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位年轻的母亲点赞!
兮
杉
据说,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代沟,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我认为,人类的优良品格不应该因年龄的差异存在代沟。
近年来,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社会现状让我时常感到沮丧,感到这个民族在日益堕落。
今年,我遇到两位年轻的母亲,她们的所作所为让我看到: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依然有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品格在闪光。
1
暑热弥漫京城。中午,吉野家里人头攒动,购餐的柜台前排起长队。
我前面是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她身旁的童车中坐着个幼儿。这位年轻的母亲很有耐心,不停地与孩子用语言交流:“你想吃什么呀?”“咱们吃XX好吗?““这个里面有辣椒,咱们还是换一个吧……”
童车里的幼儿大约两岁,还不具备完整的语言功能,对于妈妈的问话,他大都用点头或摇头来回应。
排到柜台前,我们依次点餐付款,排队领餐。
等候领餐时,年轻的母亲从衣兜里摸出一把钱,看了看,着急地说:”不对,怎么找我这么多钱呀?“见她手忙脚乱地边数钱边照管孩子,我提醒说:“你想想,买饭之前兜里是多少钱呢?“”啊……是五十。对,我刚才给了五十,收银员一定当成一百了。“她立即对柜台里的服务员说明情况,服务员说:”收银员正忙,请您先到座位上就餐,我们一会儿让她去找您。“
我和那对母子刚好邻桌。年轻的母亲把孩子抱上座位开始喂饭,刚吃了几口,收银员就过来了。那位母亲拿出兜里的钱说明情况,计算结果,收银员果然把五十元当成了一百元。
收银员连声道谢后走了,幼儿望着那远去的背影面带疑惑。年轻的母亲拿起勺子,边喂饭边向孩子解释:“这个阿姨刚才算错了钱,妈妈还给她了……人都难免做错事,做错了事,承认错误,改正了就好……妈妈也可能做错事,以后,你要是看见妈妈做了错事,提醒我好吗?”
“嗯”,孩子点头答应。
餐桌旁,母子俩的对话在继续……
2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我在车公庄等候某路公交车。车很久没来,候车的人越聚越多。
公交车终于来了,车厢很快充满。座位有限,一些老人和孩子也只能站着。
公交车如醉汉般摇摇晃晃前行,人们在拥挤的车厢中摇摇晃晃。
车开出没多久,一个急刹车,车厢里的人东倒西歪。常乘公交的人谁没遇到过急刹车呢?急刹车是司机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的必要措施,人们见怪不怪地继续随着车厢摇摇晃晃。
又是一个急刹车。车上的人前冲后仰,我旁边一位年轻的母亲慌忙搂住她的孩子。
公交车继续摇摇晃晃,又是一个急刹车……
在不断的摇晃和急刹车中,乘客们终于醒悟:路上并没有那么多紧急情况,司机在闹情绪,他把情绪发泄给脚下的油门和刹车,发泄给车上的乘客。
然而,“逆来顺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让人们选择了沉默。
车继续前行,突然来了一个猛烈的急刹车。人们惊呼之后是一片小声的抱怨,只有那位年轻的母亲大声对司机说:“你要再这样开车,我就投诉你!”有人上前问司机的工号,司机不理。问车上的特勤,特勤说:“不知道。”
作为回答,司机又踩了一脚刹车,车上又是一片惊呼,然后是沉默。那位年轻的母亲再次大声对司机说:“你不说工号没关系,车上有车号。”她拿起手机,准备打投诉电话……望着眼前的情景,她的孩子惊恐地紧紧拉住妈妈。
年轻的母亲低头解释:“别害怕啊。司机这样做不对,他这样开车很危险,把老奶奶摔了怎么办?把小朋友摔了怎么办?”孩子点点头。年轻的母亲继续说:“我打投诉电话,是为了乘客的安全。咱们自己的权益,要靠自己维护……”
任性的司机终于感受到威慑力量,此后的路段,行驶很平稳。
这是我今年遇见的两件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两位年轻的母亲,以自己的行为给幼小的孩子做出了榜样,让他们知道:诚实善良、正直勇敢,是人类应有的品格。
为两位年轻的母亲点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