流连在中央公园久久不愿离去,尽管跑完后的自己把全部的衣服穿上也冷得直哆嗦,可还是想再沐浴一下中央公园并不温暖的阳光,呼吸一下这混杂着太多元素的空气,享受一下别人看到我挂着纽马奖牌投来的赞许的目光,其实只是想让跟纽马有关的记忆在心中篆刻的再深刻些,再深刻些~~~

纽马第二天的《纽约时报》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名字,留存好,永久的纪念!

机场买的纽约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