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学段目标
(2013-08-12 04:28:50)
标签:
体育 |
分类: 科学与品德教学 |
时间 |
内容 |
教学目标 |
第一周 |
1、常见的建筑 |
1、 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 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 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 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5、 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6、 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
第二周 |
2、巧妙的结构 |
1、 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3、 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从周同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4、 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 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
第三周 |
3、美丽的建筑 |
1、 能从多个片面研究同一件装饰材料的特点,体会一些有关建筑的诗歌、散文中美的意境。 2、 能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某建筑的特色。 3、 能举实例说明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建筑的美丽。 4、 能对现有的装饰材料(如是否环保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
第四周 |
4、人体的组成 |
1、 能用类比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 能借助丁具(显徽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3、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4、 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5、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同时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
第五周 |
5、消化与吸收 |
1、 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 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 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5、 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用实例说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6、 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
第六周 |
6、呼吸与交换 7、循环与运输 |
1、 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 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 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4、 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换白己的看法。 5、 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6、 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7、 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1、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不同的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医学方面的新技术,以培养学生制作探究收集材料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探究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的习惯。 |
第七周 |
8、生理与适应 9、健康成长 |
1、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采用交流、体验等形式观察、发现神经系统的功能。 3、培养学生揭开人体奥秘的兴趣。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些有关青春期的一些知识,学会交流。 2、采用观察交流的方式自学课文。 3、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
第八周 |
10、小池塘 11、小瓶子 大学问 |
1、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 2、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3、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
第九周 |
12、小行为 |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第十周 |
13、浩瀚的宇宙 |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
第十一周 |
14、探索宇宙 |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4、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
第十二周 |
15、人造地球卫星 16、在太空生活 |
1、了解卫星的特点和分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
第十三周 |
17、走近科学家 18、科学学习回顾 |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 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4、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活动的基本类型,梳理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2、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思和整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作用,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4、知道科学探究技能的种类。 |